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儒林外史大白话 > 第四十二回 公子妓院说科场 家人苗疆报信息

第四十二回 公子妓院说科场 家人苗疆报信息(1/2)

目录

话说两个妓女刚进房间,王义安就朝着正在洗手的人喊:“六老爷,您快过来,瞅瞅这两位新来的姑娘!”俩妓女抬头一看,只见这人头上戴着顶破头巾,身上穿着件油乎乎、都发亮的黑色绸长衫,脚上蹬着双旧旧的尖头靴子,长着一张又黑又麻的大脸,两只眼睛滴溜溜乱转。洗手的时候,还一个劲儿地把两只袖子往上拽,看着既不像读书人,也不像练武的。

这时,那个六老爷从厨房里走了出来,两个妓女赶忙迎上去喊“六老爷”,她们一边歪着头,一边扭着屁股,一只手还揪着衣襟,在六老爷跟前行了个礼。六老爷马上双手拉住她们,说道:“好!好!好!!我的乖乖姐姐!你们一到这儿就认识我汤六老爷,这可太有福气啦!”王义安在一旁附和道:“六老爷说得太对了,姑娘们到这儿,往后就全仰仗六老爷照应了。您快请坐,赶紧上茶给六老爷喝!”汤六老爷一屁股坐在板凳上,一把拉住两个姑娘,一边坐一个,还把自己的裤腿往上一掀,露出一双黑黢黢、油乎乎的肥腿,直接搭在瘦姑娘腿上,又抓起瘦姑娘雪白的手,让人家摸他的黑腿。喝完茶后,他就掏出一袋子槟榔,塞进嘴里猛猛嚼了几下。嚼得碎渣子到处都是,沾满了胡子和嘴唇,他还往两边抹,蹭得两个姑娘脸上到处都是。姑娘们拿出汗巾子要擦,他又一把抢过去擦自己的腋窝。

正闹着,王义安刚接过茶杯,就站着问:“大老爷最近在边疆那边有消息传过来吗?”汤六老爷立刻显摆道:“怎么没有?前几天刚派人过来,在南京做了二十面绣着龙的大红色缎子旗,还有一面大黄缎子的主帅旗。说是这个月就要进京了。等到九月霜降祭旗的时候,万岁爷做大将军,我家大老爷做副将军。到时候,俩人并排站在同一块毡子上磕头。磕完头,我家大老爷就能当上总督啦!”

汤六老爷正吹得兴起,妓院打杂的就进来把王义安叫了出去,两人偷偷说了一会儿话。王义安回来后说:“六老爷,刚刚有个外地来的客人,想找细姑娘见个面,一看您在这儿,就没敢进来。”汤六老爷满不在乎地说:“这有啥?叫他进来就行!我还能跟他喝两杯呢!”于是,王义安就领着那人进来了,原来是个年轻的小商人。

那个嫖客进来坐下后,王义安就让他拿出几钱银子,去买了一盘驴肉、一盘煎好的鱼,还打了十几壶酒。因为汤六老爷信教有忌口,又特意买了二三十个鸡蛋煮熟。又在屋里挂上了一盏油灯,等这些都安排妥当了。汤六老爷就坐在主位,嫖客坐在对面。汤六老爷让细姑娘和嫖客同坐一条板凳,可细姑娘撒娇耍赖,非要挨着汤六老爷坐。

等四个人都坐好后,酒也倒上了。汤六老爷提议玩猜拳,输的人喝酒,赢的人唱歌。第一局汤六老爷赢了,扯着嗓子唱了一首《寄生草》。接着轮到细姑娘和嫖客猜拳,结果细姑娘赢了。汤六老爷就让人倒满酒,催着细姑娘唱歌。细姑娘扭过脸去笑,就是不肯开口。汤六老爷就拿筷子在桌上不停地敲,催她快点唱。细姑娘还是只笑不唱。汤六老爷不耐烦了,就板着脸说:“我这脸可没那么金贵,想给你面子就给,不想给就不给!我让你唱,你今天必须得唱!”王义安也过来在一旁使劲催,细姑娘没办法,只好随便唱了几句。

