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百谏成圣下,大明死谏官! > 第5章 再论科举?人群中走出的谏官!

第5章 再论科举?人群中走出的谏官!(1/2)

目录

这一天,叶言照旧来了这要人命的凌晨三点早朝,看着百官一个个一脸难受,可还是奉旨上殿的倒霉模样。

在等待进殿时,叶言还是也在思索接下来该怎么做。

‘唉,回家、回家啊,接下来要好好谏言了,未来可不可能跟朱允炆那老小混,这家伙开历史倒车,是真一个统治阶级要复‘井田制’的傻子,老朱昨日还刚杀一个谏此言的……唉,那会老朱复活都得气死。’

这也就是事实了,这一次死谏的成功给了他一些信心,但也让他更加清楚朱元璋的反复无常——那位皇帝可以今天采纳你的建议,明天就因为你多看一眼,说错一句话就砍了你的头。

‘呼,断土问题也一就个刚刚穿越来随口说的爆论,也只是开始...’叶言在心底暗自盘算,回想起历史上洪武年间那些触目惊心的案件,‘接下来老朱会指向哪里?官场腐败?军制改革?’

这些都不得而知,也恰好在思索时到了上朝的时间。

依旧是繁琐的汇报六部工作的时间,他站在队列中倾听一切,也撑到了最后关键的策问时刻。

这一下子精神了很多。

“好,其他事都给咱汇报完了吧?”朱元璋一扫此前的复杂表情,一脸精神的看向满朝文武,“富国之事姑且放放,咱还是要问,这科举选不上人才的话,咱到底该如何是好呢?”

朱元璋话音落下,奉天殿内顿时一片寂静。

这其实是说明,叶言昨日猜的不错,老朱很清楚收缴佛家一些妄为者的财产,那一定就能充实国库,为他实则想第三次北伐打下坚实的财富基础。

不过科举的话,原本是老朱是两年后,洪武六年才停止了科举,甚至一停就是十年多,他本人则选择了以举荐取士来选拔人才。

‘可那未免也太扯了,那选拔出的人才也和科举没区别啊。’叶言光是想一想就直摇头,‘寒门只有科举能改变命运,世家无论是靠科举还是举荐取士……怎样都完全是利益的享受者,科举万万不能停。’

也是这会,无数的官员也出列开始说出自己的建议。

礼部尚书钱唐突然出列,声音洪亮:“科举取士确有弊端之事,老臣近日查阅各地举子试卷,多是陈词滥调,甚至有人将前朝范文稍作改动便来应试。此等庸才,如何治国?理应停用科举,再看如何改进再招揽士子。”

叶言注意到,钱唐说话时胡须都在颤抖,显然压抑已久。

通过系统的微微帮助,这位老臣是坚定的复古派?向来主张恢复汉代的察举制!?

“哦?爱卿,你的意思是……改进?”

钱唐一脸正义,毫不犹豫的讲:“正是,陛下,汉代的察举制在老臣看来就不错,地方官员可以举荐真正有德有才之人,而非只会死读书的酸儒!”

话音刚落,刑部尚书开济立刻出列反驳!

“荒谬!察举制在东汉末年就已弊端百出,所谓‘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若恢复此制,岂不是让世家大族把持仕途?”

这句话瞬间把很多人得罪了,叶言都咂舌看到不少洪武大官,一脸的愤怒。

也就几秒内。

“开大人此言差矣!”礼部侍郎张衡也站了出来,“科举取士如今不也是被江南士族垄断?至少察举制还能选拔些真正有实务经验的人才!”

朝堂上顿时吵作一团。

叶言又偷眼望向朱元璋,发现皇帝的脸色越来越阴沉。

“都给咱住口!”朱元璋突然拍案而起,声如雷霆,“吵吵嚷嚷成何体统!”

大殿瞬间鸦雀无声,老朱凌厉的目光扫过群臣,最后冷哼了一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