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凡人修仙之丹剑传奇 > 第552章 红尘炼心

第552章 红尘炼心(2/2)

目录

苏婉会在赵小白忙碌时,默默为他送来热饭羹汤;会在夜深人静时,陪他一起照顾重伤的伤员,眼神中带着难以掩饰的关切与倾慕。她那懵懂的孩子,也格外亲近这位总是带着草药清香的“赵叔叔”。

赵小白的心,并非古井无波。苏婉的温柔坚韧,让他想起了远在丹霄阁的樊妙晴、姜雨桐,想起了外海的苏沐雨。修仙之路漫长,红颜知己相伴,情之一字,他从未真正超脱。此刻,面对苏婉这凡尘女子纯粹而炽热的情感,他那颗历经数百载修行、本应坚如磐石的道心,也泛起了一圈圈涟漪。

有那么几个瞬间,他几乎想要解开封禁,展露神通,护佑这母子二人一世安宁。以他之能,在这凡间做到此事,易如反掌。

但他终究没有。

他想起了柳如烟,那早逝的遗憾,曾是他心中隐痛。正因经历过失去,才更知守护之重。然而,他也更清楚地知道,自己与苏婉,终究是仙凡两隔。一时的庇护,或许能换来短暂的安稳,但百年之后呢?留给双方的,只会是更深的痛苦与遗憾。他的道,是长生逍遥,是探索天地至极,注定无法长久驻足于这凡尘一隅。

在一个月色清冷的夜晚,城外叛军攻城的喊杀声隐隐传来,城中一片混乱。苏婉找到正在救治伤兵的赵小白,眼中含泪,带着决绝:“赵郎,城若破,我母子必无幸理。你……你可愿带我们走?”

赵小白看着她,看着这个在乱世中如浮萍般无助,却又努力抓住最后一根稻草的女子,心中百感交集。他沉默良久,最终轻轻摇头,声音低沉而清晰:“苏娘子,赵某……只是一介游方郎中,自身尚且难保,前途未卜,恐误了卿卿性命。”

他取出这些日子行医积攒的所有银钱,以及几包能防身、救急的药材,塞到苏婉手中。“带上孩子,往南边去吧,听说那里尚且安稳。珍重。”

苏婉眼中的光彩瞬间黯淡下去,泪水无声滑落。她没有再说什么,深深看了赵小白一眼,仿佛要将他的模样刻入灵魂,然后拉着孩子,决然地转身,消失在混乱的人流中。

赵小白站在原地,望着她离去的方向,心中空落落的。他拒绝了这段凡尘情缘,并非无情,恰是因为深知其重,不愿以虚假的希望,酿成更大的悲剧。这份克制与抉择,亦是对道心的一种淬炼。

尾声:通透与沉淀

数月后,藩王攻破都城,太子兵败自焚,老皇帝在混乱中驾崩,新皇登基,改元“定安”。战事逐渐平息,秩序开始恢复。

赵小白离开了清远城,继续他的游历。他不再局限于一处,时而化身老农,于田间地头耕作,体会“汗滴禾下土”的艰辛与收获的喜悦;时而混入商队,行走于各国之间,见识不同风土人情,观商海浮沉;甚至曾短暂进入某个小国的衙门,做一文书小吏,亲身体验那繁琐的律法、人情与权力的细微运作。

他见惯了市井间的斤斤计较与古道热肠,官场上的尔虞我诈与为民请命,战场上的血肉横飞与袍泽之情,家庭中的温馨和睦与反目成仇……这滚滚红尘,就像一个巨大的熔炉,将众生百态、七情六欲熔于一炉。

赵小白沉浸其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更像一个冷静的观察者与体验者。他的心境,在这无数的经历中,被反复冲刷、洗练。曾经的锐气进一步内敛,变得愈发温润平和;看待事物的角度,也变得更加多元和深邃。他能理解凡人的挣扎与欲望,也能看透其背后的因果与局限。

一年,两年,三年……时光在凡尘中静静流淌。

这一日,他行至一座无名高山之巅,远眺脚下云海翻腾,山河壮丽。回首这数年的红尘历练,种种经历如走马灯般在脑海中闪过,最终沉淀下来的,是一种“经历过,懂得过,放下过”的圆融与通透。

他依然是他,追求长生与力量的赵小白。但他的道心,在经历了这最底层的生老病死、爱恨情仇、兴衰无常的洗礼后,仿佛被拭去了最后一层尘埃,变得晶莹剔透,坚固无比。那困扰许多元婴修士的心魔执念,于他而言,已难再掀起太大波澜。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