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点亮哲心:迪卡拉底的启迪之课 > 第16章 科技与哲学的再探讨

第16章 科技与哲学的再探讨(1/2)

目录

苏拉在市集拐角撞见老木匠托比时,他正对着个铁盒子犯愁。那盒子方头方脑,齿轮在里面咔嗒转,托比手里的凿子悬在半空,老花镜滑到鼻尖上:\"这玩意儿说能算木料尺寸,可它认得清木头的纹路吗?\"

铁盒子是城里新来的\"算术机\",据说是钟表匠仿照书本上的图纸做的,加减乘除一算一个准。可托比不待见它,说自己用了五十年的曲尺比什么都可靠,\"木头有灵性,算得再精,削得太狠也会裂\"。

这话恰好被路过的马克听见。他最近总往钟表铺跑,铺子里的学徒正用黄铜造个更精巧的机器,说要让它\"记住\"全城的人名和住址。\"您看,\"马克指着算术机,\"它算得快,能省出时间琢磨更要紧的事。\"

托比把凿子往木头上一拍:\"琢磨啥?琢磨怎么让机器替人干活?那手生了锈,脑子不也跟着笨了?\"

两人正争着,迪卡拉底提着个藤筐走过来,筐里装着刚买的陶罐。\"托比师傅,您上次说要给孙子做个木马,木料选好了?\"他笑着打圆场,目光却落在算术机上,\"这东西倒让我想起神秘村落的水碾,靠水力碾米,省了人力,可筛米还得靠人眼,机器替不了。\"

这话像颗石子投进水里。当天下午,学生们聚在书房,马克把从钟表铺借来的图纸铺在桌上,上面画着个长着金属\"手指\"的机器,据说能模仿人写字。\"铺主说,再往下研究,说不定能让机器自己写诗歌。\"

\"自己写?\"苏拉拿起图纸,指尖划过那些复杂的齿轮,\"诗歌里有喜怒哀乐,机器知道什么是难过吗?\"

\"可它能算出'月亮'和'故乡'常出现在一起,\"马克指着旁边的记录本,\"就像算术机能算出三角形的角度,它也能算出哪些词放在一起像诗歌。\"

窗外忽然传来争吵声。是托比和钟表匠在院子里吵,托比举着块裂了缝的木板:\"你那破机器算的尺寸,看着对,可这木头天生爱往左边弯,机器懂吗?\"钟表匠红着脸:\"按科学算的怎么会错?是你手艺潮了!\"

迪卡拉底让学生们搬了张竹椅,坐在旁边听。直到两人吵累了,他才慢悠悠地说:\"托比师傅靠的是'手感',钟表匠信的是'数据',其实都是在找个准头,只是路数不同。\"

他转头问学生:\"村落里的人织布,既要看线的粗细,也要凭手感松紧,哪样离得开?\"

苏拉忽然想起村落的织娘,她们说\"线太紧会断,太松会垮\",这道理没法用数字写明白,却比任何公式都管用。\"我明天去钟表铺,看看那写字的机器,能不能写出'线要松紧要匀'。\"

马克则拉着托比去看算术机算木料。机器算出的长度分毫不差,可托比摸了摸木料的横截面:\"你看这纹路,左边密右边疏,刨的时候得左边多留半分,机器能算这个不?\"马克盯着机器的齿轮,半天没说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