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风雨欲来时(2/2)
“沈市长,您是真心为我们老百姓办事的啊!”朴实的话语,却蕴含着千钧之力。
这一幕,被跟随巡视组下沉调研的省报记者捕捉到,写成了一篇生动的内参。民心,这种无形却最强大的政治资源,正在悄然向沈青云汇聚。这与马卫国那边看似稳固、实则因利益捆绑而显得脆弱的权力联盟,形成了微妙的对比。
巡视组的成员们在私下交流时,也不可避免地会谈到这种对比。组长在阅读了那篇内参,并亲自暗访了搬迁片区后,在一次单独约谈沈青云时,看似随意地问了一句:“青云同志,推动这些民生工程,遇到的压力不小吧?”
沈青云坦然回答:“压力始终存在。但想到群众期盼的眼神,想到国家级试点的历史责任,个人得失,不足挂齿。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不是口号,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组长点了点头,未置可否,但目光中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欣赏。
风雨欲来的压迫感越来越强。
马卫国似乎也嗅到了不同寻常的气息。他开始更加频繁地召见亲信,动作也变得更加隐秘。有迹象显示,他正在试图通过其在省里的关系,对巡视组的工作进行某种程度的“干扰”或“关切”。
那个私人会所的项目突然加快了装修进度,似乎想尽快造成既成事实。而“新生代建材公司”的账目,也开始了大规模的“技术处理”。
沈青云知道,决战的时刻快要到了。他手里握着钢材案的初步报告,拥有搬迁片区民众的信任,更坚守着推动林峰真正绿色转型的信念。但他面对的,是一个盘根错节、在林峰经营多年的强大利益集团,以及其背后可能存在的更高级别的保护伞。
他站在办公室的巨幅林峰城市规划图前,目光掠过色彩斑斓的功能区块,最终停留在那片代表着未来和希望的绿色示范区。他的眼神锐利而坚定。
他拿起内部电话,接通了市纪委书记和公安局长的专线。
“相关材料准备得怎么样了?”他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是时候,向巡视组做一次全面、正式的汇报了。”
窗外,乌云低垂,雷声隐隐,一场涤荡一切污浊的暴风雨,终于要来了。林峰的命运,沈青云的仕途,都将在这场风雨中,迎来决定性的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