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搞钱传奇 > 第24章 算命先生成汴京上层有钱人,金门的“玄学生意经”!

第24章 算命先生成汴京上层有钱人,金门的“玄学生意经”!(2/2)

目录

“别急,会有机会的。”水镜先生指了指窗外,“你看那辆马车,车厢是紫檀木的,拉车的马是西域进贡的汗血宝马——车里坐的,肯定是权贵。”

钱紧顺着看过去,果然见一辆华丽的马车停在茶馆门口,一个穿锦袍的管家从车上下来,径直走进茶馆,四处张望。王掌柜赶紧迎上去:“这位爷,您要点什么茶?”

管家摆摆手:“我不是来喝茶的,是来找个叫水镜的算命先生。我家大人最近遇到点烦心事,想请他去府上算一卦。”

水镜先生心里一喜,赶紧走过去:“在下就是水镜。不知府上大人是?”

管家上下打量了水镜先生一眼,傲慢地说:“我家大人是礼部侍郎李大人。你要是算得准,赏钱少不了你的;要是算不准,小心你的脑袋!”

水镜先生拱了拱手:“请管家放心,在下定不会让李大人失望。钱紧,你看好账簿,我去去就回。”

跟着管家上了马车,水镜先生心里却在盘算:礼部侍郎负责科举、礼仪,最近汴京要举行科举考试,李大人的烦心事,多半和科举有关。他得好好准备,抓住这个机会,赚权贵的银子。

马车停在一座气派的府邸前,门口挂着“李府”的匾额。水镜先生跟着管家走进客厅,见一个五十多岁的官员坐在太师椅上,面色凝重,正是李侍郎。

“你就是水镜先生?”李侍郎开口了,声音低沉,“我听说你在汴京算卦很准,今天请你来,是想让你算一算,这次科举考试,我的儿子能不能中举。”

水镜先生心里有数了,他早就听说李侍郎的儿子李公子学问一般,却想中举,李侍郎为此托了不少关系。他赶紧说:“大人放心,在下一定好好算。只是科举之事关系重大,不能用普通的铜钱卦,得用‘文昌卦’——用笔墨纸砚当卦具,才能算得准。而且这文昌卦需要耗费大量心神,还得用‘状元墨’来画符,成本较高,需要五十两银子。”

李侍郎毫不犹豫地说:“五十两就五十两!只要我儿子能中举,五百两我也愿意出!”

水镜先生让管家准备笔墨纸砚和状元墨,自己则开始摆卦具。他把笔墨纸砚按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摆放,然后拿起状元墨,在纸上画了一道符,嘴里念念有词。

“大人,”水镜先生突然停下手,眉头皱起,“您儿子的卦象不太好啊——‘文昌星被遮蔽’,是有人在暗中作梗,怕是中举无望。”

李侍郎猛地站起来,手里的茶杯掉在地上摔碎了:“什么?有人作梗?是谁?先生,您一定要帮我想想办法!”

“办法也不是没有。”水镜先生压低声音,“我听说这次科举的主考官是张大人,张大人最看重‘孝道’。您可以让公子写一篇关于孝道的文章,在考试前送给张大人,再让公子每天焚香祭拜文昌帝君,我再给您一张‘状元符’,贴在公子的书房里,这样就能化解灾祸,中举有望。”

他顿了顿,又说:“这状元符是用朱砂混着状元墨画的,还得在文昌帝君像前供奉三天,比普通的符灵验百倍。这符加上之前的文昌卦,一共收您一百两银子。”

李侍郎赶紧掏出一百两银子,递给水镜先生:“多谢先生!我这就按您说的做!要是我儿子真能中举,我一定重谢您!”

水镜先生接过银子,心里暗暗高兴——他早就从茶馆里的秀才口中得知,主考官张大人确实看重孝道,而且李公子的文章写得一般,只有从“孝道”入手,才有机会中举。他把这些信息结合起来,再用卦象和符纸包装一下,就赚了一百两银子。

等水镜先生回到茶馆,钱紧赶紧迎上来:“先生,您回来了!怎么样?李大人给了多少赏钱?”

