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破晓之后(2/2)
马卫国倒台的消息公开后,市民们在茶余饭后议论纷纷,大多拍手称快,但也夹杂着对未来的担忧。“换了个书记,真能不一样吗?”“可别又是换汤不换药。”“希望沈市长,哦不,沈书记,真能带着咱林峰好起来。”
这种期盼与怀疑交织的情绪,沈青云在随后处理一件“小事”时,感受得尤为真切。
之前在马卫国支持下,强行在示范区边缘圈地,意图建设“绿色建材产业园”的王宏宇那家“林峰新生代建材公司”,虽然王宏宇已被控制,但其项目前期凭借非法手段获取的土地手续,却成了一个遗留的“钉子”。
这家公司的副总,仗着背后可能还有残存的关系,竟然还敢跑到示范区管委会,要求继续履行之前的“协议”,气焰虽不如前,却依旧胡搅蛮缠。
消息传到沈青云这里,他直接给国土资源局局长打了电话,语气前所未有的严厉:“对于所有通过非法手段、权钱交易获取的土地权益,一律无效!立刻依法收回那块土地的使用权!如果有人阻挠,或者来说情,让他直接来找我沈青云!”
这道指令,如同快刀斩乱麻,不仅拔掉了这颗具体的“钉子”,更向全市传递了一个明确无误的信号:马卫国时代那种权大于法、利益勾连的模式,已经彻底终结!新规则,建立在法治和公平之上。
这件事的处理结果在小范围内传开后,一些原本还在观望、甚至试图利用旧有关系谋利的企业和干部,心里都打了个突,开始真正重新审视这位新任市委书记的行事风格。
夜深人静,沈青云才终于有时间独自坐在办公室里,梳理纷乱的思绪。桌上放着两份文件,一份是《关于林峰市近期维稳及工作过渡情况的报告》,准备上报省委;另一份,则是他抽空勾勒的《林峰未来发展初步构想》。
报告是总结过去,应对当下;而构想,则是擘画未来。
在马卫国的时代,发展是畸形的,是建立在资源透支、环境破坏和权力寻租基础上的虚假繁荣。如今,毒瘤已除,他必须为林峰规划一条健康、可持续的道路。
他的笔在纸上划过:
·短期(1年内):稳定压倒一切。肃清马卫国流毒,整顿吏治,恢复经济运行秩序,保障基本民生。核心是“止血”和“恢复”。
·中期(2-3年):深化转型。全面落地国家级试点政策,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培育壮大数字经济、环保科技等新兴产业。核心是“造血”和“升级”。
·长期(3-5年乃至更久):建成示范。将林峰打造成全国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的标杆,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林峰模式”。核心是“引领”和“贡献”。
这是一个宏大的蓝图,每一步都充满挑战。他深知,未来的路上,绝不会只有掌声和鲜花,还会有更多的明枪暗箭,更多的艰难险阻。
他拿起电话,拨通了家里。妻子熟悉而略带担忧的声音传来,他简单报了平安,叮嘱了几句。挂掉电话后,他走到窗边,望着这座在夜色中静静呼吸的城市。
破晓已然来临,但白昼的征程才刚刚开始。他,沈青云,将作为这艘巨轮的新任船长,带领它穿越尚未完全散尽的迷雾,驶向那片充满希望却也未知的广阔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