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百谏成圣下,大明死谏官! > 第122章 算学不会骗人,大明的问题从明初就存在。

第122章 算学不会骗人,大明的问题从明初就存在。(2/2)

目录

“若按先生所说,当为三十万军士,每人应岁纳十二石,当是三百六十万石!”

“正是三百六十万石!”李魁厉声喝应,“那么取其口粮也是有定数的,是取一于五(五分之一),可殿下看看兵部去年最终奏报入库之数!”

他抖开档案,朱红的数字触目惊心啊,他再回头道:“收额是为二百九十三万石,没问题,但算上殿下你以为他们自食其粮的数,倒推取一于五的收粮方式,朝廷得知是三百五十石?难道没发现少了十石,这粮食是人间蒸发了?!”

朱标还想解释什么,李魁也根本不给他机会了。

“我知道殿下你要说什么,你认为这少了就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毕竟将士们为了吃饱饭多吃十万石很正常,这粮食也才足够自给自足,也允许他们少报,可也正是这十万石!”

李魁几步走到朱标眼前,瞪着他说:“我们要算学的意义在哪里?不就是因为算出来了,知道了数,低下人才不能作假吗?少登记了十万石,借口是收成不行,将士饿肚子或者为了饱饭?非也!这少的到底去哪里了?而且不知道殿下您发现没有,往年也在少,但这个少的速度却是在逐年的春秋收粮时缓步增加,倘若第一年要多吃才能养得起军士们,那第二年是不是要多种一些,按理来说也应是多报,可第二年反而少的更多了!”

突然间!

朱标瞳孔收缩,李魁声音也不再激昂,只是冷笑的给了一个总结。

“这消失的十万石,难道是边军将士饿着的肚子,一年比一年饿才为了自食吃饱而吃的更多了?而且再换个角度去说,就算不是少在他们自食上,是少在可能说因为产量的问题上,总共也就凑不齐三百六十万石,可要求交的国粮二百九十三石却每次都根本不少,那是不是代表他们都养活不了自己,却还能足量上交国粮,这合理吗?”

叶言是真实忍不住控制李魁再度拍着桌子。

“所以殿下啊!算学的意义就在此!逻辑也就在此!国粮能交得起,但少的十万石可并非小数,按照道理来说,士兵在北伐之期打仗断然不可能饿着肚子,但在地方,在他们的卫所中,每日是不吃粮,饿着肚子也把种的粮凑成国粮交给朝廷?但这一饿可就不是小事了,这都没有哗变,甚至殿下你可有听说有军户吃不起饭的风闻?”

朱标迅速接话:“没有,即使少了十万石,地方依旧风平浪静。”

叶言都被逗笑,所以这逻辑还不清晰吗?

“是啊,按照年年的情况,去年少了十万石,多少士兵饿着肚子却一点不懊恼,朝廷是不是也只当天灾人祸,收成不佳?可实际上,根据算学,这只能证明!”

李魁一字一顿的肯定他说的话。

“是有人从中截留、贪墨了本属于朝廷,本属于关乎国本的养兵粮!”

“而这为何没人哗变,就在于真实的粮食按照算学的逻辑推测绝不是少了,不够吃,或者收成不行让士兵们饿肚子了,而是多了!……多到贪心不足,妄图一直少报粮食,陛下圣明之下或许还会减低要收的军屯定额的国粮,这实际就是在贪墨,这是对包产到人四字的欺诈!”

朱标神情大变下,朱元璋此刻也一眼看向旁边重臣的兵部尚书世家宝,以及现在是吏部中书省参知政事的胡惟庸。

两个人表情各异,世家宝脸上是惊愕,胡惟庸脸上是一点变化没有。

但是!

李魁的声音还在从里面传来。

“所以殿下还不明白吗?陛下他如此反贪,但管!军士定额完成与否,田亩产出几何,尽操其手!”李魁深吸一口气,“能出现这种状况,只证明他们是同时在账册上做了点手脚,或者说就用殿下您说的自食其粮来作为借口,拿是否风调雨顺来讲事。”

叶言操控李魁都笑不出来了,只是最后在下课前说了更关键的一句话。

“那么已知多了一些粮,他们减少上报的意义是什么?上缴国粮的定额可并不难,你说那批藏起来的粮食是要屯着吗?还是说给一些户籍上都没有的人吃呢?又或者说是他们只是想告诉朝廷,我们宁可饿着肚子,或者说多吃点为了饱饭,但我一定能交齐国粮,这恐怕不合理吧?”

朱标他们没一个是傻子,朱樉都一脸震惊。

这话里的意思完全不难理解,李魁却最后一拍手,也不再多说。

“那今日这也到时辰了,我的课就到此为止了,民心一说,王朝周期律,其实也不是重点,重点只是本官想证明,你们不要小看这周期律,这人心问题……现在我大明的官吏就已经不干净。”

“那我今日也只是借此,借助算学讲出这档子事,至于其他事也只会还有……但治国的问题在诸位王爷、太子殿上身上,并不在于臣。下课!”

李魁招呼着一直担惊受怕的张石头,师徒二人可算离开了,朱元璋一行人也是紧急藏了起来。

再大白话一点解释李魁到底说什么了,这是历史上的真事,不过朱元璋发现的也很快,但也施行了数年,朱元璋才慢慢察觉此事。

之后自然是大改,核心就在于账本上需要交的国粮数能对上,但的自给军粮的问题上,是庄稼收成不好,我们饿着肚子报的才少,或者说反之,我们为了吃饱饭,才把粮食少报,是我们自己的问题。

这一点,朱标和朱元璋在最初就没在意,国粮交的的上,养兵粮少了也只能说是这一年的气候不好,士兵饿着肚子几天而已。

然后……

然后户部的账本就出问题了,每年都贪腐十几万石的粮食,可谓明着来啊。

朱元璋不傻也慢慢发现不对劲,你吃饭的粮食都不够,但你年年风平浪静,没有一个军户子弟去反应问题,这合理吗?

“所以……”

朱元璋看着李魁走远,目光突然锁定在身旁的诸位大臣身上。

“咱大明的军官,兵部、户部官吏,到底有多少人是在同流合污,瞒着咱在这明着搞贪腐,啊!!!”

虽然也是被朱樉不敬导致了现在叶言控制分身说出的这些话,不过效果还不错,朱元璋也反应过来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