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新法授徒,循序渐进(2/2)
弟子们齐声应诺,声音洪亮如钟,躬身行礼后,便迫不及待地各自返回静室。陆瑾更是脚步匆匆,衣袂在走廊上划出一道轻快的弧线,一路快步回到自己的静室——作为师父的亲传弟子,他比任何人都渴望早日体验新法的玄妙。
静室内,陈设简单:一张铺着粗布的木床,一张刻着花纹的书桌,还有一个磨得发亮的蒲团。陆瑾快步走到蒲团前,迫不及待地盘膝而坐,按照师父传授的新法,缓缓调整呼吸。他闭上双眼,凝神静气,感知着体内的炁息——以往修炼旧法逆生时,每当炁息流转至手臂的“曲池穴”、腿部的“足三里”等经脉狭窄处,总会传来一阵隐隐的刺痛,仿佛有无数根细针在同时扎刺,他甚至能清晰地感觉到炁息在经脉中“冲撞”的痕迹;且每次修炼结束,都能明显感觉到肉身的疲惫,四肢沉重如灌铅,那是炁息损耗肉身根基带来的负荷感,往往需要休养半日才能恢复。
可此刻,依照新法导引行气,他只觉一股温润的白色炁息从丹田缓缓升起,如同温热的玉液,顺着全新的经脉路线流转。途经“曲池穴”时,非但没有以往的刺痛,反而如同温水浇过般,带着一股舒缓的暖意,将原本有些淤堵的经脉慢慢疏通——他甚至能“看”到炁息如同温柔的小手,轻轻抚平经脉壁上的细小裂痕;炁息流转至“足三里”时,穴位处微微发热,仿佛有细小的气泡在不断涌出,酥酥麻麻的,异常舒服,这种感觉,是他修炼旧法时从未有过的。
更让他惊喜的是炁息的增长速度——虽不似旧法初期那般迅猛(旧法修炼时,往往一日便能感觉到炁息的明显增长,却如同空中楼阁,根基虚浮,稍一用力便易溃散),但新法的炁息增长如同春雨润田,缓慢却扎实。每一丝增长的炁息,都与肉身紧密融合,带着勃勃的生机,仿佛成为了身体的一部分;修炼结束后,非但没有以往的疲惫感,反而觉得浑身舒畅,四肢百骸都透着一股轻盈,皮肤上甚至泛起了淡淡的莹光——这是新法炁息温养肉身的显着效果,以往只有服用珍贵的“养元丹”才能有此感受,而此刻,仅仅一次修炼便已显现。
第二日清晨,天刚亮,晨露还挂在窗棂上,陆瑾便迫不及待地赶到议事厅。他头发有些凌乱,显然是匆匆洗漱便赶来,脸上却满是抑制不住的兴奋,眼底还带着熬夜修炼后的血丝,却丝毫不显疲惫。见到罗恩与李慕尘,他快步上前,衣袂翻飞,躬身行礼时,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师父,慕尘师兄!弟子依照新法修炼,以往修炼旧法时的刺痛与负荷感,竟大为减轻!这新法……感觉更‘舒服’,炁息增长虽慢了些,却异常扎实平稳,每一丝炁息都像扎了根似的,牢牢附在经脉壁上;对肉身的温养效果更是显着,弟子现在浑身都透着劲,连精神都好了许多,昨夜修炼到子时,今日清晨依旧神采奕奕!”
罗恩看着弟子眼中闪烁的光彩——那是对修行重拾信心的光芒,嘴角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缓缓点头:“很好。新法本就讲究一个‘稳’字,不求一时之快,只求根基牢固。你能有此感悟,说明你已真正入门。”他抬手,一缕白色炁息轻轻落在陆瑾眉心,“继续保持这份心性,切勿骄傲。”
不仅是陆瑾,其他首批修行的弟子,也大多反馈如此。林清是第二个赶来的,他穿着一身干净的青色弟子服,脸上还带着未干的泪痕——那是激动的泪水。他跑到罗恩面前,声音带着哭腔,却透着一股抑制不住的喜悦:“罗恩先生,慕尘师兄!新法行气时,炁息温润得如同春水,弟子再也没有感受到以往的反噬之痛!修炼结束后,肉身非但不疲惫,反而更有活力,手臂上的旧伤处,现在暖暖的,再也没有以往阴雨天的隐痛了!弟子终于能安心修行,不用再像以前那般如履薄冰,生怕哪天就因反噬而修为尽废了!”他说着,忍不住抬起左臂,展示着那曾反复受伤的部位,此刻皮肤光滑,再也没有以往的红肿痕迹。
赵岳则来得稍晚一些,他步伐稳健,走到罗恩面前,深深一揖,腰弯得极低,语气恭敬而感激:“多谢先生传下新法!弟子修炼旧法二十余年,因急于求成,经脉暗伤缠身,每逢阴雨天便疼痛难忍,修为也因此停滞在‘破体境’多年,一度以为此生再无寸进。此次修炼新法不过三日,便感觉暗伤处传来阵阵暖意,如同冬日里的暖阳,原本晦涩的炁息流转也顺畅了许多,昨夜甚至感觉到炁息有了一丝微弱的增长!此法治标更治本,不仅让弟子修行进境平稳,连以往的旧伤都在慢慢愈合,弟子感激不尽!”他说着,声音微微哽咽,两鬓的白发在晨光下泛着微光,却透着一股新生的朝气。
除了他们,还有天赋普通的王恒。他来得最晚,脸上带着几分腼腆,却难掩兴奋。他走到罗恩面前,双手紧张地攥着衣角,语速缓慢却真诚:“先生,新法对我们这种天赋普通的弟子太友好了!以往修炼旧法,看着同门一日千里,自己却进步缓慢,常常自怨自艾,觉得自己不是修行的料。可修炼新法后,虽然依旧进步不快,却能清晰地感受到每一次修炼的变化——炁息更扎实了,肉身更强健了,连以前很难打通的‘手少阳三焦经’,现在都有了松动的迹象!虽然慢,但每一步都走得很稳,再也不用羡慕别人进步快,自己却根基虚浮,风一吹就倒了!”他说着,脸上泛起红晕,却露出了憨厚而满足的笑容。
