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一场魁首(2/2)
周教喻三位考官已经站了起来,仔细观察着考院上光柱的变化。
突然黄县令出声:“周教喻你觉得这第一场谁堪为魁首?”
周教喻捋了捋胡须,眼神依旧看向考院:“县尊大人这却是为难下官了,下官平日里也只是管着县学,你若问下官县中哪些童生有望考上秀才,那下官倒还能说出个一二三来!”
黄县令笑了笑:“对于这一场魁首,本官倒也有些看法。听闻今科县试,县中大族吴家的嫡子吴洪珂也参加了。
一年前他便有了一百五十丝文气,今年怕是一百六十丝有余了。自身学识底蕴不差,背后还有吴家的支持。本官倒是十分看好他!”
周教喻皱了皱眉。
这是在给吴洪珂公开撑腰了呀!
早就听说县令和吴家有些姻亲关系,现在看来果真不假。
这是想让吴洪珂夺下这一届的案首,好在后面排官的时候拿下最重要的礼房…
想到这里,周教喻略微用余光瞥了一眼旁边的礼书赵将道。
因为赵家势大、又背靠郡望彭家的缘故,县中礼房一直被他家垄断。
以往枣阳县不都是彭家一系的人吗?怎么这一次赵家和县令不对付?难道……
没等周教喻继续思考,赵礼书便突然开口:“县尊大人今年刚到我们枣阳县,却是对我们枣阳县有所不知。虽然说吴洪珂的学识不差,可若是说今科谁能夺得这案首?
恐怕全县的官吏,都会推崇一人——赵弘文!
此人三年前,仅仅十二岁便已经积攒了一百二十丝文气。若不是因为没有带气运,恐怕当年便已经考中功名。
此次沉淀了三年,恐怕这案首非他不可了!”
周教喻忽然眼前一亮:“可是三年前,传出来的那首《赋得风雪满天寒》的作者?”
赵礼书立刻笑着点头:“正是此人!”
周教喻一拍手掌笑道:“好啊,此子竟是枣阳县之人,说来本官这教喻做的真是不合格,这等神童都未曾了解!
当年看到那句:‘晓来天地净,瑞雪兆丰年’。还感到十分惊艳呢,不知今年他又能写出何等诗词?”
黄县令眼神有些晦暗,但语气没有丝毫变化:“姓赵,莫非是你们赵家之人?”
赵礼书脸色一僵,随后摇了摇头:“自然不是,若是我赵家子弟有这等才学,怎会不给他准备足够的气运?但快了,我家族长前些天已招他入赘,是我三妹。这成了亲之后,也就算是一家人!”
忽然周围传来官吏们小声的惊呼。
“静!”黄县令皱眉只吐出一字。
话音刚落,黄县令身前便出现一个金色的“静”字,随后这个字化作七八道金光,没入周围官吏们的身上。
而那些之前发出声音的官吏,便如同被扼住脖子一般,再发不出一声。
而这时周教喻三人,也知道为什么周围官吏会出现惊呼声。
原是考院中那些上涨的光柱,陆续停了下来。只剩下最后一道光柱,依旧余势不减的上涨。
而众人之所以惊呼,就是因为这道光柱已经涨到两丈有余。在周围那些一丈出头或不到一丈的光柱之间,显得是那般鹤立鸡群!
“二百丝文气以上?”赵礼书也惊呼出口。
周教喻立刻一指那间号房的位置,只见光柱上方立刻出现了一行醒目的小字。
【玄字十二号、赵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