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首个模仿者出现(2/2)
“那你说怎么办?”周锐猛地看向他,语气咄咄逼人,“眼睁睁看着他们用我们的模式,挖我们的人,抢我们的市场?等他们羽翼丰满了,再来和我们正面较量?到时候付出的代价会更大!”
会议室内再次弥漫起熟悉的火药味。新加入的管理层们有些无措地看着这三位核心创始人,感受到了一种不同于业务挑战的内部张力。
林砚安静地听着双方的争论,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划动。她没有立刻表态,而是转向赵小满:“小满,你们内容团队,除了愤怒,还能看到什么?”
赵小满愣了一下,沉思片刻,回答道:“模仿者虽然形似,但……神不似。他们的视频,技巧到位,却总感觉少了点东西。少了李阿婆那种发自内心的宁静,少了张师傅那种极致的专注,更像是一种……精准复刻的表演。用户的评论里,虽然有很多觉得新奇的,但也开始出现‘感觉不如阿婆那个舒服’、‘有点刻意’这样的评价。”
林砚点了点头,目光又扫过周锐和沈砚心。
“周锐看到了竞争的必要性,砚心看到了坚守的价值。你们都没错。”她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稳定人心的力量,“但是,如果我们仅仅把‘传艺坊’看作一个需要击倒的对手,那我们就陷入了他们设定的竞争维度。”
她站起身,走到白板前,写下了“传艺坊”三个字,然后在外面画了一个圈。
“他们模仿的是我们的‘形’——内容形式、商业模式、定价策略。但他们模仿不了我们的‘神’——与顶尖传承人建立的深度信任和情感连接,基于对文化深刻理解而产生的原创内容力,以及我们团队内部经过磨合、碰撞甚至争吵才形成的独特文化价值观。”
她转过身,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个人:“这才是我们真正的护城河。‘传艺坊’的出现,不是灾难,而是一次警醒,一次压力测试。它逼迫我们必须跑得更快,想得更深,把我们的护城河挖得更宽,垒得更高!”
她看向周锐:“价格战不打,但运营效率和用户体验必须持续提升,让用户觉得我们的课程物超所值。”
她看向沈砚心:“传承人关系必须深化,要从合作走向共生,建立更牢固的利益和情感共同体。”
她最后看向赵小满:“内容要持续迭代,不能停留在已有的成功范式里。要更深入挖掘技艺背后的文化和故事,让模仿者永远只能跟在后面学样子,学不到灵魂。”
林砚的语调并不高昂,却像一块投入湖心的巨石,在每个人心中激荡起波澜。她没有陷入如何对付“传艺坊”的具体战术,而是将团队的视线,重新拉回到了构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主航道上。
“传艺坊”是第一个模仿者,但绝不会是最后一个。林砚知道,真正的战争,不在于打败哪一个具体的对手,而在于能否在纷至沓来的挑战中,始终比所有人更快地进化,更坚定地守护住那份独一无二的“神”。
首个模仿者的出现,像一声突如其来的号角,宣告了安逸期的结束,也标志着“非遗纪元”真正进入了强敌环伺、必须倚仗真功夫才能生存发展的新阶段。
---
第91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