水镜先生把一百两银子放在桌上,笑着说:“一百两。这就是权贵的生意,比普通客人赚得多十倍。”

他把事情的经过告诉钱紧,钱紧听得目瞪口呆:“先生,您怎么知道主考官看重孝道啊?还有状元符,您是不是早就准备好了?”

“都是从茶馆里听来的。”水镜先生解释道,“每天都有秀才来茶馆喝茶,他们会聊科举的事,主考官的喜好、考试的重点,他们都知道。我把这些信息记下来,遇到需要的客人,就能用上。这就是‘信息差’——我知道的,客人不知道,我就能靠这个赚钱。”

他顿了顿,又说:“至于状元符,我早就画好了一批,就等着遇到权贵客人的时候卖。做生意,要提前准备,不能等客人来了再临时抱佛脚。”

可没过几天,李侍郎又派人来请水镜先生了。这次来的管家脸色很难看,说李公子按水镜先生的办法做了,可还是没中举,李侍郎很生气,要水镜先生给个说法。

钱紧吓得脸都白了:“先生,咱们怎么办?李侍郎是大官,要是他发怒,咱们就完了!”

水镜先生却不慌不忙,整理了一下道袍,对管家说:“请回复李大人,在下这就过去,给大人一个满意的说法。”

到了李府,李侍郎正坐在客厅里,脸色铁青。见了水镜先生,他冷冷地说:“水镜先生,你说我儿子能中举,可结果呢?他连个举人都没中!你是不是骗我?”

水镜先生拱了拱手,平静地说:“大人息怒。在下并没有骗您。您儿子虽然没中举,但这是好事。您想想,这次科举的榜眼,是宰相的侄子,要是您儿子中举了,宰相肯定会以为您在和他争权,以后肯定会打压您。现在您儿子没中举,宰相不会把您当对手,您反而能在官场更安稳。”

他顿了顿,又说:“而且我看您儿子的八字,今年中举是‘早成’,早成者多磨难;明年中举是‘晚成’,晚成者多富贵。明年的主考官是您的同窗王大人,到时候您儿子再考,肯定能中举,而且能中个好名次。”

李侍郎愣住了,仔细一想,确实有道理。宰相一直打压异己,要是自己的儿子中举了,说不定真会被宰相盯上。他的脸色渐渐缓和下来:“先生说得有道理。是我错怪您了。那明年我儿子考试,还得请先生帮忙。”

水镜先生笑了笑:“大人放心,明年我一定帮公子算个好卦。不过明年的科举更重要,需要用‘九转文昌符’,这符需要九种材料,还得在文昌帝君像前供奉九天,收您两百两银子。”

李侍郎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没问题!只要我儿子能中举,两百两银子不算什么!”

等水镜先生回到茶馆,钱紧才松了口气:“先生,您真是太厉害了!刚才我还以为咱们要完了呢。”

“做生意,遇到问题很正常,关键是要会化解。”水镜先生说,“咱们这行,不能保证每次都算得‘准’,但一定要会‘圆’。李侍郎想要的不是儿子中举,而是自己在官场安稳。我抓住这一点,把‘没中举’说成是‘好事’,他自然就信了。”

他顿了顿,又说:“而且这次虽然没让李公子中举,但李侍郎欠了咱们一个人情,以后他还会找咱们算卦,还会把亲戚朋友介绍来——这叫‘长线投资’,现在花点心思化解危机,以后能赚更多的钱。”

果然,没过多久,李侍郎就介绍了几个官员来找水镜先生算卦。有问官场升迁的,有问子女婚事的,水镜先生都一一应付,赚了不少银子。而且这些官员都很有钱,出手大方,每次算卦最少给五十两银子,水镜先生的生意越做越大。

这天晚上,水镜先生和钱紧对账,发现这个月已经赚了五百多两银子。钱紧高兴地说:“先生,咱们现在赚了这么多钱,是不是可以开个大铺子了?就叫‘水镜卦馆’,肯定能吸引更多客人!”

