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沉默的英雄(1/2)
家庭的温馨时刻被一阵礼貌而规律的敲门声打断。守在门外的廓尔喀保镖通过对讲系统低声通报:陈督察到访。
客厅里的气氛瞬间为之一变。廖奎轻轻将怀中的小女儿廖韶涵交给谢亦菲,谢亦菲会意,立刻抱着孩子,并示意保姆将双胞胎一起带进了主卧室,关上了门。萧亚轩整理了一下衣襟,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脸上的疲惫和脆弱看起来更明显一些。廖奎则走到沙发旁,选择了一个背靠墙壁、能清晰观察到门口和大部分客厅区域的位置坐下,姿态看似随意,实则无懈可击。
陈督察带着两名眼神精干的便衣警员走了进来。他脸上挂着公式化的关切笑容,但那双锐利的眼睛却像探照灯一样,不着痕迹地快速扫过客厅的每一个角落——家具的摆放、地面的痕迹、空气中残留的若有若无的药味,最后,那目光如同鹰隼般,牢牢锁定在了坐在沙发上的廖奎身上。
这是他第一次在“廖月生”清醒的状态下与他正式照面。这个男人看起来很年轻,脸色还有些失血后的苍白,但坐姿挺拔,肩背舒展,没有丝毫病弱的萎靡之感。他仅仅是安静地坐在那里,就给人一种难以言喻的、内敛而沉稳的压力。
“萧女士,谢女士,还有廖先生,”陈督察率先开口,语气温和,“听说昨晚几位受了不小的惊吓,我代表警方过来看看,也希望了解一下具体情况,以便我们后续的调查。”
萧亚轩用手按着受伤的手臂,脸上适时地流露出心有余季的后怕,声音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沙哑和虚弱:“谢谢陈督察关心。昨晚……昨晚真的太可怕了。那些匪徒不知道为什么,好像自己内部发生了冲突,枪声、爆炸声不断……我们当时吓坏了,只能躲在房间里最坚固的角落,什么都不敢做,什么都不敢看……直到后来声音渐渐停了,外面好像也没动静了,我们才……才敢出来。”
她将整个过程描述成了一场纯粹的、与他们无关的“匪徒内讧”,而他们只是不幸被卷入、侥幸躲过一劫的受害者。这套说辞与她之前的口供基本一致,将自己和廖奎完全摘离了出去,将所有血腥的冲突都推给了已经死无对证的“蝮蛇”成员。
陈督察耐心地听着,不时点头,但眼神深处的探究丝毫未减。他询问了几个细节,比如是否听到特定的对话、是否看到某些人的特征,萧亚轩都以“当时太混乱、太害怕,记不清了”为由,滴水不漏地挡了回去。谢亦菲在一旁配合地低着头,扮演着尚未从惊恐中恢复的角色。
整个过程中,廖奎始终一言不发,只是平静地坐在那里,目光低垂,仿佛对这场问询毫不关心。但陈督察的余光却一直停留在他身上。
问询接近尾声,陈督察站起身,客气地说道:“情况我们大致了解了。请几位放心,警方会加派人手在酒店外围,确保几位的安全。也希望几位能尽快从这次不愉快的事件中恢复过来。”
他作势欲走,却在转身的刹那,仿佛突然想起什么,停下脚步,目光再次投向廖奎,脸上带着看似随意的笑容,语气轻松地问道:
“廖先生身体无恙吧?看您气色似乎还有些疲惫,昨晚……休息得可好?”
这个问题看似寻常的寒暄,实则暗藏机锋,直接指向了廖奎昏迷已久突然苏醒,以及昨夜九龙城寨激战的时间点。
廖奎闻言,缓缓抬起眼皮,那双深邃的眼眸平静无波,迎上陈督察探究的视线,没有丝毫闪躲。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既没有被冒犯的不悦,也没有被问及的慌乱,只有一种近乎漠然的平静。
“还好,”他的声音不高,却异常稳定,听不出任何情绪起伏,“谢谢关心。”
没有多余的解释,没有试图掩饰,就是这样一句简单到极致的回应。然而,正是这份过度的平静,这种与他的年龄、“商人”身份以及刚刚经历“绑架惊吓”后应有的反应完全不符的沉稳,反而像一块投入湖面的石头,在陈督察心中激起了更大的怀疑涟漪。
在廖奎抬手示意“请便”时,陈督察的目光敏锐地捕捉到了他虎口处那层厚实而粗糙的老茧。那是长期、频繁使用枪械或某些特定工具才能磨砺出的痕迹,绝非一个养尊处优的南洋商人应该拥有的。结合他那挺拔如松的坐姿和那双冷静得可怕的眼睛,陈督察几乎可以肯定,这个“廖月生”,绝不像档案上写的那么简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