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百谏成圣下,大明死谏官! > 第102章 让童子军打仗的军勾令?大明快亡了吧!

第102章 让童子军打仗的军勾令?大明快亡了吧!(2/2)

目录

但是叶言的反击才刚刚开始!

“你说我攀扯陛下比唐太宗是不敬?简直荒谬绝伦!”

“魏征之直,太宗之明,史册流芳,千古传颂!我今日效法魏征之直,是期许陛下成就超越太宗之功业,此心昭昭,可鉴日月!倒是你,周侍郎,你口口声声君臣纲常却将陛下与千古明君截然对立!言下之意,莫非是觉得陛下心胸狭隘,容不得臣下效法先贤直谏?”

这老东西马上脸色一变,世家宝和朱元璋的笑容也瞬间消失。

这官员脑袋反应能这么快?

分身的话也远不止这点。

“我看在你心中是认定,陛下之功业,注定无法超越前朝圣主吧?究竟是谁在不敬,是谁在暗中诋毁陛下胸襟气魄?!”

分身突然起来的这一反问,直接将容得下直谏之事,完全和能否超越唐太宗挂钩。

老朱刚刚要怒火爆表,这会一听……他那独裁的疑心病是瞬间爆发,对啊,你周明义是为了对付这谏言的小官,但你话里的意思莫非是瞧不起我朱元璋?

周明义马上慌了神,分身一把推开他,甚至都推倒在地!

“哼!不会反驳了吧?再者说,你说我指斥国策即指斥陛下?是失职?这更是滑天下之大稽!”

“《严勾军户令》是利国之策不假!但国策是人定的,是铁律吗?是金科玉律碰不得吗?商鞅变法亦曾反复斟酌,汉武帝盐铁之议尚可廷争!我身为监察御史,见国策执行流毒无穷,致使民怨沸腾,军心不稳……”

“我凭什么不能说!?”

“我不说才是渎职!且诸位公臣,莫不是都睁眼瞎?你们难道都身居高位就对百姓之苦看不到,听不见吗?!你们对得起头上的这顶乌纱帽吗?!”

这一大声质问,所有人都表情不好了。

哪怕是刘伯温,哪怕这位绝对拥有超越时代见识的官员,此刻都表情难看的要死。

这分身……

他和以往的李魁、王彦都不同,过去分身谏言都是有理有据,而这个分身……

就两个字可以概况!

胆大!

嚣张!

甚至……

这和王彦赌上九族之命有什么差别?

他是真不怕死啊!

叶言让一众人在短时间找不到反驳之借口时,那是赶紧锁定此前帮世家宝说话的官吏身上。

“而且……”

“你们口口声声军国大事,北伐在即?好!好得很!那我问你们!靠抓人绝户、靠逼得军户子弟卖儿卖女,靠把十二三岁的童子送上战场当箭靶子,这洪武三年天下百姓都知道的事,你们莫不是装傻不知?啊!”

这可不是叶言瞎说,洪武初期抓童子兵是很正常的事,但从来没有人拿明面说,更不用说是在朝堂上讲。

这话怎么听怎么不舒服,尤其叶言也不拿证据,他就用一段孩童论,让所有人都忍不住彻底倒吸一口气。

“我就问问你们,大家谁家里没有孩子,谁没有那尚未开蒙的幼子亲属,你们有没有心?!”

“有没有想过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在宣府!在大同!在对抗元朝余孽的战场,就在那滴水成冰的城墙寒冰垛口上!他们穿着那大了几号的破旧军袄,冻得小脸青紫,手脚僵硬得连根木棍都握不住!当北元的骑兵呼啸而来,那马刀比他们的个子还高!”

“你们告诉我,他们拿什么挡?!拿他们单薄的身子骨吗?!拿他们还没长开的胸膛去顶那锋利的刀刃吗?!”

叶言也是情绪上头了,去他妈的,这分身现在死都无所谓了。

别的看大明历史的人,他们认为大明有什么问题更重要,他已经不管了。

反正在他这里,他的心里,军勾令简直就是朱元璋手里最可恶的东西,是最绝百姓户的毒策!

他简直不敢想象,大明初期是多少孩童因为家里的军户长辈死完,同宗的军户长辈死完,甚至说同乡的军户邻居死完。

他就得上战场?

“你们特么真的有心吗!是人吗?你们还都想着北伐,一举去打死所有威胁我大明存在的元孽,但你们……你们就不能用你们的脑子想一想?”

“这些孩子死了的时候,这些孩子被我大明官吏送上战场送死的时候,他们的爹娘,他们可能还在家乡苦苦等着儿子捎回一个平安的口信,而等来的却是一纸冰冷的阵亡通知,甚至……连尸体都找不回来啊!”

分身环视着那些脸色越来越难看的官员,眼中的愤怒更加高涨。

“所以你这就是你们说这政策好,所以这就是你们说北伐在即,让我闭嘴的理由?哼!一个国家若用用孩子们的血,用这些孩子未冷的尸骨,去填平对抗北元的壕沟?!去铺就你们所谓的大明万世功业之路?!”

叶言突然冷静了,或者说,他最后的一句就是他的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要我看……一个连自己子民孩子都保护不了的王朝,一个满朝文武装聋作哑,不顾一切,哪怕连孩子的未来都不顾……”

呵!

清晰的一个笑的声音出现。

陈启年的语气中充满了一丝真正的无奈,以及仿佛彻底失望的感觉。

“我看啊,这样国家,它的根早就烂透了!它的希望,早就断绝了!”

“大明……”

“亡了吧!”

哗!

满朝哗然啊!

而且……

唰!

陈启年突然转头冲向侍卫,用上了一点叶言要求系统强化的力量,夺走侍卫的长剑。

当场自刎!

“!”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