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重生从抓小偷开始立一等功 > 第107章 解剖麻雀

第107章 解剖麻雀(1/2)

目录

沈青云深知,城北商业综合体这个“烂尾楼”,已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检验新市委班子公信力和执行力的试金石。他决定亲自下沉,用“解剖麻雀”的方式,层层剥茧,找到问题的核心。

次日一早,天空飘着蒙蒙细雨。沈青云没有通知太多人,只带着张辰、周伟,以及住建局局长何卫东、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孙莉,轻车简从来到了城北项目工地。

巨大的钢筋混凝土骨架在灰暗的天色下显得格外狰狞,裸露的钢筋已经锈迹斑斑,脚手架歪歪扭扭,工地内部杂草丛生,积水成洼。与周边逐渐焕发生机的城市面貌相比,这里像一道尚未愈合的丑陋伤疤。

沈青云踩着泥泞的地面,深一脚浅一脚地往里走。何卫东赶紧上前提醒:“沈书记,里面危险,有些结构可能不稳定……”

“老百姓的血汗钱砸在这里面,他们更危险。”沈青云头也没回,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我们不来看,难道坐在办公室里听汇报就能想出办法?”

他走进一栋主体结构接近完成的楼体内部,里面昏暗潮湿,空气中弥漫着霉味。他用手摸了摸冰冷的混凝土墙面,又抬头看了看布满水渍的天花板。

“质量检测做过了吗?”他问何卫东。

“初步检测过,主体结构没问题,但部分外墙保温和内部管线需要重新施工,前期偷工减料严重。”何卫东连忙回答。

“土地性质和使用权呢?有没有瑕疵?”沈青云看向孙莉。

孙莉是个干练的女干部,早有准备,立刻打开平板电脑调出资料:“沈书记,土地性质是商业用地,没问题。但原开发商‘宏宇地产’(王宏宇的公司)将土地和在建工程分别抵押给了三家银行,抵押合同存在重复抵押和超额抵押的嫌疑,法律关系非常混乱。此外,还拖欠了巨额的工程款和土地出让金。”

沈青云一边听,一边用脚步丈量着空旷的毛坯空间。在一个转角处,他停下脚步,指着墙上一片明显是后来填补的痕迹问:“这是什么?”

随行的项目原施工方负责人(已被欠薪多年)看了一眼,苦涩地说:“沈书记,那是之前浇筑时漏浆了,后面随便用点砂浆糊弄上的。王宏宇那帮人,只求速度,不管质量。”

沈青云点了点头,没再说什么。他走出楼体,站在雨中,望着这片巨大的废墟,对周伟说:“周局,看到了吗?这就是权力失去监督、资本肆意妄为的结果。留下的,不只是这堆烂砖头,更是几百个家庭破碎的安居梦,和政府对市场失灵的无力感。”

周伟脸色凝重:“书记,经侦支队已经介入,正在全力梳理资金流向,追缴涉案资产。王宏宇名下还有一些隐匿的资产,我们一定能抠出来!”

“不够,”沈青云摇头,“追赃挽损是必须的,但更重要的是要让项目活起来,让老百姓看到希望。走,去临时指挥部。”

工地旁边临时搭建的活动板房里,项目重启工作组的核心成员齐聚一堂,气氛有些沉闷。雨点敲打着铁皮屋顶,噼啪作响。

沈青云脱下沾满泥点的大衣,直接坐在了长条桌的主位。“都说说吧,目前最大的障碍是什么?一个一个说,别说套话。”

与会者互相看了看。金融办主任率先开口,面露难色:“三家银行,态度都很强硬。工行要求行使抵押权,拍卖土地和在建工程;建行要求连带追究政府监管不力的责任;农发行则咬死合同,要求全额受偿。我们协调了几轮,他们寸步不让,主要是担心国有资产流失,谁也不愿带头让步。”

住建局何卫东补充道:“技术层面也麻烦。按照新的建筑规范和环保要求,原有的部分设计必须修改,这又涉及增加成本和重新报批。而且,项目停工太久,一些特种设备需要重新检测,部分建材已经过期。”

法院的同志则提到了法律程序:“涉及的多起诉讼还在审理中,债权确认需要时间。如果走破产重整程序,周期会很长。”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困难似乎堆积如山。张辰快速记录着,眉头紧锁。

沈青云安静地听着,手指轻轻敲击桌面。等大家都说完了,他才缓缓开口,声音清晰而冷静:

“困难很多,这我清楚。但如果因为困难就不做事,那我们坐在这里干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