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百谏成圣下,大明死谏官! > 第141章 朱元璋还是来找叶言了,投机其他皇子的官吏是傻子吧?

第141章 朱元璋还是来找叶言了,投机其他皇子的官吏是傻子吧?(1/2)

目录

朱元璋被马皇后这顿劝说后,不说完全是听进去了,关键他自己发妻都指出他这纯粹是在自欺欺人。

这怎么能行呢?

所以他呆呆的坐在原位思考好久,最后想了半天却依旧找不到一个他认为能两全其美的法子。

由此。

“要不去找……李魁?”

李魁是第一个彻底分析,并提出这个问题的人。

那韩给事中已经死了,他是再也不能谏言了……

朱元璋也罕见后悔杀了一个谏臣,而且对方提的高薪养廉之法,这高薪,他朱元璋是必然要做的。

不过。

“不行,不能找他。”

李魁这家伙眼光毒辣,但句句戳心啊,要是单独找他,让他再来一顿劈头盖脸的“忠言”,朱元璋觉得自己此刻脆弱的心脏都可能承受不住。

而且最关键的是,朱元璋眼里李魁那家伙才是真正的清流,他不怕死不说,朱元璋都品出来了。

人家效忠的不是他这个个体的皇帝,他效忠的是大明这个国号。

他只会指出问题,对于他朱元璋内心复杂的理念和纠结问题,他根本就不在乎,只会讲他嘴里的那些大道理。

说白了,老朱也不傻,去找人家也是一顿被骂,当然……李魁应该也会想到好的法子,但肯定是阴阳怪气下说出来的。

朱元璋可不想吃这个亏。

他或许也没发现,自己居然妥协了,因为一个官吏的才华而妥协。

老朱就没想过,即使那混账都能让他这么恼火了,可他心里却并没有要杀对方的想法……

总之,略过李魁后,朱元璋又想起满朝文武。

可是……

他想到今日早朝上那一个个噤若寒蝉、明哲保身的官吏模样,朱元璋就气不打一处来。

指望他们,不如指望母猪上树!

所以是忽然间,一个人影划过他的脑海——叶言!

是的,东宫的那个叶言。

此人虽然年轻,但处事圆融,既不像李魁那般激动言说,又总能切中时弊,更难得的是,他似乎总能想出些切实可行的法子。

无论是之前的科举革新,还是军户地位的提升,背后似乎都有此人的影子,而且他进谏的方式,总能让人听得进去,不至于当场掀桌。

还有。

更重要的是,此事关乎国本,更关乎朱家未来,必须与储君商议。

而且……他内心深处,对那位总能提出些新奇见解,处事又比李魁圆融得多的叶言,抱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期待。

最终,他长叹一声,决定不再独自纠结。

“摆驾东宫。”

东宫书房内,朱标正与叶言探讨一份关于漕运改革的条陈。

听闻这皇帝的突然到来,朱标一愣,叶言却是笑而不语。

老朱果然和预料的一样会来啊……

这是叶言听过马皇后之言后,几乎立刻就断定出来的状况。

而现在是完全对上了。

两人连忙起身去相迎。

“儿臣参见父皇。”

“臣,叶言,叩见陛下。”

朱元璋摆了摆手,神色疲惫地坐到主位之上,直接屏退了左右闲杂人等,只留下朱标与叶言。

他揉了揉眉心,没有过多寒暄,便将此前他偷偷去的不同,今日间朝堂之争、马皇后之言,以及自己内心的纠结和盘托出。

当然,老朱也不傻,略去了马皇后对他那“四策”毫不留情的抨击,只强调此事之难,关乎宗室亲情与国本稳固。

“……事情便是如此,标儿你身为储君,叶卿为朕之股肱,亦是朕可信之人。对此,可有良策教朕啊?”

朱元璋说完,目光直接灼灼地看向二人呀,尤其在叶言身上停留了片刻,期待他能说出些既能解决问题又不至于太过伤筋动骨的办法。

“……”

好嘛,用人的时候就叫股肱了,不用人的时候就狂徒、小官?

朱元璋你这手双标搞的挺自然啊。

不过似乎一切都顺着叶言所预料的方向进发了,从最初用分身提出这个问题,到分身李魁深究和朝廷上反驳老朱,这宗室问题终于到了必须要改的程度了。

朱标在一旁眉头紧锁,他现在其实不知道到底该说什么,宋濂那日提及的也只是开宗室上进之路,完全和陈宁说的一样。

朱标也回过味了,即使是宋师也畏惧他父皇的威严,那日根本就没和自己说出其他的改革建议。

所以他今日又怎么可能说出什么真的有道理的改革建议呢?

所以朱家父子二人对视了片刻后,目光反而齐刷刷的落于叶言身上。

“……”

好家伙,真就等着我开口是吧?

不过按照规矩,朱标也知道必须他先开口,然后朱元璋才不会胡思乱想……

例如什么叶言居然比他的标儿更快开口,是不是洗脑了储君之类的糊涂思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