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百谏成圣下,大明死谏官! > 第124章 杀他个天下干净?不可啊,重八!

第124章 杀他个天下干净?不可啊,重八!(2/2)

目录

这一幕幕,马皇后都看不下去,此刻她端着煲汤,此刻站在偏殿门口却也思索该如何劝他这个丈夫,同时也能听到殿内朱元璋父子二人的谈话声音。

“父皇……”

朱标这些天也心情不好,他看得到那文书,那堪称死亡文书上密密麻麻的名字。

这一个个若是真杀了,大明不知道多少地方会缺少官吏,他们有的人确实是地方庄稼收成不好,所以也确实以养军粮充国粮上交,导致地方军士苦不堪言,但这并没有错,这是真正无辜的人。

而那些有问题的,有意藏着粮食,少交粮食的,一个个是真的该死。

但是……

首恶之辈是很容易查出的,例如面前父子二人同时看的一个名单,帮助那些藏匿粮食的官吏,分别是都察院御史张松、户部主事张茂、兵部侍郎张桐。

除去这张家三人外,还有他们贪墨勾结,欺君罔上的最终罪证及牵连名单。

朱标深知,若这名单上的人都杀了,牵扯的可远不止张家直系亲属,更牵扯其座师、同乡、同年乃至许多仅有公务往来的下级官员。

贪腐当诛是没错,但如此株连,一旦执行,也必将引发朝野巨震。

“父皇,首恶已除,牵连者或可……”他试图再次劝谏,声音却被朱元璋一声怒哼打断。

“标儿你闭嘴!”朱元璋直接叫停朱标的话头,看着这份名单就生气不已,“张家这三个狗才!食君之禄,蛀国之基!他们可不单单是李魁说的粮食问题,他们上下其手竟将手都伸到了赈灾粮款上!他们就是该死!”

“而这些与他们勾连袒护、知情不报,乃至分润好处的官吏,也统统该死!不杀不足以肃清官箴!不杀干净,如何告慰那些冻饿而死的百姓亡魂?”

朱元璋都有些偏执了。

“杀!必须杀!有一个算一个!咱要让他们知道,碰咱大明的根基,就是这等下场!”

朱标拼尽全力也完全无法组织朱元璋的狠心,也唯独这一刻,马皇后知道不能再等了。

那殿门轻响,朱元璋刚刚要训斥朱标的话头被打断,他愤怒的抬头看去……可马上表情就微变。

只见马皇后端着一盏温热的羹汤一步步走进来,她未看那满案肃杀的文书,目光是先落在自己这丈夫,这朱元璋因为愤怒而扭曲,同时因为疲惫而憔悴的脸上。

“重八啊。”

她声音温和,却带着一种奇特的穿透力,或者准确说,朱元璋很在乎他这个结发之妻。

“妹子,你怎么来了?这里没你的事,尽是些糟心事,快走,快走!”

马皇后却未答,走近前,将羹汤轻轻放在他手边,目光也扫过那触目惊心的勾决名单,眉头都深深蹙起。

“走?走不得,重八,你现在这样对身体不好的。”

“对咱身体不好?哼!咱还不是被这群蠢货气的!”朱元璋闻言像是找到了宣泄口,指着名单,“你来看看!这就是咱倚重的臣子!这就是所谓的清流!张家三人尤其罪该万死!还有这些……”

他的手指不由划过一连串的名字,“皆是朋比为奸,沆瀣一气之徒!咱恨不能……”

“但是重八。”马皇后却打断他,声音更加温和的讲,“就你这般杀法,是打算将这洪武朝的官署,杀得十室九空吗?”

朱元璋一噎,怒道:“空了好!空出来的位置,正好换上清白之人!”

“清白之人?”马皇后眼中掠过一丝深切的忧虑,“重八,你忘了咱们当年在凤阳,你是如何看待那元末官府的?”

朱元璋一怔。

“那时,元廷官吏贪暴,不也是动辄抄家灭族,牵连无辜,搞得人人自危,衙门空空,政令不通,最终天下大乱……你来我父亲那一同跟随造反,为的是什么?不正是要革除那等暴政,建立一个有法度、讲道理,也让百姓能喘息的清明朝廷吗?”

她伸出手,指尖并未触碰名单,而是虚点其上。

“这张家三人罪证确凿,依律当诛,我也无话可说,但你看这些名字,”她的指尖又划过那些牵连者的名录,“这人,你当初也认识,元末时期张茂的同乡,同年中的举,平日你应该知道他的品行,他和张茂其实也并无深交,只是官位职责上有所牵扯……”

马皇后连续点了好多人的名字,事实证明,她都认识,毕竟大明初期的官吏都是特别提拔上任的多,或者说都是此前造反时的兄弟,她那个没见过?

“这些人啊,重八,你其实比我都了解他们,我说的还不够吗?还有这些在建国初期被你特别提拔当官的官吏,他们为何这样,你不清楚吗?不就是些低品胥吏,那上官有命,他们焉敢不从?他们或有失察之过,或有关联之嫌,但罪至死刑吗?乃至要累及家人族亲吗?”

马皇后最后目光回到朱元璋脸上,多少也带着语重心长:“你一句轻飘飘的换上清白之人,也不过是再找些低级的官吏,若那上官还做错,他们不也是无奈的听命,最后还是这样被牵扯杀死?其实杀是没意义的,杀到最后,重八你的不分青红皂白,不也应了那死在朝堂上,那两位唾骂你的给事中的话吗?这一概以同党论处杀人的伎俩,与那元末滥杀无辜的暴政有何区别?”

朱标一直呆呆的看着自己娘亲,看着马皇后把掌心抚在朱元璋的脸上,轻轻的说:“说到底,你这是在用你曾经最憎恨的方式,来治理你亲手建立的王朝啊,重八!”

朱元璋胸膛自然还是剧烈起伏,有心想要反驳,嘴唇翕动却未能出声。

马皇后说的哪里有错?

朱标也借此开口道:“父皇,母后所讲确实没问题,儿臣也知道您痛心,您愤怒,这贪官污吏毁的是江山社稷,伤的是黎民百姓,是该杀!但治国不能只靠杀意,今日早时……叶先生还和儿臣讲过,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道理。”

好家伙。

叶言在东宫哪里一口青茶喷出口,卧槽,他看着系统提示的朱家父子心情概述,其中出现了关乎自己的关键词名字?

朱标,你不会把我说进去了吧?

朱元璋不得乱想?

不过叶言的担心是没毛病,但朱元璋已经不在乎这一点。

只是咀嚼着这句话。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马皇后一看差不多,此刻也笑道:“这话确实有道理,杀一儆百,便足矣。若杀百而惧千,杀的不过是官员的胆气,寒的却是天下的人心。”

她也严肃了一点,只问了朱元璋一句话:“届时,谁还敢为重八你做事?谁还敢在你朝中为官?难道真要回到元末那般,衙门无人,政令不出京师的境地吗?”

她又将煲汤往前推了推,此事看似谏言,实则却有种帮着朱元璋定性的感觉,那道:“所以听我一句劝,重八。首恶必办,协从则按律区分。该杀的杀,该流放的流放,该贬谪的贬谪,给那些罪不至死或只是被牵连的人一条活路,也是给这新生的明朝,留一分元气和体面。”

“……”朱元璋最后沉默了,只是看着旁边的煲汤,看着妹子期待的目光,以及朱标那惧怕中也希望自己接受的眼神。

“妹子……哼,要不是你说……也罢,咱听的。”

还是听了啊,这世上看来也只有马皇后能让朱元璋服气,杀的人确实太多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