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百谏成圣下,大明死谏官! > 第29章 朱标的手腕,大改科举?

第29章 朱标的手腕,大改科举?(2/2)

目录

“闭嘴!你这心胸狭隘,仗势欺人,颠倒黑白,污蔑同侪之人!更是想对当朝官吏大打出手,此等心性才学,也配称士子?也敢妄想功名?”

王秀才吓得魂飞魄散,连连叩头:“殿下恕罪!殿下恕罪!学生……学生知错了……”

“知错?”朱标冷哼一声,“现在晚了!来人!”

“在!”随行侍卫立刻上前。

“将此无德无行、扰乱贡院清静之徒,押送应天府学政衙门!革去其秀才功名!三年内不得参与科考!严加申饬,以儆效尤!”这处理速度简直太快,快的不用多说啊。

“不——殿下!饶命啊!”王秀才的哭嚎声被侍卫毫不客气地拖拽下去,瞬间淹没在人群的议论声中。

所有士子们是吓一跳,但围观的百姓们却都难以置信的看着这当朝太子,居然真的是公平处理?

朱标又看回张石头,对这件事进行了另一个总结。

“你方才所言所算,虽言语粗直,却句句切中农事赋税之要害,更难得是心系乡梓,知晓稼穑艰难。”朱标的声音平和了许多,“这份见识,这份血性,强过那等空谈之辈百倍!我大明取士,求的是经世致用之才,而非只会掉书袋的腐儒!你既有志于学,何错之有?”

他顿了顿,环视四周,目光锁定贡院那庄重的大门。

然后一句话说出,那话既是说给张石头听,更是说给所有士子和围观的百姓听的!

“父皇常言,‘观其文词,若可与有为,及试用之,能以所学措诸行事者甚寡!’的科举看法,然今日之事,便是明证!”

他指向张石头:“此子虽出身军户,未通经典,然其知稼穑之艰,晓赋税之重,明百姓之苦!其所言所算,皆源自田垄之间,出自肺腑,关乎民生根本!此乃措诸行事之基!”

他又指向被侍卫拉走方向的王秀才,语气愤然转冷。

“反观某些人,饱读诗书,却五谷不分,不知民生疾苦为何物!只会空谈圣贤,妄议朝政,更以出身论人,阻塞贤路!此等空疏之辈,纵有锦绣文章,于国何益?于民何用?”

朱标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储君的威严和一种破旧立新的决心!

“科举取士,为国求贤!所求者,当是通晓实务、心系黎庶之才!而非只会寻章摘句,眼高于顶的腐儒!”

他仿佛下定了决心,也因为这句话,让百姓大感震惊。

“传孤谕令!即日起,凡大明军户、匠户、灶户等诸色户籍子弟,有志于学者,皆可向所在卫所、州县申明,经核实确有余丁承役或家中有壮丁可继者,准其开户,以余丁身份参加科举!各地学政、卫所官员不得以出身籍贯为由,横加阻拦!违者,严惩不贷!”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

尤其是那些和张石头一样出身的军户、匠户子弟,眼中瞬间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光芒!

张石头更是激动得浑身颤抖,眼泪夺眶而出,只知道一个劲儿地磕头:“谢殿下!谢殿下天恩!”

朱标的目光最后落在李魁身上……

“李魁。”朱标的声音听不出喜怒,“你今日之举,咆哮贡院,撕毁圣贤书,辱骂士子,形同市井斗殴,狂悖无礼至极!按律,当严惩!”

李魁梗着脖子,毫无惧色,一副要杀要剐悉听尊便的架势。

然而朱标话锋一转:“然……你之所言,虽偏激,其心却并非为私!你骂的话,孤也听进去了!”

他微微吸了口气,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

“孤今日在此,借你李魁这狂徒之口,再宣一事!”

他再次环视全场,目光如炬,声震四方!

“朝廷已决意大改科举!且此次科举,将一改前弊!除用糊名誊录以绝私弊外,更将在策论之中,加重对农桑、水利、赋税、刑名、边备等实务之策问!朝廷取士,既要通晓圣贤义理,更要明辨时务,懂得经世济民!只会空谈章句、不谙世务者,纵文章锦绣,亦难登天子之堂!”

“此令,着礼部、吏部即刻拟诏,颁行天下!”

成了!

叶言意外的遭遇,在分身和本体的操作下,这一下对科举是有了重大影响!

死读书、读死书的时代,至少在洪武朝的科举场上,要结束了!

朱标也不愧是有名的封建太子,这处理方案极佳,又是安抚百姓,又是处理王秀才这等嚣张之人,最后还代表朝廷给百姓一个满意的答复。

‘朱标啊朱标,你说你咋没在历史上顺利继位呢?’

这是真正能看得到的‘明君’,最起码他的政治手段相当凌厉。

“张小子,不必谢孤。”朱标最后看向张石头,看向还在围观的百姓,“都散了吧!贡院乃清静之地,莫要再喧哗滋扰……你好生备考!孤……等着看你金榜题名!”

“谢太子殿下!”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