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明:我朱高煦,海外立国大汉 > 第453章 君明臣贤,南水北调再现

第453章 君明臣贤,南水北调再现(2/2)

目录

福建之地虽多山,道路崎岖,但沿海几地,倒是平整,臣想回去指点那些后生,将福建发展起来。

沿海之地的重要性与未来,臣也知晓,早些发展起来,既可以为朝廷创造更多的价值,臣也好为家乡做些事。

不过臣到时恐怕无法跟随皇上去那个美洲了,当真遗憾,人生憾事啊。”

许柴佬说了很多,也是委婉的拒绝了朱高煦的好意。

许柴佬很清楚,固然是因为朱高煦喜爱,但也有朱高煦因为他而产生的不忍。

更重要的是,在没有那个能力之时去到更高的位置,若是无法保持心性,反而会害了自己。

许柴佬对自己的两个儿子有信心,且若是真的不行,位置低点就低点了。

许柴佬对这些,没有那么强的追求。

什么就此成为世家大族,他就完全没有想过。

子孙有能力,那就为大明多做些事,没能力,那就做好分内之事,不要给朝廷添乱,就可以了。

许柴佬真正想去的,还是做完手头的最后这一件事,就回乡归老。

当初离开时,他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还能再回去,还是这样衣锦还乡。

现在回到大明了,随着年纪的增大,深知自己或许没有太多时日的许柴佬,那股思乡之情,越发的迫切。

汉人,无论在外有多好,无论地位多高,家乡永远都是最为思念的地方。

尤其是如今有能力了,许柴佬很想回去将自己的家乡发展起来。

若是算私心,那这个,就算他的私心吧。

如今许柴佬除了这一个心愿,他已经没有任何所求,纵然身死,都不会有什么遗憾。

而唯一真正的舍不得,或者说唯一的遗憾,就是他无法跟着朱高煦去往美洲了。

其实他是真希望自己能够多活几年,跟着朱高煦一起去美洲闯一闯,去见一见新的天地。

大明疆域之大,他已经无法去看了,美洲新天地,他也无法去眺望,或许这便是他的遗憾了。

可惜,许柴佬如今的年纪,真的太大了。

朱高煦闻言,心中一阵叹息。

他也挺想带着这些人出去看一看那边的新天地,可惜有的人,是真的没有办法再跟随他了。

“时光飞逝,真是半点不由人啊。

你长子与次子之事,就这样定下吧,算不得坏规矩,他们也是做出了贡献不是吗。

至于他们的能力,我还是清楚的,都是能够胜任的,你就不要担心了。

你去福建之事,我允了,待你将山东、河南两地的灾情处理好,到时我恢复了你的爵位,便回去。

另外我会在你家乡为你修建宅院,保你住的舒适。

福建沿海之地,也将会是后续发展的重点,其实不仅是福建,其他沿海之地,有着天然的优势之下,相信都能很快发展起来。”

朱高煦安抚着许柴佬,他看得出来许柴佬的心境有了些许的波动。

许柴佬闻言,向着朱高煦深深一礼。

“臣,谢皇上隆恩!”

许柴佬是真的满心感动,能遇如此明主,已经不知道多少次感叹自己的幸运了。

朱高煦将许柴佬扶起,笑道:“好了,你我相处多年,虽是君臣,但亦为好友。”

安抚许柴佬一会,朱高煦随即话锋一转,说起正事。

“柴佬,此次单独留你,不仅是因为这些事,也是要与你聊一聊灾情的事情。

这里有一份卷宗,是当初夏元吉提议时所保留,虽最终未被通过,但亦是一个启发,你先看看。”

朱高煦将卷宗交给许柴佬,许柴佬当即拿起观看。

认真仔细看完,许柴佬一脸的震撼之色。

“想不到夏元吉竟有如此之才,皇上,此人应请回,加以善用才是。”

“夏元吉如今年事已高,再请回来,作用已然不大。

你看看他的这个提议,你觉得是否可行?”

朱高煦摇摇头,他并不是没有想过将夏元吉召回,但考虑夏元吉如今的年纪,朱高煦果断的放弃了。

如今朝廷不缺少这样的人,夏元吉年事太高,无法胜任如今的工作强度。

让夏元吉安享晚年,也是一种仁慈吧。

朱高煦真正在意的,其实是夏元吉当初的提议。

这份卷宗所写的,便是当初夏元吉提出的南水北调之策。

南方水多,北方水少,用南方的水浇灌北方的土地,可以开发出更多的良田。

这份卷宗,朱高煦初看之时,其实也被震惊到了。

南水北调对他而言,算不上什么稀奇的事情,因为这事在未来,是真的做到了。

朱高煦所震惊的是,在如今这个时期,这个时代,就有人有着如此眼光,并且还提出了一定的可行性建议,这才是真正难能可贵的。

要知道在这个时期,能有这样的思维,能够想出这样的方案,可不是一般人所能有的。

尤其是想到之后,还能提出来,更加难能可贵。

历史上杨广修建那么一条运河,动用了多少劳力?致使背负了多少骂名?

哪怕那条运河福泽后世人,但杨广背负的骂名是一点都没少。

现在夏元吉提出这么一个方案,攻城可是比修建那条运河还要宏大,需要多少人力物力财力,根本无法估量。

在这个时代,可是没有什么机械为辅助的,全部都得人来做。

河床的挖掘、原有河流的改道、引水、防止水患溢出危害其他地方的防范等等,要做的事情可是极多。

说白一点,只是提出这么一个方案,一个不好恐怕都得背上骂名。

有的政策,哪怕是对的,但出现在了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方,那这个政策就是错的。

许柴佬闻言,也是当即不断沉思着。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