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三国:汜水关奇谋,三国第一谋士 > 第76章

第76章(1/2)

目录

他没想到自己也会遭遇联军对抗。

想到此处,他立即询问秦鸣:

\"子若,当前形势,我军该如何应对?\"

秦鸣从容答道:

\"若联军已成,确会棘手。但曹操刚有动作,我军可施连横之策**!\"

\"将其逐个击破!\"

\"军师高见!\"

秦松、陈端齐声附和:

\"敌军合纵,我军便用连横!\"

\"古有合纵连横之策,正好为今所用!\"

\"合纵连横?\"

孙坚捋须笑道:

\"子若,说来也巧,今日来访除询问曹操之事外,另有两事与此相关。\"

\"一是陶谦遣使来访,赠我军粮万石,黄金两千,恭贺我出任扬州刺史。\"

刘表遣使馈赠三万金致歉,并提议联姻结盟。

秦松、陈端谏言:\"当如何应对?若两家结盟抗曹,又该作何决断?\"

秦鸣淡然一笑:\"主动权在我。破局之策在于联一伐一——瓦解三家合纵,曹操之谋自败。\"

孙坚问:\"当与谁结盟?攻伐何方?\"

秦松提议:\"联刘表可牵制曹操,稳固南阳。\"

陈端附议:\"此计甚妙。\"

秦鸣断然否决:\"当联陶谦,伐刘表!\"

见众人愕然,他解释道:\"联姻虽可解围,却非上策。今曹操退出中原,我军与袁绍决战在所难免。此战关乎霸业存亡,须提前经略——联陶谦可为将来抗袁奠定根基,远比争夺南阳更为紧要。\"

(孙坚等人闻言心头剧震。

今日这三桩要事,果真牵动全军命脉!

十三章军师气人的本事向来稳妥

格局之说,实在玄奥非常。

一味贪大求全,难免好高骛远;

过分拘泥细节,又恐鼠目寸光。

秦松、陈端听闻秦鸣提及提前布局之策,顿觉思路豁然开朗。

相较自身霸业,制约曹操确属次要。

但细想之下,二人又觉不妥。

陈端拧眉道:

\"军师,若欲布局中原战事,挥师北上岂非更佳?\"

\"联合刘表,先取陶谦,再占兖州。\"

\"继而拿下青州,夺取北海。\"

\"如此五载便可雄踞中原,届时纵使袁绍南下,我军亦有一战之力。\"

\"如今弃中原而取荆州,岂非延误战机?\"

秦松肃然附和:

\"若因荆州战事延误,待袁绍统一河北,我军在中原的优势恐将尽失。\"

孙坚闻言亦觉有理,按秦鸣所言,目的与部署确有矛盾。

但他深知军师为人,遂问道:

\"莫非先生对刘表有所顾虑?\"

秦鸣从容答道:

\"顾虑刘表只是其一。\"

\"关键在于,我军需统筹战事全程。\"

\"兵戈之事可分为三部曲:战前筹备、战时交锋、战后收尾。\"

\"二位只虑及前两个阶段,可曾想过战后格局?\"

此话一出,秦松二人相顾愕然。

用兵之道素来只论战前谋划与临阵对敌,何曾需要布局战后?

秦松思忖片刻,急忙请教:

\"我等确实未曾虑及。\"

\"莫非此番谋划的症结,正在这战后收尾?\"

\"还不止这样!\"

秦鸣闻言轻笑一声:

\"眼下若是贸然出兵中原,从最初的战略布局就大错特错!\"

\"我军根本师出无名——凭什么攻打徐州?\"

\"其一,陶谦与我军素无仇怨,反倒主动送礼示好。\"

\"若我军反戈相击,便是背信弃义的无义之师,天下人将如何看待?\"

\"反观荆州,刘表既已犯我疆界,主公讨伐名正言顺。\"

\"此战就算开打,除刘表外无人能指摘我军不是。\"

\"此乃战略根本之误!\"

\"这...确是我等思虑不周。\"

秦松神色凝重地颔首:

\"照此说来,即便侥幸得胜,大义名分上先输了七分。\"

秦鸣接着剖析:

\"其二,即便按此计夺取中原,战后必然满目疮痍。\"

\"而袁绍坐拥完整冀州,根基未损分毫。\"

\"以残破中原对抗袁绍经营多年的老巢,若陷入持久消耗——\"

\"我军绵长补给线如何支撑?\"

不等回应,他又抛出三重考量:

\"战后扩张计划更是谬误!\"

\"即便击败袁绍,要进军河北势必再度拉长战线。\"

\"从江东到河北,曹操、刘表等敌尽据天险要冲。\"

\"敌军居高临下袭扰,我军千里平原无险可守。\"

\"届时莫说进取,连扬州本土都难保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