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点亮哲心:迪卡拉底的启迪之课 > 第1章 初识诸子

第1章 初识诸子(1/2)

目录

九月的风带着点初秋的凉意,卷着图书馆门前老槐树的叶子打了个旋儿,落在迪卡拉底的皮鞋尖上。他弯腰捡起那片半黄的叶子,指尖捻着叶脉转了转,抬头看见苏拉和马克已经背着包站在台阶下,像两只等投喂的小兽。

“迪老师,这古籍馆比咱们教学楼还老吧?”苏拉仰着脖子看那青砖灰瓦的二层小楼,墙头上爬着的爬山虎已经开始泛红,顺着雕花的木窗棂缠上去,把“古籍馆”三个字的木牌遮了小半。她扎着高马尾,额前碎发被风吹得乱晃,说话时总带着点南方姑娘的软糯,尾音轻轻往上挑。

马克在旁边嗤笑一声,从背包里掏出瓶冰红茶拧开,咕嘟灌了两口:“看这门轴都包浆了,估计比你爷爷岁数都大。”他是典型的北方小子,说话直来直去,嗓门比苏拉高八度,校服外套总敞着怀,露出里面印着篮球队标的t恤。

迪卡拉底笑着摆摆手,推开那扇沉得像块石头的木门,“吱呀”一声响吓得苏拉往后缩了缩脖子。一股混合着旧纸张、灰尘和淡淡樟木的味道扑面而来,阳光透过高窗斜斜地照进来,在地板上投下长长的光斑,无数细小的尘埃在光柱里跳着舞。

“别咋咋呼呼的。”迪卡拉底把两人往里面引,手指了指左右两排顶天立地的书架,“这馆里藏的可不只是书,是些能让人琢磨一辈子的念想。”

书架是深棕色的实木,边角被磨得光滑发亮,每一格都码得整整齐齐。苏拉的目光很快被最显眼那排蓝布封皮的书吸引了,封面上用毛笔写着三个字,笔锋圆润又有力,她凑过去小声念:“论、语?这字真好看。”旁边还有本暗黄色封皮的,题签是“道德经”,字迹更飘逸些,像风吹过水面的波纹。

“这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迪卡拉底从书架上抽出《论语》,书页哗啦啦响,纸页薄得能看见后面的字,“两千多年前的人写的,现在读着还能咂摸出味儿来。”

苏拉伸出手指,轻轻碰了碰书脊,像是怕碰坏了什么稀世珍宝:“迪老师,这里面写的都是啥呀?我爷爷总说‘半部论语治天下’,真有那么神?”她眼睛亮晶晶的,里面映着书架的影子,从小到大听家里长辈说过不少老祖宗的话,什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什么“道法自然”,可这些话到底藏着啥门道,她一直没弄明白。

马克本来在看另一边书架上的线装画册,听见这话凑过来,手里还捏着本《墨子》,封面上的字方方正正,透着股硬朗劲儿。“我爸上次跟人吵架,对方说他‘不懂墨子兼爱’,他回来查了半天,说就是让大伙儿都互相疼惜呗。”他把书往书架上一放,发出“咚”的一声,被迪卡拉底瞪了一眼,又赶紧轻轻推回去,“可两千多年前的人,咋就琢磨出这么些道理呢?那时候连电灯都没有,他们不琢磨着咋生火做饭,天天想这些虚头巴脑的干啥?”

迪卡拉底没直接回答,领着两人往馆里走。古籍馆中间有面墙,上面嵌着幅巨大的壁画,画的是好多人围坐在一起,有的穿着宽袍大袖,有的戴着高高的帽子,手里拿着竹简,嘴里像是在争辩着什么。壁画的角落写着四个篆字:百家争鸣。

“你们看这画。”迪卡拉底指着壁画中间的位置,那里有个穿粗布衣裳的人,正站在一块石头上说话,周围的人有的点头,有的摇头,还有人急得直拍大腿,“这画里的人,就是两千多年前的‘思想贩子’。”

“思想贩子?”苏拉噗嗤笑了出来,“这说法真新鲜。”

“可不就是嘛。”迪卡拉底摸着下巴,眼神里带着点怀念,“那时候天下乱得很,诸侯们打打杀杀,老百姓日子过得苦。可越是乱的时候,人越爱琢磨:这日子咋就过成这样了?有没有啥法子能让大伙儿活得舒坦点?于是就冒出好些个有想法的人,有的说要讲‘仁’,待人得有爱心;有的说要顺‘道’,别瞎折腾;还有的说要‘兼爱’,大伙儿都平等……你说你的理,我说我的理,吵得热火朝天,这就叫‘百家争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