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百谏成圣下,大明死谏官! > 第136章 宋濂思维和叶言一样?以史鉴讲与朱标改革宗室之法。

第136章 宋濂思维和叶言一样?以史鉴讲与朱标改革宗室之法。(1/2)

目录

而在这件事被朱元璋让官吏公告天下之际,当天的下午,朱标虽没有去找老朱谈论宗室问题,但也罕见的没有和叶言论述此事,反而是先去找了他名义上,在李善长这位太子师走后,宋濂这位一直教导他的大儒。

或许他也想听听,若宋濂这等当代大儒得知宗室之事,其想法是否和李魁那等先生有一些区别呢?

因此。

东宫的书房内。

朱标此次也没有去找对方,反而是心态不稳情况下,倒是召见了宋濂。

而当宋濂奉召而来时,身着朴素儒袍,步履从容,眉宇间却也带着几分深思之色。

“宋师。”朱标见他立马起身相迎,语气恳切,“今日请先生来,实有一事困扰于心,欲求教于先生。”

宋濂也忙躬身行礼,温声笑道:“殿下如此匆忙请臣,一定不是小事,请讲,老臣必当竭诚以对。”

朱标深吸一口气,将日间大本堂李魁所讲的宗室俸禄之论完全娓娓道来。

当他提及李魁以算学推演,预言百年后宗室俸禄将压垮大明财政时,宋濂的眼中都闪过一丝异彩。

“妙哉!”宋濂都不禁击节赞叹,忍不住说,“李学士此法,以数理明大势,以推演见兴衰,实乃开了一代新风!老臣虽研读儒学经史数十载,亦未曾想到能以如此精妙之法,洞见百年之弊。”

他顿了顿,神色转为肃穆:“这李学士当真不畏天威,敢言人所不敢言,此等风骨,令老臣也敬佩。其以算学为器,剖解国政,实开治国理政之新途,殿下得此良师,实乃大明之幸。”

宋濂这种大儒才是真大儒,并没有第一时间抨击算学这种东西,被李魁那种人抬的似乎极高,而是第一时间肯定了对方的话。

朱标闻言,神色愈发凝重,他亲自为宋濂斟上一杯刚沏好的热茶,水汽氤氲,却化不开他眉宇间那浓得如同墨色的忧虑啊。

“宋师所言也是孤的想法,但正是此事,李先生今日之言可谓可谓石破天惊。孤也算明白王彦,王大人此前为何如此推崇算学,这以算学推演,其冰冷数字是遵循算学之道,无法令人反驳……先生,他此此非危言耸听,孤亦能想到百年之后,我大明恐有数万宗室,岁耗禄米恐以百万石计!”

他顿了顿,也少见干脆不以太子身份说话,而是直接说:“孤...反复思量,也竟难以驳斥。”

他站起身,在书房内缓缓踱步,看的出是真的闹心。

“我父皇创立基业何其艰难,我等子孙,蒙受余荫,安享尊荣,本是天经地义。然若这尊荣竟会成为拖垮大明江山的巨石,孤我虽身为太子,但将来有何颜面去见列祖列宗?又有何颜面面对天下黎民?”

朱标还是和朱元璋的差别巨大啊,朱标都没当上天子呢,他现在其实所思所想完全就是他恨不得赶紧改革,其他宗室的利益,他肯定是在乎,但他又没那么真在乎。

宋濂也放下茶盏,发出一声轻微的磕碰声。

这朱标想什么,他自然清楚的很,但有些话,他必须要思考后,换成即使老朱听到,也不会拿他怎样的话语。

所以宋濂摸了摸下巴,思考了好久才再度开口。

“殿下能虑及于此,实乃万民之福,江山之幸。而李魁此人……”宋濂顿了顿,脸上竟浮现出一丝复杂,但近乎钦佩的神情,“虽行事狂狷,言辞酷烈,也常有惊世骇俗之论,但其才学见识,尤其是其能以数理洞见百年积弊之眼光,老臣亦深感佩服。”

“其所言,也非为诅咒,实为警钟,其理……更甚明!”

朱标急切地转身:“正是如此!孤是苦思解决之道,而心思不定。是削减用度?但恐寒了宗亲之心,更非孤父皇所愿见。”

“而限制嗣封?”

“几近残忍,有违人伦孝道,亦绝非良策。先生学贯古今,博览群书,可知历朝历代,可有应对此等困局之良方?既能保全社稷根本,又不至……不至让我朱家子孙后代,沦于困顿,或心生怨望?”

宋濂闻言几乎没有犹豫,只是说话开始小心翼翼。

“殿下此问,实乃治国之大道,亦是为君者之大仁与大智的考验。”他缓缓开口,也认真的讲出他知道的历史解决方案,“这历朝历代,于此难题上,无非两条路,一为推恩,一为限爵。”

朱标完全不惊讶,这是历史啊,他能不懂吗?

宋濂也是当没看到朱标的样子,只是继续谨慎的说出后面的话。

“汉武行推恩令,是名为施恩,实为分势。使诸侯王分封子弟于侯国,侯国再裂地分封,其势自消。”

“然其前提,是诸侯本有裂土之实,有民可治,有赋可收,自然自食其力,无需朝廷供养……可其弊在于,若中央衰弱,则易成尾大不掉之势,东汉州牧坐大,乃至三国鼎立,其源亦可追溯于此。”

“另一路,则为限爵。如唐宋之制,爵位逐代递减,五世而斩,与国同休者寥寥。”

说到这里,朱标或许没发现,但通过系统看宋濂内心概述的叶言,这会差点笑出声。

他说的这个,朱元璋也是这样干的,宗室子弟的爵位也确实逐代递减。

但是!

朱元璋的制度和前朝制度都有一个巨大差别,前朝皇帝都知道五世而斩啊,是斩!

到了最低级的爵位,或者说现在老朱安排宗室世袭到最低的官位,那个奉国中尉,再之后的宗室繁衍出来的子弟就是庶民了。

然而大明一朝,宗室到奉国中尉后,后面的宗室子弟一律都是这个官位,朝廷按律发禄。

压根就没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