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八零飒爽女主持,开局惊艳全场 > 第152章 真正的规矩,从来不是靠文件批下来的

第152章 真正的规矩,从来不是靠文件批下来的(2/2)

目录

“透明,就是把所有数据、案例全公开,让谁都能看;共情,就是用基层的真实故事,反驳‘机械训练’的指控;扎根,就是让更多学校、更多孩子用起来——规矩不是写在文件里的,是长在人们心里的,你越压,它越会往下钻。”

话音刚落,许文澜的手机突然响了,是云溪县小学的驻校老师打来的。电话里的声音带着哭腔,却又透着激动:“苏老师,咱们学校的李小娟,今天用‘五步法’跟校长说‘想妈妈’——她妈妈在外打工,一年没回来,校长当场就给镇里的劳务站打了电话,帮她妈妈找了本地的工作!孩子刚才抱着我哭,说‘原来说话真的有用’!”

苏霓的指尖顿了顿,眼眶忽然有些发热。她想起第一次见李小娟时,那孩子躲在教室最后一排,连“我叫李小娟”都说得含糊不清,现在却能清晰说出“时间:每周六晚上;地点:家里的电话旁;事实:妈妈每次只说五分钟就挂;诉求:想让妈妈多听我说说话”——这才是“五步法”真正的意义,不是教会孩子“怎么说”,是让孩子相信“说出来会被听见”。

“把李小娟的案例整理出来,放到‘万人共编百科’的实践案例库里。”苏霓对着电话那头说,声音有些沙哑,“再拍个视频,不用剪得太精致,就拍孩子跟妈妈打电话的样子——让所有人看看,咱们的规矩,到底在做什么。”

挂了电话,陆承安忽然开口:“我明天去北京,跟财政部的人谈谈。经费的事,咱们没违规,不怕查;但‘五步法’的价值,得让他们亲眼看到。”

“不用急着谈。”苏霓摇头,指着白板上的“扎根”二字,“咱们先做一件事——让基层的人自己说话。文澜,你联系所有试点校的驻校老师,让他们收集‘学生陈述改变生活’的案例,文字、视频、录音都可以;陆承安,你把这些案例整理成《基层实践白皮书》,不用送上级部门,就发在‘蜂巢镜像’上,让谁都能下载。”

她走到窗边,夜色更浓了,城市的灯火却愈发明亮。远处的工地还在施工,隐约能听见工人说话的声音;楼下的便利店亮着暖黄的灯,有人正站在柜台前说着什么——这些平凡的声音,才是这个世界最真实的规矩。

“他们想拿走‘五步法’的壳,却丢了‘被听见’的魂。”苏霓拿起录音笔,按下录制键,清越的声音在空旷的办公室里回荡:

“时间:2025年5月19日,凌晨1点23分;地点:江州基金办;记录人:苏霓。第一句:我们不争编制,不抢牌子,因为我们知道——真正的规矩,从来不是靠文件批下来的,是靠一个个孩子说出‘我想要’,一个个普通人说出‘我需要’,慢慢长成树根的。今天有人想挖掉这棵树,可他们忘了,树根早就扎进了土里,越挖,越会蔓延。”

录音笔停下的瞬间,许文澜的电脑突然弹出一条提示:“‘万人共编百科’开放端口新增一条编辑请求,用户:周培元,申请编辑《五步陈述法的实践边界》词条。”

苏霓抬眸,眼底闪过一丝微光。

风暴,才刚刚开始。而规矩的根,已经在无人注意的角落,悄悄扎得更深了。

此时,云溪县小学的宿舍里,李小娟正抱着电话,听着妈妈说“下个月就能回家上班”,小脸上满是笑意。她想起老师教的“五步陈述法”,小声说:“妈妈,下次打电话,我想跟你说我今天在学校种的小树苗——它已经长了两片叶子了。”

电话那头传来哽咽的声音:“好,妈妈听你说,听多久都可以。”

窗外的月光洒在书桌上,那里放着一张画纸,上面画着一个小女孩,手里举着麦克风,麦克风旁写着:“我的话,有人听”。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