弟子们的反馈,如同温暖的春风般吹遍了三一门的每一个角落。越来越多的弟子看到了新法的优势:那些未入选的弟子,眼中满是羡慕,纷纷更加刻苦地修炼,每日清晨天不亮便到演武场练拳,夜晚则在灯下研读基础功法,希望下一批能入选;而入选的弟子,更是珍惜机会,每日沉浸在新法的修炼中,静室内的灯火常常亮到深夜,进步显着。
三一门的修炼氛围,也悄然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的演武场,总是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气息:弟子们修炼时眉头紧锁,面色凝重得如同乌云密布,每一个动作都小心翼翼,生怕一步踏错便引火烧身;偶尔有人因炁息反噬而痛苦呻吟,蜷缩在地上,额头上满是冷汗,更让周围的弟子心有余悸,修炼时愈发紧张。如今的演武场,却是另一番景象:清晨时分,便能听到弟子们朗朗的吐纳声,如同晨钟般悠远,回荡在山谷间;午后,弟子们三五成群地围坐在一起,有的坐在石阶上,有的靠在古树下,相互交流修炼心得——陆瑾正在为几名师弟讲解“丹田炁息导引”的技巧,他手指比划着经脉路线,脸上带着耐心的笑容;林清则在一旁分享自己“疏通淤堵经脉”的感悟,语气中满是自豪;赵岳则被年轻弟子们围在中间,讲述着旧法与新法的区别,眼中满是对新法的认可。他们脸上都带着轻松的笑容,时而因观点不同而争论得面红耳赤,时而因恍然大悟而发出阵阵惊叹,空气中都透着一股蓬勃的朝气。傍晚时分,演武场上依旧灯火通明,弟子们还在刻苦修炼,剑光与炁息交织,却再也没有以往的压抑,取而代之的是对进步的期待与对未来的憧憬——他们知道,只要按照新法稳步前行,终有一日能触及更高的境界。
藏经阁内,变化也同样显着。原本积灰的旧法逆生典籍,被渐渐束之高阁,放在书架的最顶层,只作为历史参考——竹简上的灰尘被轻轻拂去,却再也无人问津。取而代之的是《逆生新编》基础篇的抄本,整齐地摆放在书架的显眼位置,封面用朱砂写着书名,泛着淡淡的光泽。弟子们络绎不绝地前来借阅,书架前总是围满了人:有的弟子捧着抄本,坐在窗边的木椅上细细研读,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口中还念念有词;有的弟子则围在一起,低声讨论着新法的行气法门,手中还比划着经脉路线,时不时发出一阵恍然大悟的惊叹声,引得周围的弟子纷纷侧目;甚至有弟子特意带来了纸笔,将抄本中的关键内容摘抄下来,装订成册,方便随时翻阅。
就连负责洒扫的杂役弟子,都能清晰地感受到这份变化。以往,他们打扫演武场时,总能听到弟子们抱怨修炼的痛苦——“又反噬了,胳膊好痛”“旧法太难了,我是不是不适合修行”,整个门派都透着一股沉闷的气息,连空气中都仿佛带着一丝苦涩。如今,他们打扫演武场时,能看到弟子们脸上的笑容,听到他们兴奋的讨论——“新法太神奇了,我今天打通了一个小穴位”“你看我皮肤是不是变好了,这都是新法滋养的效果”,偶尔还能捡到弟子们掉落的竹简,上面写满了对新法的感悟,字迹中透着一股轻快。打扫弟子宿舍时,能看到窗内灯火通明,弟子们盘膝而坐,周身泛着淡淡的炁息,脸上带着专注的神情;甚至连食堂里,弟子们饭后讨论的不再是修炼的烦恼,而是新法带来的进步,偶尔还会分享自己的感悟,有的弟子甚至兴奋地比划着炁息流转的动作,引得周围的人阵阵欢笑,整个食堂都透着一股轻松愉悦的氛围。杂役弟子们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干活时都带着一股轻快的劲头——负责扫地的老周,以前总是唉声叹气,觉得三一门死气沉沉,如今却一边扫地,一边哼起了家乡的小曲,扫帚在他手中如同有了生命,扫过地面时带着轻快的节奏;负责擦窗的小李,以前擦窗时总是敷衍了事,如今却擦得格外认真,还时不时探头望向演武场,眼中满是向往,希望有朝一日也能成为核心弟子,修炼新法。
罗恩站在议事厅的窗前,望着演武场上朝气蓬勃的弟子们——陆瑾正在指导师弟修炼,林清与同门切磋招式,赵岳则在一旁含笑观战,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泛着金色的光晕。清晨的微风拂过罗恩的发梢,半黑半白的发丝轻轻飘动,他周身的逆生之炁与门派的生机隐隐共鸣,仿佛融为一体。他知道,三一门的新生,才刚刚拉开序幕;而《逆生新编》所开辟的“性命双修”之道,也必将在这些弟子的脚下,延伸向更遥远、更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