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2/2)
孙坚面露得意之色:\"此事要从击败袁术说起。\"遂将秦鸣在寿春城外设下的连环计娓娓道来。
秦松二人闻言大惊:\"李儒之死竟是军师手笔?还暗中离间了吕布与董卓?\"二人相顾骇然,未料军师不声不响竟布下如此大局。想到李儒仅因稍加干涉便命丧黄泉,而董卓亦命在旦夕,不由对秦鸣又敬又畏。
此刻二人暗自发誓:此生万万不可开罪军师。否则只怕死到临头,都不知祸从何起!
秦鸣见两位谋士的神态,不由莞尔道:
\"莫非两位认为吕布不足以制约曹孟德?\"
\"绝非如此!\"
二人相视而笑,秦松抚掌道:
\"军师此策精妙绝伦!若我部已表奏吕布为并州牧,纵使董卓未应允,亦可将吕布之心系于此职。\"
陈端接过话茬:
\"倘吕布真能诛杀**,凭此大功,朝廷岂有不擢升其为州牧之理?\"
他捋须沉吟片刻,话锋一转:
\"不过属下尚有一事不明...\"
孙坚与秦松闻言俱是侧目。秦鸣不待其说完便笑道:
\"子正所虑,可是曹孟德何以敢同时开罪我部与刘景升?\"
\"正是!\"陈端正色道,\"以曹操现今实力,岂能两线作战?即便我军暂且按兵,刘表坐拥南阳膏腴之地,岂能坐视曹操染指?\"
孙坚拍案道:\"此言极是!曹孟德这不是自寻烦恼么?\"
秦松若有所思:
\"军师方才言曹操意在西方,此刻却与刘表交恶...\"他忽然顿悟,\"莫非他料定刘表必不敢出兵?\"
秦鸣赞许地点头:
\"文表已窥得其中关窍。正因刘表不会进犯,曹操方敢行此险棋。\"
\"此话怎讲?\"孙坚急问。
秦鸣从容道:
\"根源仍在...我军身上。\"
\"适才我已阐明,我军近日击溃袁术势力,成功掌控扬州全境,并占据豫州大部疆域,辖境广袤绵延千里,将士骁勇,装备精良。\"
\"虽暂无力继续扩张,但对邻近诸侯已形成强大威慑。\"
\"曹操既因我军实力增长而转向西进,必会设法对我军进行牵制。\"
\"正如我军察觉其壮大就需制约,他必然也拟定了对策来限制我军。\"
\"攻取南阳郡,正是其牵制手段之一!\"
\"除此之外,他必会竭尽全力阻挠我军发展。\"
\"眼下我军已控制豫州战略要地汝南,下一步战略目标必是东取徐州或西进荆州。\"
\"曹操既能洞悉我军威胁,自然也能预判我军动向。因此他在西进同时,定会竭力保全这两家势力不被我军吞并。\"
言毕,他环视三人微笑道:
\"问题在于,他将采取何种方式保全这两家?\"
\"这...\"
孙坚闻言顿显困惑。
秦松与陈端相视一眼,齐声答道:
\"缔结盟约!\"
\"他将与两家结盟!\"
说到此处,秦松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曹操敢进兵南阳,正是准备与刘表结盟!\"
\"刘表惧惮我军兵威,得闻曹操有意结盟,必欣然应允。\"
\"曹操占据南阳,既可扩充自身疆域人口,又能就近支援刘表。\"
\"只要向刘表阐明利害,刘表断不会拒绝如此强援。\"
\"如此,曹操便能稳固立足南阳!\"
\"不仅如此!\"
陈端眼中精光闪烁:
\"若真形成三方联盟,便如昔日六国合纵之势,攻守皆可协同。\"
\"我军若攻曹操,将遭其余两家夹击,曹操亦能获得盟军支援。\"
\"同理,我军若攻其中任何一家,都将面临相同局面。\"
\"这几乎封锁了我军所有扩张通道!\"
\"届时我军若要开疆拓土,对手将不再是单一诸侯,而是三家联军!\"
\"且曹操与袁绍交好,袁绍极可能支持此番结盟。\"
\"若真如此,我军或将面对四方联盟!\"
他目光渐深,缓缓道:
\"曹操此番布局谋划深远,幕后必有高人指点!\"
\"正是如此!\"秦鸣赞同地说道:
\"能想出这种计策的,确实是个非凡之人!\"
\"若无对人心和时局的深刻洞察,绝难以实施如此谋略!\"
说话间,他暗自思量,献策之人究竟是荀彧、戏志才,还是郭嘉、程昱?
其实这些人才他都曾考虑为孙坚招揽。
然而荀彧与程昱,似乎与曹操特别投缘,曹操刚到东郡,二人就主动来投。
戏志才则与曹操是旧识,虽有嫌隙分离,但曹操一招呼就立即归附。
至于郭嘉,他根本寻访无果。
他见过其他同行访贤都很顺利,轮到自己实践才明白,寻人需要确切住址。
即便在现代寻人也要具体到楼栋门号,何况在人口稀少的古代?
想在颍川找到郭嘉,简直难比登天!
尤其郭嘉这般特立独行,二十岁就隐居山林,又是寒门出身,谁知晓他藏身何处?
派人搜寻一段时日后,他最终选择放弃。
可见争霸也要看天意。
曹操何等幸运,宗族兄弟皆是将才,投奔者都是顶尖谋士。
这般优势开局,曹操崛起不足为奇。
反观刘备,初期条件尚可,后续却人才凋零,多位贤士都未能留下。
直到得遇诸葛亮,方才转危为安。
如今的孙坚已过了听天由命的阶段。
人才难觅便不强求,尽力网罗可遇之士即可。
\"曹操确实棘手!\"
正当秦鸣沉思之际,孙坚皱眉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