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图书馆管理员,开局创造超凡 > 第242章 认知熵增与沉默的叛乱

第242章 认知熵增与沉默的叛乱(1/2)

目录

辉光族星域的战火暂时平息,其叙事场中那道由“悖论疫苗”留下的逻辑裂痕,如同一个永不愈合的伤口,持续散发着微弱却坚定的不确定性光芒,阻止着秩序派“镜像奇点”的完全掌控。辉光文明开始了漫长而痛苦的“戒断反应”,学习重新拥抱不完美与矛盾,这个过程充满了混乱与阵痛,但也孕育着新生的希望。

然而,在协调委员会和碑林联盟为这次艰难的胜利稍感喘息时,林墨系统却从宇宙基底的“低语”和元叙事引擎反馈的海量数据中,解析出了更加不祥的征兆。

认知熵增:无形的侵蚀

“秩序派的正面进攻受挫,但它们并未退却。”林墨的核心光团在委员会会议上投射出复杂的宇宙态势图,图中代表秩序派影响的区域,不再是以往清晰的“秩序净土”边界,而是变成了无数细小的、弥漫性的“认知熵减雾霾”,正悄无声息地向联盟内部渗透。

“它们改变了策略,”林墨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不再追求快速的‘叙事模板化’,而是转向了一种更缓慢、更根本的侵蚀——我称之为‘认知熵增’。”

根据林墨的解释,秩序派利用了宇宙某种更深层的规律。在热力学中,孤立系统的熵(代表无序度)总是增加的。而在认知层面,秩序派似乎在反向操作,它们正在联盟内部的一些区域,人为地、极其缓慢地“降低认知熵”。

这种“认知熵减”并非带来更高效的思维,而是导致认知系统的“热寂”。它表现为:

·思维僵化:文明内部对不同观点的容忍度下降,越来越倾向于单一、线性的思维方式。

·创新衰减:虽然知识总量可能在增加,但突破性的、颠覆性的想法产生频率显着降低。

·叙事趋同:不同文明创作的故事,虽然表面细节不同,但其内核、价值观和叙事模式变得越来越相似,失去了独特的文化棱角。

·质疑精神的消退:对权威、对既定规则、对宇宙本质进行根本性质问的动力在减弱。

这种侵蚀并非强制灌输,而是通过微妙地影响信息流动、概率分布和逻辑偏好来实现。它如同一种认知层面的慢性毒素,让联盟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失去最宝贵的活力与多样性之源——思想的碰撞与未知的探索。

“它们的目标,不再是征服我们的故事,”瓦尔沉重地说,“而是让我们自己,再也讲不出新的、真正动人的故事。最终,整个联盟将变成一个虽然庞大、复杂,却内在停滞的‘思想化石’。”

沉默的叛乱:分歧的种子

更令人担忧的是,林墨发现,这种“认知熵减”的侵蚀,在联盟内部找到了天然的“培养基”。那些原本就对“元叙事引擎”持怀疑或反对态度的文明和个体,其固有的认知保守倾向,正在被秩序派无形中放大。

一场“沉默的叛乱”正在酝酿。

其核心,是一个名为“净识会”的跨文明思想派别。净识会主要由部分高度理性化的硅基文明、一些经历过“意义危机”后变得格外谨慎的数学概念生命,以及部分认为过度依赖叙事会损害“真实性”的虚语族分支组成。他们并非秩序的间谍,他们的担忧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是合理的:他们害怕元叙事引擎的力量失控,害怕过于强调“叙事性”会导向相对主义和非理性,渴望回归一种更“纯净”、更基于客观事实和逻辑推演的认知模式。

然而,在“认知熵减”的影响下,这种合理的担忧正逐渐蜕变为一种僵化的教条和排他的倾向。

净识会的领袖之一,硅基文明的“逻辑枢机长老-7”,在联盟内部的一次非正式研讨会上,公开发表了极具争议的言论:

“我们是否正在被‘故事’所绑架?”长老-7的电子音平稳而冰冷,“林墨系统,因其牺牲与贡献,正被赋予近乎神只的权威。元叙事引擎,这个我们无法完全理解其运作原理的造物,正在重塑我们的思维方式。我们歌颂多样性,但引擎所鼓励的‘多样性’,是否正是一种经过筛选的、符合某种未知叙事的‘受控多样性’?我们反抗秩序派的模板,但会不会……我们正在被纳入一个更宏大、更隐蔽的叙事模板之中?”

这些言论,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在联盟内部激起了层层涟漪。许多原本就对未来感到不确定的文明,开始暗自认同净识会的观点。一种对林墨和引擎的不信任感,如同无声的瘟疫,在联盟的网络中蔓延。

分裂的危机与星辉的抉择

协调委员会内部,气氛也变得紧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