第130章 会说话的咸菜缸(1/2)
蜗牛壳在我掌心泛起柔和的银光,内里仿佛盛着被浓缩的月光,清辉荡漾间,传来金石相击的清音、玉屑飘落的细响,还有一个沉浑而沧桑的声音:“请记住这湮没的辉煌。”
一个浑厚而深邃的声音,带着泥土的沉实与岁月的悠远,缓缓流入我的心田:“请见证,这跨越朝代的守望,这湮没与重光的命运篇章。”
那声音里,混合着玉料的温润、雕琢的艰辛、皇家的尊贵、隐匿的落寞,以及一种坚韧的、穿越时光的执着。
幕灵的声音悠然响起,空灵而庄重:【侦测到“守望诉求”。诉求者:渎山大玉海。时光:从辉煌到湮没再到重光。剧目命名:《会说话的咸菜缸》。能量特质:坚韧与希望。是否上演?】
我轻轻摩挲着蜗菜壳,那银色的光晕仿佛带着历史的厚重与时光的慈悲。“上演。”我低声回应,心弦已被这饱经沧桑的守望所触动。
剧幕一:皇家匠心
星光铺开,如墨滴入水,晕染出元代大都的盛景。七千斤的南阳独山玉料在皇家玉作内静静卧着,宛如沉睡的巨兽。
“这般巨大的玉料,实属罕见。”老玉匠抚摸着玉料温润的表面,“需得配得上大元帝国的气度才是。”
雕凿声起,百余名工匠在赵云峰的带领下,日夜不停地琢磨着这块璞玉。水力带动的磨具发出低沉的轰鸣,玉屑如雪纷飞。
“看那海浪的纹路,要雕出翻腾的气势。”赵云峰指点着年轻的学徒,“还有这游龙,须得活灵活现。”
五年光阴在叮当声中流逝,渎山大玉海终于展现出绝世容颜——海浪翻涌,游龙腾跃,海豚戏水,还有海马、海犀等十几种神异动物环绕其间。
剧幕二:宫宴辉煌
星光的轨迹描绘出盛宴的华美。广寒殿内灯火通明,忽必烈端坐宝座,群臣环列。
内侍将美酒注入玉海,金色的液面映照着殿内的烛火,玉海身上的纹路在酒液中仿佛活了过来。
“取酒来!”忽必烈朗声笑道,侍从用金杯从玉海中舀酒,奉与君臣。
一位异域打扮的旅人——马可·波罗,惊叹地记录着这一幕:“这是东方最神奇的玉器,其工艺之精湛,举世无双。”
玉海在星光中轻声诉说:“那时的我,承载着一个帝国的荣耀与梦想。”
剧幕三:乱世隐匿
星光的色调变得黯淡而忧伤。靖难之役的烽火燃起,宫室动荡。
“快,将这些珍宝都转移出去,绝不能落入燕王之手!”建文帝的侍从匆忙地指挥着。
面对巨大的玉海,人们束手无策。“太大了,带不走啊!”
一个聪明的太监想出了主意:“用泥土覆盖表面,让它看起来像个普通石缸。”
泥土一层层涂抹上去,玉质的光华被掩盖,精美的纹路被遮蔽。玉海在星光中叹息:“那一刻,我从皇家重器变成了不起眼的石缸。”
剧幕四:道观尘缘
星光的轨迹描绘出命运的转折。被伪装成石缸的玉海,辗转来到了北京的真武庙。
“这个石缸倒是实用。”道士们打量着它,“正好可以用来腌咸菜。”
年复一年,咸菜在缸中浸泡,盐渍渗入玉海的肌理。道士们换了一茬又一茬,无人知晓这个日日使用的咸菜缸,竟是曾经的皇家重器。
“有时,我会在夜深人静时,回想过去的辉煌。”玉海的声音在星光中回荡,“但渐渐地,我开始珍惜这种平凡的存在。在这里,我见证了最真实的生活。”
剧幕五:知音偶遇
星光的色调变得温暖而明亮。1702年,大臣高士奇来真武庙拜访道长。
路过后院时,高士奇突然停下了脚步。咸菜缸表面斑驳脱落的泥土下,露出了晶莹的质地和隐约的花纹。
“这...这是...”高士奇凑近细看,激动得声音发颤,“渎山大玉海!与《元史》记载的一模一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