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四平(1/2)
东北的黑土地上空,战云密布,气压低得令人窒息。李锦兵团主力在摆脱了孙立人及新一军南下的内部牵绊后,在李锦的指挥下,继续向东北腹地纵深推进。然而,李锦深知,蒋介石及其南京统帅部那双猜忌的眼睛,从未离开过自己和他这支庞大的美械兵团。长时间的“徘徊”与“消极接收”已然引起了南京的极大不满和更深重的怀疑。若再无明显“战功”向蒋介石交代,不仅后续补给、装备会受阻,更可能招致直接的军事干预甚至内部瓦解的危险。
1946年春,东北大地依旧寒风凛冽,但冰雪已开始悄然消融。
四平前线,炮火将天空染成诡异的橘红色。第一机动兵团指挥部设在一处隐蔽的半地下工事内,墙壁上挂满了作战地图,红色与蓝色的箭头犬牙交错。指挥部外,士兵们正在检查一排排美制谢尔曼坦克,那些钢铁巨兽在暮色中泛着冷光。
兵团总司令李锦站在观察口前,举起望远镜望向四平城区方向。他年约四十,面容刚毅,眼神锐利如鹰,但此刻眉宇间却笼罩着一层阴郁。
“慕公,各军主官已到齐,可以开会了。”参谋长陈瑜走近低声说道。
李锦微微点头,放下望远镜,转身走向会议室。他的步伐稳健有力,将星在肩头闪烁,但只有他自己知道,这副挺拔身躯上留下的旧伤正在隐隐作痛——那是东征北伐时留下的纪念。
会议室内,长桌两旁端坐着兵团的将领们。副总司令梁卫国、楚南河、沈德威,参谋长陈瑜,各军军长以及兵团直属部队的主官们齐聚一堂。这些国军精锐部队的指挥官们,穿着笔挺的美式将官服,肩章上的将星在灯光下熠熠生辉。
李锦走到主位,目光扫过全场。他注意到孙立人的位置空着——这位副总司令正率领新一军在邯郸方向作战,远离东北战场。这一安排,李锦早有考量。
“诸位,”李锦声音沉稳,“今日召集大家,不单是为四平战事。”
他稍作停顿,室内寂静无声,只有远处隐隐传来的炮声。
“我们先分析当前战局。陈参谋长,请你介绍情况。”
陈瑜起身走到地图前:“目前,我兵团七个整编军,总计二十一万官兵,已全部抵达四平外围。共军林部据城固守,依托工事顽强抵抗。按国防部命令,我部应于三日内发动总攻。”
随着陈瑜的讲解,将领们神情肃穆。大家都明白,这将是一场血战。
“装备接收情况如何?”李锦看向装备部长徐文博。
徐文博起立报告:“总司令,我兵团已全部换装美械。第七军配备4A4谢尔曼坦克348辆,各步兵师均配备1加兰德步枪、1919机枪、巴祖卡火箭筒等全套美式装备。炮兵司令部已列装1155榴弹炮60门,1203榴弹炮36门,火箭炮兵旅列装t34‘管风琴’火箭炮48辆。”
听着这份装备清单,几位将领眼中闪过自豪,但也有人面露忧色。如此强大的火力,若是用于同胞相残,将是何等的悲剧。
李锦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些细微表情。他缓缓起身,双手撑在桌面上:“诸位,我李锦入黄埔,追随总理遗志,东征北伐,抗日御侮,从未犹豫。但今日之战,令我寝食难安。”
他环视全场,目光如炬:“日本人刚走,中国大地百废待兴,百姓渴望和平。我们却要将枪口对准自己的同胞,这是为何?”
会议室里一阵骚动。军法处长刘费少将——那位有着复兴社背景的监军——眯起了眼睛:“总司令,此言不妥。共党拥兵自重,违抗中央,我等军人当以服从为天职。”
“服从?”李锦直视刘费,“服从谁的天职?是国家的天职,还是某一个人的天职?”
这句话如惊雷般在会议室炸响。刘费脸色骤变,手不自觉地按在了配枪上。
就在这时,译电室主任秦若兰推门而入。她身着合体的校官服,端庄秀美中带着不容侵犯的凛然。她径直走向李锦,递上一份电报:“总司令,南京急电。”
李锦接过电报,快速浏览后,冷笑一声,将电报递给陈瑜:“念给大家听听。”
陈瑜接过电报,面色一变,随即朗声念道:“国防部令:第一机动兵团务于48小时内攻克四平,歼敌不计代价。如有畏战不前、贻误战机者,军法从事。”
会议室里一片哗然。
“不计代价?”副总司令楚南河拍案而起,“这是什么混账命令!我兵团官兵的生命如此不值钱吗?”
沈德威也沉声道:“四平工事坚固,强攻必致重大伤亡。这是要我们自断臂膀!”
李锦抬手示意安静,然后转向秦若兰:“若兰,把那份情报拿来。”
秦若兰点头,从公文包中取出一份文件递给李锦。所有人都注意到她直呼总司令的名字,这种不寻常的亲昵令人惊讶。
“这是一份绝密情报,”李锦举起文件,“证明国防部某些人已计划在四平战役后,将我兵团拆分重组,剥夺我们的指挥权。”
这消息如同一颗炸弹,引起更大震动。将领们面面相觑,难以置信。
“不仅如此,”李锦继续道,“他们还计划将部分将领以‘通共’罪名逮捕法办。”
李锦的目光投向政治部主任林风眠,两人交换了一个短暂而意味深长的眼神。
“总司令,”刘费突然站起,“这些情报从何而来?为何我不知情?”
秦若兰转向刘费,平静回答:“刘处长,这是译电室通过特殊渠道获得,已核实无误。至于为何不通知你,这是总司令的决定。”
刘费脸色铁青,手已握紧了枪柄。
就在这一触即发之际,李锦突然提高了声音:“诸位,我李锦今日有一事相告,也有一事相求。”
他缓缓摘下一级上将肩章,放在桌上:“这身军装,这肩上的星,本是为保卫国家、保护百姓而戴。而今,有人却要我们用它来残害同胞,我李锦——做不到!”
会议室死一般寂静。
李锦继续道:“我决定,第一机动兵团即日起停止对共军的进攻,并与之合作,共同促成国家的和平统一。”
“叛变!这是叛变!”刘费猛地掏出手枪,对准李锦,“我以军法处长的身份逮捕你!”
但就在这一瞬间,特种作战司令王大山已悄无声息地移动到刘费身后,一把夺过他的手枪。几乎同时,政治保卫处长冷锋带人进入会议室,控制了刘费。
“放开我!你们这是叛乱!”刘费挣扎着大吼。
李锦平静地看着他:“刘处长,不是叛乱,是起义。中国人不打中国人——这是我们的共识。”
他转向震惊的将领们:“现在,我需要知道诸位的选择。愿意跟我李锦走的,我感激不尽;不愿意的,我保证其安全离开。”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只有刘费被带出去时的挣扎声。
突然,梁卫国站起身,走向李锦,郑重地行了一个军礼:“总司令,我跟你走!当年在黄埔,你就说过军人的枪口应当一致对外。今天我梁卫国追随到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