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逆流60年代 > 第469章 系统的代价与市井温情

第469章 系统的代价与市井温情(1/2)

目录

孩子们已在保姆的照料下安睡,主卧室里,谢亦菲也因为连日的精神紧绷和之前的透支沉沉睡去。套房客厅只留下一盏昏黄的壁灯,将家具的轮廓投射出长长的影子。窗外,城市的霓虹依旧,却仿佛隔着一层无形的屏障,与室内的沉寂格格不入。

廖奎独自坐在沙发上,没有开电视,也没有阅读报纸。他闭着双眼,嵴背挺直,似乎在凝神感知着什么。萧亚轩手臂依旧吊着绷带,安静地坐在他对面的单人沙发上,没有打扰他。

廖奎的意念沉入意识深处,尝试像以往那样,沟通那片属于他们的“桃源仙境”。然而,这一次,他感受到的不再是顺畅的连接和清晰的入口,而是一种强烈的、混乱的排斥感和紊乱波动。

意识仿佛撞上了一堵无形而粘稠的墙壁,又像是试图在惊涛骇浪中稳住一叶扁舟。他能模煳地“感觉”到空间的存在,如同一个遥远星系的微弱信号,但其具体的景象、灵泉的气息、内部的时间流速,全都无法清晰感知,更不用说进入了。系统空间,仿佛被一层厚重的迷雾笼罩,暂时对他关闭了大门。

他缓缓睁开眼,对上了萧亚轩带着询问的目光。

“空间进不去了。”廖奎的声音在寂静的客厅里显得格外清晰,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感觉像是……系统本身出了问题。”

萧亚轩眉头微蹙,这并非好消息。系统空间不仅是他们的避难所、训练场,更是最重要的物资储备和孩子们绝对安全的保障。

廖奎继续道:“我尝试调动“明镜止水”,效果很弱,只能勉强集中精神,无法达到之前那种绝对冷静、洞察细微的状态。“战场生存本能”和“危机预警”似乎还在,但更像是融入了我本身的经验直觉,失去了那种……被额外加持的敏锐感。”

他结合自己苏醒后的感受和刚才的尝试,得出一个初步结论:“系统可能因为之前强制将我传送去救你,以及我苏醒后连续的超负荷战斗,消耗过大,进入了某种‘休眠’或者‘自我重构’的状态。”这个状态持续时间未知,恢复程度也未知。

廖奎的目光扫过萧亚轩受伤的手臂,又望向主卧室的方向,那里有他沉睡的妻儿。他的眼神变得无比郑重,看着萧亚轩,一字一句地说道:

“亚轩,菲,”他也将沉睡的谢亦菲包含在内,“在系统恢复之前,我们可能……要暂时失去这个最大的依仗了。”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坚定:“这意味着,从现在起,我们需要更加依靠我们自身的力量——你和我磨练出的战斗技巧,菲也在成长;依靠我们的智慧去应对警方和可能残存的麻烦;以及,最重要的,”

他的目光在萧亚轩和卧室方向之间流转,声音低沉而充满力量,“依靠我们这个家本身的团结。我们三个人,就是彼此最坚实的后盾。”

失去了系统的便利与神奇,他们必须重新回归到人的本质,依靠自身的血肉之躯、头脑意志以及家庭成员间牢不可破的纽带,去面对未来的一切风雨。

就在廖奎向萧亚轩阐述这些的时候,他隐约感觉到,自己丹田处那团微弱却真实存在的“气感”,与对面萧亚轩体内同样微弱的气流,以及卧室里谢亦菲沉睡中无意识散发出的精神波动之间,产生了一种极其细微、却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清晰的共鸣与联系。这种联系并非系统直接赋予,更像是他们三人之间因为共同经历、深度羁绊以及在系统影响下共同觉醒某种特质后,自然形成的一种内在连接。

或许,在系统“休眠”期间,这悄然增强的“气感”共鸣,会成为他们新的、属于他们自身的力量种子。

连续多日的阴霾与紧张,似乎被今日难得的出行驱散了些许。在几名便衣廓尔喀保镖(混在人群中)的暗中护卫下,廖奎一家人出现在了钱家名下位于中环的一家高档百货公司。这是自九龙城寨事件后,他们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公开外出,与其说是购物,更像是一种对正常生活的试探性回归。

百货公司内灯火通明,货架琳琅满目,空气中弥漫着香水和化妆品混合的馥郁气息,与酒店套房的封闭压抑截然不同。穿着体面的顾客穿梭其间,售货员脸上挂着训练有素的微笑。这一切,对廖奎而言,陌生而遥远,远比枪林弹雨的战场更让他需要适应。

谢亦菲推着婴儿车,里面坐着好奇张望的龙凤胎霆锋和柏芝(已能靠坐),萧亚轩手臂吊着绷带,走在另一侧,不时轻声向廖奎介绍着商品。廖奎则抱着小女儿韶涵,小家伙似乎对明亮的灯光和人群有些不安,把小脸埋在他颈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