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点亮哲心:迪卡拉底的启迪之课 > 第2章 身份的迷雾

第2章 身份的迷雾(2/2)

目录

苏拉翻开笔记本,刚写下的“自我定义”旁边,又添了行“社会标签”,两个词之间划了道问号。“我表姐是护士,”她忽然说,“她说医院里有个医生,平时戴眼镜穿白大褂,斯斯文文的,可一到周末就穿汉服,梳发髻,有人背后叫他‘老古董’,可他给病人看病特别认真,谁也没法说他不是个好医生。”

“这不一样吧?”白裙子女生轻声说,“穿汉服是爱好,可性别……是根本啊。”

“啥是根本?”马克忽然开口,手指在键盘上敲了两下,调出张图片——是张模糊的婴儿照,看不出男女,“人刚生下来,除了生理特征,还有啥?是后来家人说‘你是男孩要坚强’,老师说‘你是女孩要文静’,社会说‘男人该赚钱,女人该顾家’,这些标签一层层贴上来,才成了别人眼里的‘你’。”

他抬眼看林深:“就像你妈觉得‘姑娘就得穿裙子’,那是她脑子里的‘姑娘标签’,可你不是那个标签,你是林深啊。”

林深的指尖在木珠上蹭了蹭,没说话,眼里却慢慢浮起层光。

“可标签也不是全无用处吧?”戴眼镜的男生又说,“比如‘医生’‘老师’,这些标签能让人知道该怎么跟他相处。”

“问题是标签会变成笼子。”迪卡拉底老师的声音不高,却像块石头落进水里,“当‘男人必须阳刚’‘女人必须温柔’成了铁规矩,不符合的人就成了‘异类’。可你们想想,人这辈子,难道就是为了符合标签活着?”

他走到林深身边,指了指窗外的树:“那棵是杨树,那棵是槐树,我们给它们贴了标签,知道杨树高、槐树开花。可要是有棵杨树长得矮,有棵槐树不开花,它们就不是树了?”

讨论声又起来了。有人说见过男护士被病人家属质疑“你会不会打针”,有人说女司机开车明明很稳,却总被人说“女的开车就是不行”,还有人说自己明明喜欢安静,却被朋友说“你一个大男人,咋跟小姑娘似的”。

林深听着听着,忽然笑了,这次的笑里没了涩味:“其实我今天来,不是想抱怨啥。就是前阵子在网上看到句话,说‘人不是被定义的,是被体验的’。我给社区做志愿者时,帮张奶奶搬过米,陪李大爷聊过天,他们不知道我是啥性别,就知道我是‘那个帮干活的小林’,那时候我觉得,特踏实。”

夕阳西斜时,林深收拾东西准备走,苏拉递过去颗橘子:“我姥姥总说,橘子有酸有甜,圆的扁的都能吃,哪能非得按一个模子长。”

林深接过橘子,指尖碰了碰苏拉的手,温温的:“谢了。”走到门口时,她回头笑了笑,“对了,我下周要去给流浪猫做绝育,有人想一起去不?”

连帽衫男生第一个举手:“我去!我画画给它们做领养海报!”

迪卡拉底看着林深的背影消失在走廊尽头,转脸对剩下的人说:“标签就像地图,能帮我们认路,可要是把地图当成了路本身,就容易迷路。”他指了指窗外,暮色里,杨树和槐树的影子交叠在一起,分不清谁是谁,却都在晚风里轻轻摇着。

苏拉把笔记本合上,封面上印着的“哲学导论”几个字,好像比早上刚来时,多了点温度。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