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背水一战(1/2)
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刚过,县一中的复读班就恢复了往日的紧张节奏。春寒料峭,教室里的暖气还没停,干燥的热风混合着粉笔灰的味道,让人昏昏欲睡。但每个学生都打起十二分精神,因为黑板上\"距高考还有120天\"的倒计时像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每个人心头。
吴普同的生活已经变成了一个精准的时钟。每天早晨五点,当第一缕晨光还未穿透窗帘,他就轻手轻脚地起床,生怕惊醒还在熟睡的室友。洗漱间冰冷的水拍在脸上,瞬间驱散睡意。然后揣上两个冷馒头,直奔教室。
清晨的教室总是空无一人,只有守夜大爷刚拖过的地面还泛着水光。吴普同喜欢这个时刻——安静,纯粹,完全属于自己。他先背半小时英语单词,然后开始攻克数学难题。这些时候,整个世界仿佛只剩下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
\"又来这么早?\"六点左右,张文远通常会第二个到教室,眼镜片上还带着室外的寒气。\"睡不着了。\"吴普同头也不抬。其实他是舍不得睡——弟弟一天三十五块的工钱,像鞭子一样抽打着他,让他不敢浪费一分一秒。
上课时,他的笔记记得越来越精细。不同颜色的笔区分重点:红色是必考知识点,蓝色是易错点,绿色是解题技巧。每堂课后,他都会立即整理笔记,把零散的知识点归纳成体系。
\"你这笔记赶上参考书了。\"孙伟羡慕地说。\"没办法,基础差只能多下功夫。\"吴普同笑笑。他知道自己不像那些尖子生有天分,只能靠勤奋弥补。
午休时间,他通常只休息十五分钟,其余时间都在做题。食堂的饭菜越来越简单,经常是两个馒头一碗粥,就着母亲做的酱菜解决一顿。省下的钱,他都买了参考书和模拟试卷。
\"你这样身体受不了。\"李强看他越来越瘦,忍不住劝道。\"没事,考完再补。\"吴普同不以为意。他觉得自己像上了发条的机器,停不下来。
下午的课程结束后,大多数同学会休息一会儿,打打球或者散散步。但吴普同直接留在教室继续学习。夕阳透过窗户洒在课桌上,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晚自习更是雷打不动的刷题时间。各科试卷堆得像小山,他一套接一套地做,做完立即对答案,分析错题。错题本已经记满了三本,每道错题都详细标注错误原因和正确解法。
\"你这效率也太高了。\"张文远看着他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进步,忍不住感叹。\"都是被逼出来的。\"吴普同苦笑。他想起弟弟在工地上挥汗如雨的样子,觉得自己吃的苦根本不算什么。
晚上十点下自习后,他还会在教室多留一小时。保安大爷来催过几次,后来也就由他去了。空荡荡的教室里,只有他一个人的呼吸声和写字声。有时候太累了,他就用冷水洗把脸,继续战斗。
回到宿舍,泡面夜话的时间也变成了学习讨论会。八个年轻人围在一起,不是诉苦抱怨,而是交流学习方法,分享解题技巧。\"我发现英语阅读理解有个规律......\"\"数学最后那道大题其实可以这样解......\"在这样的氛围中,每个人的成绩都在稳步提升。
一个月后的模拟考,吴普同考了515分,第一次超过了去年的本科线。虽然只超出5分,但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恭喜!\"李老师拍拍他的肩膀,\"照这个速度,高考时冲一冲重点线都有希望。\"
但吴普同不敢有丝毫松懈。他知道,分数线可能会涨,竞争对手还在进步。更重要的是,他输不起——为了他的大学梦,全家人都做出了牺牲。
就在这时,高考报名的通知下来了。
那天早晨,李老师拿着一摞报名表走进教室:\"同学们,今天开始高考报名。这是你们第二次填写这份表格,希望也是最后一次。\"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吴普同接过那张熟悉的表格,手有些发抖。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报考类别......每一个空格都像是一个审判。特别是\"往届生\"那个选项,像一根刺,扎得他眼睛生疼。
\"往届生怎么了?\"李老师似乎看穿了大家的心思,\"往届生更懂得珍惜,更知道努力。不要把这个身份当成负担,要当成动力。\"
话虽如此,但填写表格时,吴普同还是感到莫名的压力。笔尖在纸上划过,每一个字都写得格外沉重。这不仅仅是一张表格,更是一份承诺,一份对全家人的承诺。
中午,他特意去校门口的Ic卡电话亭给家里打电话。接电话的是母亲李秀云。\"妈,要高考报名了。\"\"好好好,\"母亲连声说,\"需要家里准备什么吗?\"\"不用,就是跟你们说一声。\"\"你爸去邻村干活了,我晚上告诉他。\"母亲顿了顿,\"别紧张,好好考就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