刚唱完,王义安就喊:“王老爷来了!”原来是巡街的王把总。他一进屋,看到汤六老爷也在,就没多说什么。妓女们给王把总磕了头,大家又一起入席接着喝酒,期间又添了好几壶。一直喝到凌晨四更天的时候,大老爷府里一个叫小狗子的仆人,就提着写有“都督府”字样的灯笼来传话,说:“府里叫六爷回去。”汤六老爷这才和王把总一起离开。

他俩走后,嫖客就进了房间,端洗脸水的找他要水钱,打杂的找他要服务费,又闹了好一阵子。之后,妓女们又是梳头、洗脸,又是擦洗身子,等忙完爬上床,天都快亮了,公鸡都开始打鸣了。

第二天一大早,汤六老爷就跑到妓院,说要在这里摆酒席,给两位公子践行。这两位公子要去南京,是去办喜庆的大事。王义安一听说是汤大老爷府上的两位公子要来,高兴得不得了,感觉就像天上掉馅饼一样。他赶忙问汤六老爷:“六老爷,两位公子是马上就来,还是晚上才到呀?”

汤六老爷从腰里摸出一沓不太值钱的银子,一称,有五钱六分重,然后递给王义安,让他去准备一桌有七道荤菜、两道点心的宴席,还说:“要是钱不够,就再来我这儿拿。”王义安赶紧赔笑说:“哪敢哪敢!只要六老爷以后多照顾我们这儿的姑娘们就行。这桌酒席,就当我们孝敬六老爷了,更何况还是请府上的大爷、二爷呢!”汤六老爷笑着说:“你这话才在理!只要你们这儿的姑娘有福气,要是能和大爷、二爷处好关系,那好处可多了去了!金银珠宝,要啥有啥!我们家大爷、二爷,只要合了他们的心意,就算是打杂的、烧火的,他们也会大把大把地赏银子!”旁边的李四听了,也跟着兴奋起来。

交代完这些事,汤六老爷就走了。妓院这边赶紧手忙脚乱地准备酒席。到了下午,汤六老爷就带着大爷、二爷来了。两位公子头戴官荫子弟专用的头巾,一个穿着大红色带花纹的长衫,一个穿着藕荷色带花纹的长衫,脚下蹬着粉底黑靴,还带着四个仆人。大白天的,竟然提着两对灯笼,一对灯笼上写着“都督府”,另一对写着“南京乡试”。

大爷、二爷一进屋,就大大咧咧地在主位坐下。两个妓女赶紧双双磕头请安。汤六老爷站在一旁。大爷说:“六弟,这儿有现成的板凳,你坐下啊。”汤六老爷说:“正好我也想问问大爷、二爷,给这两个姑娘能不能赏个座?”二爷说:“这有啥不行的,让她们坐下吧!”两个妓女听后,就小心翼翼、扭扭捏捏地坐在同一条板凳上,还用汗巾捂着嘴偷笑。

大爷问:“两位姑娘今年多大了?”汤六老爷抢着回答说:“一个十七岁,一个十九岁。”这时王义安端上茶来,两个妓女亲手接过两杯茶,用汗巾仔细擦干杯子边上的水渍,然后走上前去,恭恭敬敬地递给大爷、二爷。大爷、二爷接过茶来喝着。汤六老爷就趁机问:“大爷、二爷什么时候动身呀?”大爷说:“明天就走。现在主考官都快到京城了,我们哪能再耽搁?”汤六老爷和大爷聊着天,二爷趁着没人注意,就把细姑娘拉到自己坐的板凳上,对她又是拉手又是摸脚的,和她亲热了好一会儿。