水镜先生看着账簿,若有所思地说:“开铺子的时候到了。不过咱们不能开普通的卦馆,要开‘高端卦馆’,只接待权贵和富商。咱们要把卦馆装修得气派点,再雇几个伙计,把生意做大做强。”

他顿了顿,又说:“而且咱们还要推出‘会员制’,给经常来算卦的客人办会员卡,充值一百两银子送十两,充值五百两送六十两。这样能留住客人,让他们长期来消费——这叫‘客户粘性’,能让生意更稳定。”

钱紧听得眼睛都亮了,赶紧在账簿上写下“开高端卦馆,推出会员制”。他知道,跟着水镜先生,他们的生意就要进入新阶段了,而水镜先生的赚钱门道,还会越来越多。

宣和三年的秋天,汴京城里最热闹的事,莫过于水镜先生的“水镜卦馆”开张了。卦馆开在最繁华的马行街,门面是三间宽敞的瓦房,门口挂着块黑漆金字的匾额,上面写着“水镜卦馆”四个大字,气派非凡。

卦馆里装修得更是讲究,地上铺着青砖,墙上挂着山水画,客厅里摆着紫檀木的桌椅,还有两个冰盆降温。水镜先生还雇了两个伙计,一个负责迎客,一个负责打扫,钱紧则成了“账房先生”,专门管记账和收账。

开张第一天,李侍郎就亲自来道贺,还送了块“神机妙算”的匾额。不少官员和富商也来捧场,卦馆里挤满了人,水镜先生忙得不可开交,一天就赚了两百多两银子。钱紧拿着账簿,笑得合不拢嘴:“先生,咱们这卦馆真是太火了!以后肯定能赚更多的钱!”

水镜先生却没那么乐观,他看着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眉头微微皱起:“傻小子,生意越火,越容易引来麻烦。咱们开了高端卦馆,抢了不少同行的生意,他们肯定会来捣乱。”

果然,没过几天,就出了事。一个富商在卦馆算完卦,回去后就说水镜先生算得不准,还说水镜先生卖的符是假的,骗了他一百两银子。消息很快传遍了汴京,不少本来想来算卦的客人,都打了退堂鼓。

钱紧急得直跺脚:“先生,这可怎么办?要是没人来算卦,咱们的卦馆就要倒闭了!”

水镜先生却很平静,让伙计把那个富商请过来。富商一来,就指着水镜先生的鼻子骂:“你这江湖骗子!你说我这次去江南做生意能赚大钱,可我不仅没赚钱,还亏了五十两银子!你赶紧把一百两银子退给我!”

水镜先生让伙计给富商倒了杯茶,笑着说:“这位掌柜,您先别急。您说说,您去江南做的是什么生意?遇到了什么事?”

富商喝了口茶,怒气冲冲地说:“我去江南买丝绸,本来想运回来高价卖出,可路上遇到了强盗,把丝绸都抢走了,还伤了我的伙计!你说你算得准,怎么没算到我会遇到强盗?”

水镜先生点点头:“原来如此。您还记得我给您的卦辞吗?‘利涉大川,先凶后吉’。‘利涉大川’是说您去江南做生意能赚钱,‘先凶后吉’是说您会遇到点小麻烦,但最后会有好结果。您现在遇到了强盗,是‘先凶’,接下来就该‘后吉’了。”

他顿了顿,又说:“我给您的那张‘平安符’,您带在身上了吗?”

富商摸了摸袖袋,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符:“带是带了,可也没管用啊!”

“您看这符。”水镜先生接过符,指了指上面的朱砂痕迹,“这符上的朱砂已经淡了,说明它帮您挡了灾祸。要是没有这符,您不仅会丢了丝绸,还会丢了性命。而且您想想,强盗抢了您的丝绸,肯定会去卖,您只要去江南的当铺打听,肯定能找到强盗的踪迹,把丝绸找回来。”

富商半信半疑,但还是按水镜先生说的做了。没过几天,他真的在江南的一家当铺里找到了自己的丝绸,还抓住了强盗,不仅没亏本,还赚了不少钱。他赶紧来卦馆道歉,还给水镜先生送了块“活神仙”的匾额。

这件事之后,水镜卦馆的名声更响了,来算卦的客人比以前还多。可水镜先生知道,这只是开始,同行的暗算还会再来。

果然,没过多久,马行街上又开了一家卦馆,叫“神机卦馆”,老板是个叫清风的算命先生。清风先生以前在京城很有名,据说算卦很准,不少官员都找他算过。他开的卦馆就在水镜卦馆隔壁,装修得比水镜卦馆还气派,还推出了“算不准不要钱”的活动,吸引了不少客人。

钱紧看着隔壁卦馆里挤满了人,心里很着急:“先生,清风先生抢了咱们的客人,咱们怎么办?要不咱们也推出‘算不准不要钱’的活动?”

