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齐桓旧事(1/2)
这一刻,哪怕是一直吹嘘的赵礼书,也有些不自信了。
赵弘文真有这般了得?
三年前和自己一块考试的时候,也没看出来呀?
只是觉得比自己稍微强了那么一丝,仅仅三年就进步这般巨大?
“这般天才人物真会入赘你赵家?以他的天资怕是娶你家嫡女都足矣,何必要入赘?莫非你家出了数百两气运精金?”
黄县令那幽幽的声音传来,瞬间就让赵礼书心中忐忑不已。
是啊,这般天才人物,日后考个秀才应当是没问题的。
那可就是县豪家族,族长或长老的境界。日后自己建立一个县豪家族也并非很难,这样的人物真会入赘?
赵礼书依旧嘴硬:“说不定是看我赵家将要晋升郡望家族!”
“呵~”黄县令嗤笑一声,也不放在心上。但对于这种意料之外的情况,也有些思绪难安。
不由的望向了一个号房,正是他刚才提到的吴洪珂所在。
一丈四尺有余!
一百四十丝文气!
若是在往常年月,这成绩也堪为案首无疑。不过黄县令又看向了那还在上涨的光柱,悠悠叹了口气。
又过了几息,那不断上涨的光柱,终于停了下来。
周教喻深吸一口气,慢慢地报出了成绩:“两丈七尺!足足二百七十丝文气,为第一场魁首,你二人可有什么异议?”
黄县令两人默然无语。
第一场就是单纯比拼对圣人经典的理解,以及文气的数量而已,根本就没有考官使小手段的空间。
周教喻清点了一下考院众多学子的成绩,随后鼓起文气,将声音传遍整个考院:
“甲子科县试第一场结束,取文气前五十者,晋!玄字十二号、天字三号……玄字十一号。没念到的学子离开号房,前往龙门处广场等待。”
瞬间考场内出现了无数的哀嚎。
当然也少不了欣喜的声音。
比如,赵弘文就听到隔壁传来的动静。
“考…考上了!我终于考上了!王兄真乃信人,果真未骗我!爹、娘,你们的付出没有白费……”
听了这些动静,赵弘文也有些无语,正准备提醒一下,这只是第一场还不算考上。
但想到之前他使用的气运数量,就知道他肯定是考不上童生了。现在能高兴就赶紧高兴,不然以后估计就没机会了。
有衙役在旁监督,那些学子再是哀嚎,也不敢在号房内停留。只得一边哀嚎,一边离开。
赵弘文一直有留意离开的人群,发现竟然没有,之前自己提醒的那青年?
看来他也过了第一场!
就是不知道他用了多少气运,如果用了太多,恐怕也没机会考上功名。
虽然只是一个陌生人,但毕竟自己提醒过,和自己有过交流,还是希望他能走得更远。
半炷香后,考院内再次响起一道钟鸣。
紧随其后的,又是那个主考官的声音:“枣阳县甲子科县试第二场,五言八韵试帖诗,以去岁干旱为题。时间一个时辰,取文气、意境前三十者。”
第二场的淘汰率其实还好,五十个人就淘汰二十个。
听到这个题目,赵弘文并没有着急作答,而是仔细思考干旱这个话题。
这不是他第一次听到今岁大旱,上一次是在书香阁,听那李掌柜卖惨时提过的。
仔细想想,这干旱好像的确有四五年了,每次回家都有听家里人提到过。
不过赵弘文在县城内读书,对于田中的事情并不怎么了解,再加上前世那发达的水利,也没听说什么干旱活不下去的情况。
所以赵弘文一直没能完全理解,家里人对旱情的担忧和恐惧。
但现在听到科举中竟然提到了大旱,赵弘文才真正重视起来,回想各种各样的知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