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重生从抓小偷开始立一等功 > 第107章 解剖麻雀

第107章 解剖麻雀(2/2)

目录

他目光扫过众人:“首先,解决银行的问题。他们不是铁板一块。工行抵押物价值最高,但变现最难;建行担心责任,我们可以出具政府承诺函,明确责任边界;农发行债权相对清晰,可以尝试协商部分折让,提前退出。金融办,不要笼统地谈,针对每家银行的不同诉求和顾虑,拿出个性化的解决方案,我亲自去和省行领导谈。”

金融办主任眼睛一亮,仿佛找到了方向。

“其次,技术问题。”沈青云看向何卫东和孙莉,“成立一个技术攻坚小组,由你们两家牵头,邀请省内顶尖的建筑设计和工程专家,对项目进行全面的‘体检’和优化设计。原则是:在确保安全和符合新规的前提下,尽可能利用现有结构,节约成本。绿色建筑的标准必须达到,这是硬杠杠,也是我们林峰转型的体现。一周内,我要看到初步方案。”

何卫东和孙莉立刻领命。

“第三,法律程序。”沈梧桐看向法院的同志,“在法律框架内,探索加快审理速度的可能性。同时,司法局牵头,研究是否可以引入‘预重整’机制,在法院正式受理破产申请前,先由政府主导搭建谈判平台,推动债权人和潜在投资方初步达成意向,缩短后续司法程序的时间。”

法院和司法局的负责人纷纷点头,感觉思路被打开了。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沈青云语气加重,“人的问题。业主的稳定是前提。周局,你那边加快资产追查,能追回一点,就能减轻一点压力。信访局和街道,继续做好沟通,把我们今天讨论的进展,适时、适度地向业主代表通报,给他们信心。记住,透明是最好的稳压器。”

他环视一圈,最后定调:“这个项目,没有退路。各部门必须打破门户之见,紧密协作。从今天起,工作组每日一简报,每周一调度,我亲自参加。散会!”

会议结束,众人离开时,脚步明显比来时轻快了许多,脸上有了具体的工作方向和目标。

接下来的几天,沈青云兑现承诺,亲自带队,逐一拜访三家债权银行的省分行。

在工行省分行行长宽大的办公室里,沈青云没有摆出市委书记的架子,而是以一个合作者的姿态,摊开了项目最新的评估报告和重启方案。

“李行长,我知道你们的顾虑。强行拍卖,且不说过程漫长,在这个区位,能否拍出覆盖你们本息的价格,是个未知数。即便拍出,社会影响极坏,几百户业主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这个政治责任,我们谁都负不起。”

他话锋一转,指向方案核心:“但如果项目成功重启,由有实力的新投资方接盘,完成建设并销售,随着周边环境改善和示范区辐射,资产价值必然提升。我们政府可以承诺,在后续的土地出让金返还、税费减免等方面给予支持,确保银行债权在项目成功后得到全额或较高比例的清偿。这是一个多赢的局面。”

工行李行长沉吟良久,沈青云的坦诚和务实分析打动了他。“沈书记,您说的有道理。但空口无凭……”

“我们可以签订四方框架协议,政府、新投资方、资产管理公司(处理不良资产)和你们银行,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和风险分担。”沈青云早有准备。

类似的场景也在建行和农发行上演。沈青云针对每家银行的特点,精准施策,或分析利弊,或承诺保障,或探讨创新金融工具的应用。他的专业、诚恳和敢于担当的态度,逐渐化解了银行方面的坚冰。

一周后,传来了好消息。三家银行初步同意暂缓司法拍卖,参与由政府主导的项目重组谈判。

就在烂尾楼项目初见曙光之际,一个深夜,沈青云接到了他在中央党校的同学,那个西南山区市长王磊的电话。

王磊的声音带着兴奋:“青云!没打扰你休息吧?你上次说的那个‘特色农产品+电商’的思路,我们琢磨了琢磨,觉得大有可为!我们这里的高山茶叶、野生菌菇品质极好,就是缺品牌、缺销路。我们打算搞一个‘云端山货节’,想邀请你这个见过大世面的专家来给我们指导指导,站站台,怎么样?”

沈青云拿着电话,走到窗边,看着林峰宁静的夜色,心中微微一动。林峰的问题正在一步步解决,而王磊的邀请,似乎打开了另一扇窗,一扇通往更广阔天地的窗。他知道,这或许是一个契机,一个让他初步接触和了解贫困地区发展实践的契机。

他没有立刻答应,而是诚恳地说:“王哥,这是个好主意!具体时间定下来没有?我这边手头一个烂尾楼项目正在关键阶段,我看下日程安排,尽量协调。就算我人过不去,也可以在宣传资源、电商平台对接上帮你们想想办法。”

“太好了!就知道你够意思!”王磊在电话那头哈哈大笑。

挂掉电话,沈青云沉思良久。林峰的“麻雀”尚未完全解剖清楚,但远方山的呼唤,已经隐隐传来。他意识到,自己的视野和舞台,正在不自觉地向更深处、更远处延伸。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