水镜先生摇摇头:“不行。‘算不准不要钱’看似吸引人,实则是给自己挖坑。咱们这行,没有绝对的准不准,要是遇到难缠的客人,就算咱们算得再准,他也会说不准,到时候不仅赚不到钱,还会坏了名声。”

他顿了顿,又说:“咱们不能跟他比价格,要跟他比‘差异化’。他算卦靠的是生辰八字,咱们就推出‘面相+八字’的组合卦;他卖普通的符,咱们就推出‘定制符’——根据客人的具体情况画符,比普通符更灵验。”

钱紧眼睛一亮:“定制符?怎么定制啊?”

“比如客人问财运,咱们就根据他的生辰八字,在符上加上他的名字和出生年月;客人问姻缘,咱们就加上他心仪对象的名字。这样符就成了‘专属符’,客人会觉得更灵验,也愿意花更多的钱买。”水镜先生解释道。

他当即让伙计准备材料,推出了“定制符”服务,定价两百两银子一张,比普通符贵了十倍。可没想到,还是有不少客人愿意买。有个官员想升迁,花两百两银子买了张“升迁符”,还真的在三个月后升了官。消息传开,定制符成了水镜卦馆的“招牌产品”,不少客人专门来买定制符,水镜卦馆的生意又红火起来。

清风先生见没抢过水镜先生的客人,又推出了“免费算卦”活动——每天前三个客人免费算卦,吸引了不少百姓。可百姓大多没钱买符,清风先生虽然赚了名声,却没赚多少钱。

水镜先生见状,又推出了“高端套餐”——花五百两银子,不仅能算卦、买定制符,还能让水镜先生亲自上门看风水,每个月还能免费咨询一次。这个套餐吸引了不少权贵和富商,他们不差钱,就想享受高端服务。

有个富商花五百两银子买了高端套餐,水镜先生亲自去他家看风水,告诉他家里的财位在客厅的东南角,让他在那里放个鱼缸。富商照做了,没过多久,生意真的好了起来,赚了不少钱。他又介绍了几个朋友来买高端套餐,水镜先生赚了不少银子。

清风先生见水镜先生的生意越来越红火,心里很不服气,就想了个坏主意。他买通了水镜卦馆的一个伙计,让伙计在水镜先生的符纸上做手脚——把朱砂换成普通的红颜料,让符失去“灵性”。

没过几天,就有客人来找麻烦,说买的定制符没用。水镜先生赶紧检查符纸,发现朱砂被换了。他心里明白,是清风先生搞的鬼。他没有声张,而是把那个伙计叫到跟前,问清了事情的经过。

“先生,我错了!是清风先生给了我五十两银子,让我换朱砂的!您饶了我吧!”伙计哭着说。

水镜先生没有生气,反而笑了笑:“起来吧。你要是愿意帮我做一件事,我不仅不怪你,还会给你一百两银子。”

伙计赶紧点头:“愿意!愿意!先生您吩咐!”

水镜先生让伙计把换下来的朱砂偷偷送到清风卦馆,放在清风先生的符纸旁边。然后他让人去官府报案,说清风先生用假朱砂画符,欺骗客人。

官府派人去清风卦馆搜查,果然找到了假朱砂,还有水镜先生的伙计送过去的真朱砂。清风先生百口莫辩,被官府抓了起来,神机卦馆也被查封了。

这件事之后,水镜卦馆成了汴京城里最有名的卦馆,再也没有同行敢来捣乱。钱紧看着账簿上的银子数,高兴地说:“先生,咱们现在是汴京第一卦馆了!以后肯定能赚更多的钱!”

