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百谏成圣下,大明死谏官! > 第124章 杀他个天下干净?不可啊,重八!

第124章 杀他个天下干净?不可啊,重八!(1/2)

目录

基于这一次意外的李魁谏言,皇宫,武英殿的偏殿里。

朱元璋并没有继续处理往日的奏折,这位洪武帝要做的事,那都是立刻就做。

他甚至直接把这里变成了临时指挥所,大量的账册、黄卷被搬运进来,户部尚书、兵部尚书世家宝、左都御史,以及一批精于算学的官员和书吏战战兢兢地跪在

空气中都弥漫着紧张和恐惧的气息。

“陛下!”一名户部主事脸色惨白地捧着刚算出来的结果,声音发颤,“根据洪武元年至三年各卫所上报的屯田亩数、额定产出及实际缴纳粮册反向推算,光、光是北平、山西、陕西三都司,历年累计……累计短缺或账目无法对应的粮饷,恐……恐已逾八十万石!”

“多少?!”朱元璋的声音平静得可怕,但殿内所有人都能感受到那平静之下即将爆发的火山。

“八……八十万石……”主事几乎要瘫软在地。

“哼,好啊,真好啊!”朱元璋大声赞叹着,站起身走下了御阶,拿起那本账册,随手就开始翻看,“八十万石粮啊,这能养多少兵?能让多少百姓免于饥馑?又能让多少蛀虫肥得流油呢?”

砰!

突然就摔在地上。

目光直接看向再次忍不住下跪的几人,尤其以兵部尚书世家宝为主。

“世家宝!你兵部每年核验军功,发放饷银,核查屯田收获时,你就一点都没察觉?你的眼睛长到哪里去了?还是说,你的心,已经和那些蠹虫长到一起去了?”

世家宝磕头如捣蒜啊。

“臣有罪!臣失察!臣万万不敢……臣只是以为边地艰苦,损耗难免,加之各级军官层层上报,臣……”

“好一个以为!好一个损耗难免!”朱元璋再度抓起一个账册直接摔在世家宝面前,“李魁一个国子监学士,一堂课的功夫,用最简单的算学就能看出的问题!你堂堂兵部尚书,连续几年都看不出来?咱看你不是看不出来,你是不敢看!不想看!”

就在这时,一名锦衣卫千户快步进入,跪地禀报:“陛下!卑职奉命抽查京卫武库司及附近卫所,发现大量兵甲、弓弩账物不符!且有以旧充新、以次充好之嫌!更有甚者,部分军械流向……流向不明!”

“流向不明?”朱元璋眼中寒光一闪,“查!给咱一查到底!看看是哪些硕鼠,敢动咱的军械!”

“是!”

又一名御史颤声汇报:“陛下,都察院初步核查部分州县黄册与赋税记录,发现人丁与田亩数确有蹊跷,疑似有大量隐户、瞒田……其背后,似乎多有地方豪强与胥吏勾结……”

一桩桩,一件件,如同剥茧抽丝,将掩盖在太平景象下的污秽与蠹空缓缓揭露出来。

朱元璋的脸色越来越青,但眼神却越来越亮,那是一种发现猎物般的兴奋与暴怒交织的光芒。

他回到御案后,沉默良久,忽然对一直侍立在旁的朱标说道:“标儿,你都听到了,也都看到了。”

朱标面色凝重:“儿臣听到了,也看到了...实在触目惊心,骇人听闻。”

“哼!那现在你还觉得李魁所言,是危言耸听吗?还觉得他打樉儿,纯粹是狂悖犯上吗?”

朱标深吸一口气,郑重道:“父皇明鉴!李先生虽言行激烈,虽殴打亲王乃大不敬……但若非他今日当头棒喝,以课讲事,我大明终究是被蒙在鼓里,犹自沉醉于天下太平之幻梦!儿臣以为,李先生非但无过,反而……有功!”

朱元璋闻言咧嘴一笑,但也马上冷哼一声。

“功?功是功,过是过!他骂咱的,咱都记得!他点醒咱的,咱也记得……功过暂且不提,但眼下这事,必须给咱办得漂漂亮亮!”

他猛地一拍桌子:“传旨!涉事卫所军官,无论品级,凡有贪墨军粮、倒卖军械、侵占屯田者,给咱一律锁拿进京,交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司会审!查实者,严惩不贷!涉事地方官吏、豪强,一并给咱揪出来!”

“给咱彻查!狠狠地查!让天下人都看看,咱朱元璋的眼睛里揉不得沙子!咱大明的江山容不得这些蛀虫!”

“是!”殿内众人齐声应道,声音中带着恐惧,也带着一丝被皇权雷霆之怒所激起的亢奋。

风暴,彻底被引燃了。

叶言看的也心情舒爽,而且他在思索间的估计若不错,大明四大案之一,感觉因为他分身的几句话,搞不好要提前了啊。

这一下真是搅动历史原本的发展了,大明真的要因为他这只蝴蝶煽动翅膀,一切都要发生变化。

……

与此同时,胡惟庸府邸。

在大堂中,胡惟庸面色阴沉地来回踱步,也听着心腹管家的汇报。

“相...不,胡政事,胡大人,陛下这次是动了真怒,查得很紧……我们的人,有些手脚恐怕藏不住了。尤其是军械和京营那边,几位将军已经递话进来,求胡大人您想想办法……”

胡惟庸脚步一顿,目光缓缓扫来:“想办法?现在能想什么办法?陛下正在气头上,谁撞上去谁死!”

他又回头看向紫禁城的方向,微微思索片刻。

“要我看……弃车保帅吧。让的替罪羊丢出去!损失点人手和钱财没关系,只要根基还在,不算问题。”

“可是相爷,这次查得太深,万一……”

“没有万一!”胡惟庸打断他,“陛下要的是震慑,是杀鸡儆猴,他不会,也不可能现在就把所有桌子都掀了!大明还需要人做事!只要我们不动摇国之根本,陛下……陛下他会留有余地的。”

他话虽如此,但紧握的拳头却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这李魁在大本堂说什么不好,偏偏扯到贪腐问题上,而且居然察觉了帐上的问题?

明面该交国粮都交了,差的数也都是地方养军粮上的问题,是地方自己军士自己能不能吃得起饭的问题。

少了还不行?要是多了才该死,气候影响收成,这本是一个无懈可击的理由。

但这李魁偏偏去算,偏偏认为国粮够了,那么养军粮不可能差数。

他偏偏要说出来。

“李魁……李魁……”胡惟庸都不知道在思索什么了。

这之后,查也查很长时间,刚刚能直接查到的都是几个特殊的地界,哪里的人是真的有问题,问题大于李魁说的那些东西,那属于贪腐都贪不明白的蠢货。

另一边。

“重八!”

这些日子早朝还是彻底的文书方式,朱元璋天天就管着这个彻查的问题,每日也只看各地查出的账本问题,一连串操作下,好多人都上了他必杀的文书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