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三国:开局娶蔡琰,争霸天下 > 第97章

第97章(2/2)

目录

“况且此二郡乃兵家必争之地,若被袁术占据,将来开战便可切断兖州与青州联络。换作是陆风,也绝不会放任不管。”

袁术勃然大怒:“好!他敢夺我两郡,我便攻其庐江!陆康早已卸任,他凭什么霸占此地?”

阎象急忙劝阻:“主公不可!我军已连取颍川、汝南等地,兵力吃紧,无力再攻庐江。且欲取庐江,需先拿下戈阳、安丰二郡,还请三思!”

“若贸然开战,恐陆风反扑豫州。”

袁术愤恨不已,只觉事事受制于陆风,憋屈难忍。

为什么一切都不同了?

袁术心中涌起一阵被背叛的失落感。

阎象沉默以对。

现在岂是意气用事之时?

这可是逐鹿中原的战场,

昔日的交情又算得了什么?

何况说到底,

当初明明是陆风在利用您。

您却天真地以为彼此情谊深厚。

还自以为是用陆风牵制了袁绍?

或许也不能说完全不是。

当初您确实借陆风之力对付袁绍,

但那是因为陆风自愿配合,

更是因为他能从中获利。

时至今日,

您竟还未看透陆风的真面目!

陆风根本无心理会袁术的愤怒。

夺取鲁国与沛国正是他精心布局,

原因与阎象推测的相差无几。

不过其中尚有更深层的考量。

但眼下还不是揭晓的时机。

连续吞并这么多疆域,

的确需要时间消化。

青州诸郡(除东莱外)新定不久,

各项新政尚在推行,

再加上兖州这片新领地,

足够他整顿一段时日了。

留着袁术另有用处。

正是要促成他称帝!

这步棋至关重要。

唯有如此,

才能给汉室声望以毁灭性打击。

什么?

玉玺在孙策手中?

无妨,

陆风早已亲手把玩过。

凭借神乎其技的木工与机关术,

仿制一方难辨真伪的玉玺易如反掌。

事实上,

他早已备好赝品。

交由暗卫送至南阳陆三十三处保管,

只待时机成熟,

便会让这方\"玉玺\"落入袁术之手。

成为催其称帝的最后一根稻草。

\"主公,

如今兖州除陈留郡尚在张邈之手,

其余各郡尽归我掌中!\"

\"从青州调派的中基层官员已陆续到位,半月内可全部到岗,届时各郡县改革工作将全面启动!\"

\"只是县令与郡太守的委任还需您亲自审定!\"

刚刚抵达任城郡的荀攸向陆风汇报着近况。

最近他确实忙得脚不沾地。兖州新扩的疆域都要推行新政,工作量超乎想象。若非如此,陆风也不会紧急把他从东莱调来。

不仅是他,连戏志才也赶来支援。如今东莱只留国渊坐镇。

说到底还是缺人——特别是能独当一面的栋梁之才。

\"有推荐人选吗?\"陆风直切主题。

\"有的!我们与志才等人商议后,从青州官员和东莱书院中筛选出一批合适人选。请您最终定夺职务分配。\"

荀攸呈上的名单密密麻麻罗列着百余人。县令人选占多数,郡太守候选人不足十名,且多为新人中择优选拔的年轻俊杰。

陆风快速浏览后皱眉:\"县令人选尚可,但郡守级人才明显不足。\"

所有任命将设三个月考核期。不合格者立即撤换,累计三次不达标者需回书院重修。若重修后仍三次未过,则永久除名。

\"确实如此。\"荀攸面露忧色,\"这正是当前最大难题。县令及以下官员可通过新式教育批量培养,但郡守级人才需要更长时间沉淀。\"

各地旧族豪绅皆因田亩改制心生怨怼,近来投效者日渐稀落,竟至门庭冷清。

东莱书院中那些膏粱子弟更是相继退学,纷纷避走他乡。

谋士荀攸眉间浮起忧色:\"明公,是否吾等新政过于峻急?\"

\"谬矣!\"陆风振袖而断,\"此乃刮骨疗毒!若待将来疆域扩张,豪族盘根错节渗入军政,再行改制才是真正的积重难返!公达理应比旁人更明白其中关窍。\"

他目光如炬扫过堂下:\"这些许波折早在我等预料之中。纵有万丈狂澜,自有陆某一力承担。诸君只需专注眼前政务——熬过这三五载寒暑,便是海晏河清!\"

话锋忽转:\"况且豪族中岂无慧眼之人?假以时日,必有人能识得顺天应命的好处。到那时,何愁没有经世之才来投?\"又补道:\"书院那边要广招寒门俊彦,但凡认同新政者,皆可破格录入。\"

至于州郡干才?这般人物原非朝夕可成。陆风暗自盘算:或该遣人往邻州\"请\"几位大贤回来。横竖自己有天命加身,多费些功夫总能教他们归心。

堂下传来荀攸的轻叹:\"但愿如此。\"

荀攸微微颔首,向陆风投去歉意的目光:\"竟要劳烦主公亲自点拨,看来在下修为尚浅,对革新的决心也欠缺几分果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