水镜先生却很平静:“做生意,不能只靠打败对手,还要靠自己的本事。咱们能走到今天,不是因为打败了清风先生,而是因为咱们懂客人的需求,会创新服务。以后咱们还要继续推出新的服务,比如‘小儿取名’‘择吉日’,把生意做得更大。”

他顿了顿,又说:“而且咱们还要把生意拓展到外地,在洛阳、杭州开分店,让更多的人知道水镜卦馆。这叫‘连锁经营’,能让咱们的生意越做越大,赚更多的钱。”

钱紧听得连连点头,心里充满了期待。他知道,跟着水镜先生,他们的生意会越来越好,而水镜先生的赚钱门道,就像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总能给人惊喜。

宣和四年的春天,水镜卦馆的分店在洛阳开起来了。分店的装修和汴京的总店一样气派,还从汴京派了两个有经验的伙计过去,负责日常运营。水镜先生则留在汴京,每天接待权贵和富商,钱紧还是负责管账,两个人配合得越来越默契。

这天,汴京城里来了个特殊的客人——一个穿着破烂的年轻人,手里攥着一个布包,站在卦馆门口,犹豫着不敢进来。伙计想把他赶走,却被水镜先生拦住了:“让他进来吧。”

年轻人走进卦馆,局促地站在门口,小声说:“先生,我……我想算一卦,可我没钱。我只有这个布包,里面是我攒了三年的干粮,能不能抵卦金?”

钱紧皱了皱眉,刚想说“不行”,就被水镜先生拦住了。水镜先生让年轻人坐下,笑着说:“可以。你想算什么?”

年轻人眼圈红了:“先生,我叫阿牛,是个农民。去年大旱,家里的庄稼都枯死了,爹娘也去世了。我想来汴京找个活干,可来了半个月,也没找到。您帮我算算,我什么时候能找到活干?”

水镜先生拿起龟壳晃了晃,倒出铜钱:“你这卦是‘旱苗得雨’,是吉兆。你明天去城东的码头看看,那里有个张老板,正在招搬运工,你去了肯定能被录取。”

阿牛高兴地给水镜先生磕了个头:“多谢先生!要是我找到了活干,一定来报答您!”说完,他把布包放在桌上,转身跑了。

钱紧看着布包里的干粮,不解地问:“先生,您为什么要帮他?他根本没钱付卦金,还占了咱们一个客人的位置。”

水镜先生拿起一块干粮,放在嘴里嚼了嚼:“傻小子,赚钱不是最重要的。咱们做的是‘人心’的生意,要是只认钱,不认人,迟早会失去客人的信任。阿牛虽然没钱,但他是个老实人,要是他真的找到了活干,会把咱们的好口碑传出去,以后会有更多的人来咱们卦馆算卦。”

他顿了顿,又说:“而且我从他的面相上看,他是个有福气的人,以后说不定能帮上咱们的忙。这叫‘积德’,也是做生意的一种门道。”

果然,没过几天,阿牛就来卦馆了,还带来了一个中年男人。阿牛高兴地说:“先生,这是张老板!我就是在他那里找到了活干!张老板听说您算得准,也想来算一卦!”

张老板是个码头老板,手里有好几艘货船,专门做南北货运的生意。他坐下就说:“水镜先生,我听说您算得很准。我最近想运一批粮食去江南,可不知道路上会不会遇到风浪,您帮我算算?”

水镜先生心里有数了,他早就从茶馆里的商人那里得知,最近江南的粮价涨得很高,运粮食去江南肯定能赚钱。他拿起蓍草,慢悠悠地说:“张老板,您这卦是‘顺风行船’,路上不会遇到风浪,而且您这次运粮食,能赚不少钱。不过您要注意,粮食要装在密封的船舱里,避免受潮。”

他顿了顿,又说:“我这儿有张‘航海符’,贴在船上,能保您一路平安。这符是用南海的贝壳粉画的,很灵验,收您一百两银子。”

张老板毫不犹豫地掏出银子:“多谢先生!只要能平安赚到钱,一百两银子不算什么!”