没过多久,酒席就摆好了。这次请的是信教的厨子,准备的也是符合教规的宴席,有燕窝、鸡鸭鱼肉等好菜。汤六老爷亲自端着酒,请大爷、二爷坐在上座,自己坐在,汤六老爷在

汤六老爷问道:“大爷、二爷一进京,就得马上进考场考试吧?听说初八那天五更天,考官点名先从太平府开始,等点到我们扬州府时,恐怕就已经很晚了吧?”大爷说:“哪能一开始就点太平府!正式点名前,贡院门前要先放三个炮,炸开栅栏;再放三个炮,打开大门;最后再放三个炮,打开龙门,总共要放九个大炮。”二爷接着说:“贡院的炮,没我们老爷子军营门口的炮威力大。”

大爷继续介绍道:“放完炮后,至公堂上会摆出香案。应天府尹大人就戴着头巾,穿着华丽的官服,先行礼,然后起身,再让人用两把遮阳伞遮住脸。接着,就有布政司的办事人员跪下,恭请三界伏魔大帝关圣帝君进考场镇压邪气,再请周将军进来巡查考场。之后便收起遮阳伞,大人也要再次行礼。布政司的办事人员又跪下,恭请七曲文昌开化梓潼帝君进来主持考试,再请魁星老爷进来增添文运。”

汤六老爷听得目瞪口呆,吐着舌头说:“原来考试前要请这么多神仙菩萨!看来这考试真是天大的事!”顺姑娘也跟着说:“考场里坐着这么多菩萨,大爷、二爷胆子可真大,换了我们,就是杀了也不敢进去!”汤六老爷一本正经地说:“我们大爷、二爷可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哪能和你们姑娘比!”

大爷又说:“请完文昌帝君,大人还要向上行三次大礼,然后办事人员就会跪下,恭请各位考生有功德的祖宗进场。”汤六老爷好奇地问:“啥叫功德父母?”二爷解释道:“只有家里出过进士、做过官的祖宗,才有资格被请进来。那些考了一辈子也没中举的老秀才,还有普通老百姓的祖宗,请来干啥?”

大爷接着说:“每个考号门前都插着一面红旗和一面黑旗。红旗底下是给保佑考生的善鬼待的,黑旗底下是给找考生麻烦的恶鬼待的。等这些仪式都结束后,大人就会坐在公座上。这时候,办事人员就会喊:‘恩鬼进,怨鬼进。’然后两边同时烧纸钱。接着就会刮起一阵阴风,‘呼呼’地响,鬼就跟着纸钱,分别跑到红旗和黑旗底下去了。”

顺姑娘听了,赶紧念叨:“阿弥陀佛!所以说人得做好事!到这时候就见分晓了!”汤六老爷也趁机吹嘘说:“像我们大老爷在边疆做了多少好事,救了多少人命,保佑他的善鬼数都数不清!一面红旗哪能容得下?”大爷开玩笑说:“幸亏六弟你不考试,要是你进考场,恐怕得被恶鬼拖走!”

汤六老爷忙问为啥,大爷就讲了个故事:“就说上一次考试吧,我宜兴的严世兄,那可是个学问很好的秀才。他在考场写完七篇文章,正大声朗读呢,突然就有一阵风吹来,蜡烛光被吹的摇摇晃晃,帘子一掀,就伸进来一个脑袋。严世兄仔细一看,竟然是他以前相好的一个妓女。严世兄吓得大喊:‘你不是死了吗,怎么在这儿?’那妓女对着他嘿嘿直笑。严世兄一着急,一拍号板,砚台翻了,黑墨全洒在卷子上,把卷子一大片都染黑了,等他再看时,那妓女也不见了。严世兄只能叹气地说自己命不好。当时下着大雨,他交了卷冒着雨就跑出去了,回到住处就病了三天。我去看他时,他才把这事告诉了我。我就说,肯定是你以前亏待过人家,人家才来找你算账。六弟,你这辈子得罪过多少人?你说你能进考场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