等张老板和阿牛走了,钱紧才恍然大悟:“先生,您真是太厉害了!原来帮阿牛,是为了吸引张老板这样的大客户!”

水镜先生笑了笑:“算是吧。但也不全是。做生意,要懂得‘取舍’——有时候放弃一点小利益,能换来更大的利益。阿牛虽然没钱,但他带来了张老板,张老板又会带来其他的客户,这就是‘口碑效应’,比咱们花钱打广告还管用。”

日子一天天过去,水镜卦馆的生意越来越红火,不仅在汴京和洛阳开了分店,还在杭州开了第三家分店。水镜先生赚了很多钱,成了汴京城里有名的富人。可他却没那么开心,反而经常一个人对着账簿发呆。

钱紧不解:“先生,咱们现在有花不完的银子,您怎么还不开心?”

水镜先生放下账簿,叹了口气:“傻小子,钱赚得越多,责任越大。咱们现在开了三家分店,雇了几十个伙计,还有很多客人信任咱们。要是咱们算得不准,或者卖假符,不仅会坏了名声,还会害了很多人。”

他顿了顿,又说:“我最近一直在想,咱们做这行,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赚更多的钱,还是为了帮别人解决麻烦?以前我觉得是为了赚钱,可现在我觉得,是为了帮别人——帮别人解决了麻烦,别人才会信任咱们,咱们才能赚更多的钱。这才是搞钱的终极门道:人心。”

钱紧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先生,您的意思是,只要咱们真心帮别人,就能赚更多的钱?”

“差不多是这个意思。”水镜先生说,“咱们卖的不是卦,不是符,是‘希望’和‘安心’。只要咱们能给别人希望,让别人安心,别人就会愿意花钱买咱们的服务。而且这种信任,是用多少钱都买不来的,也是咱们生意能长久的根本。”

就在这时,伙计进来禀报,说李侍郎来了。水镜先生赶紧让伙计请李侍郎进来。李侍郎一进来,就笑着说:“水镜先生,我儿子明年就要参加科举了,您之前说的‘九转文昌符’,准备好了吗?”

水镜先生点点头:“准备好了。不过李大人,我有件事想跟您说。您儿子的学问其实不错,只是缺乏自信。您平时多鼓励他,让他放宽心,不用靠符也能中举。这符我还是卖给您,但您别让他太依赖符,要让他靠自己的本事。”

李侍郎愣了愣,随即笑了:“先生说得对!是我太着急了。我以后会多鼓励他,让他靠自己的本事中举。”

等李侍郎走了,钱紧不解地问:“先生,您为什么要跟李侍郎说这些?要是他儿子靠自己的本事中举,就不会觉得符灵验了,以后可能就不来咱们卦馆了。”

“不会的。”水镜先生说,“要是他儿子靠自己的本事中举,李侍郎会更信任咱们,因为咱们不仅帮他算了卦,还帮他解决了根本问题。而且这种信任,会比靠符换来的信任更长久。”

果然,第二年科举,李公子真的中举了,而且中了探花。李侍郎专门来卦馆感谢水镜先生,还介绍了很多官员来算卦。水镜卦馆的名声越来越响,成了全国有名的卦馆。

又过了几年,水镜先生老了,不再亲自算卦,而是把卦馆交给了钱紧打理。钱紧按照水镜先生教他的办法,继续经营卦馆,还在更多的地方开了分店。

临终前,水镜先生把钱紧叫到跟前,递给了他一本厚厚的账簿。账簿的最后一页,写着一段话:“搞钱的门道有千万种,可最根本的,是人心。你对别人真心,别人就会对你真心;你帮别人解决麻烦,别人就会给你财富。记住,财富不是赚来的,是用真心换来的。”

钱紧含泪点点头,把这段话记在了心里。他按照水镜先生的教诲,用心经营卦馆,不仅赚了很多钱,还赢得了所有人的信任。

很多年后,人们说起水镜先生,不再只说他是个会赚钱的算命先生,更说他是个懂人心的“生意圣人”——不是因为他赚了多少银子,而是因为他教会了人们:真正的财富,不是金银珠宝,而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真心。而这,才是搞钱的终极真相。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