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千年一吻 > 第3032章 銮舆东指

第3032章 銮舆东指(1/1)

目录

麟德二年的深秋,带着沁骨的凉意与万物凋敝的肃杀,席卷了关中平原。枯黄的落叶在凛冽的秋风中被卷起,于庞大的皇家仪仗队伍前后打着旋,徒劳地试图沾染那份极致的尊荣,最终却只能无奈地零落成泥。

自东都洛阳至泰山,绵延数百里的官道上,旌旗蔽空,车马辚辚。天子銮驾、六宫妃嫔、文武百官、禁军扈从,以及突厥、于阗、波斯、天竺、倭国、新罗等四方来朝、容颜各异的使节与酋长,组成了一条不见首尾的巨龙,缓慢而坚定地向着东方那座象征着天命所归的圣山行进。人喊马嘶,车轮碾过黄土的沉闷声响,交织成一曲彰显帝国无上威仪的浩荡乐章。

然而,在这乐章的核心,最为华贵的龙辇之内,气氛却与外界的喧嚣热烈格格相反。

李治蜷在铺了厚厚软褥的御榻上,身上裹着玄色貂皮大氅,脸色在车厢内昏暗的光线下显得蜡黄而缺乏生气。一阵剧烈的咳嗽猛地攫住了他,他不得不弯下腰,用手帕紧紧捂住口鼻,肩膀因急促的喘息而剧烈颤抖。近侍宦官慌忙递上温热的参汤,却被他不耐烦地挥开。

“到了何处?”他的声音嘶哑,带着浓重的鼻音,风疾的阴影如同附骨之疽,在这长途跋涉中愈发肆虐。

“回大家,已过汴州,再有三五日,便可抵达泰山脚下。”宦官低声回禀,语气小心翼翼。

李治“嗯”了一声,勉力抬首,透过微微晃动的车帘缝隙,望向外面流动的景象——盔明甲亮的羽林卫、色彩斑斓的番邦旗帜、恭敬垂首跪拜于道旁的官吏与百姓。这本该是他超越父皇,成就千古一帝伟业的辉煌时刻,是他李治治下“贞观遗风”犹存、甚至更胜往昔的明证。可此刻,充盈在他心头的,却并非壮志得酬的豪情,而是深入骨髓的疲惫与一种难以言说的空虚。太子的病容,如同梦魇,时时在他眼前浮现,与自身的病痛交织,将这份本该独属于帝王的荣耀,侵蚀得千疮百孔。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后方那架同样奢华,却隐隐透出另一种气场的凤辇。

辇内,武媚端坐于锦垫之上,身姿挺拔,并未因旅途劳顿而有丝毫松懈。她面前的小几上,摊开着厚厚的礼单、行程安排以及部分紧要的奏报。许敬宗等心腹臣子刚领命离去,车厢内还残留着方才议事时留下的严肃气息。

“番邦使节安置之事,不得有误。尤其突厥、倭国使团,需格外留意其动向。”武媚的声音清晰而冷静,不带半分倦怠。她手中朱笔在一份文书上勾勒,动作流畅果断。

“是,殿下。一切均已按殿下吩咐安排妥当。”随行女官恭敬应答。

武媚颔首,目光掠过一份关于太子病情的简短密报,只是微微停顿了一瞬,便面不改色地将其归入已阅的一叠。李弘的病情是她心头一根刺,但此刻,封禅大典才是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她不仅要参与,更要主导,要借此机会,将她“二圣”之一的地位,以最隆重的方式,镌刻进帝国的礼仪典章,昭示给天下万民与四方藩国。

她微微挑开车帘一角,锐利的目光扫过前方那架象征着至高皇权的龙辇,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光芒。那里面是她病弱的丈夫,是大唐名义上的天子,却也是她权力道路上必须倚仗,又注定要超越的存在。秋风灌入,带来一丝寒意,却让她的大脑愈发清醒。泰山之巅,将不仅是祭告上天的场所,更是她武媚,迈向权力巅峰的关键一步。所有筹划,所有隐忍,都将在那里,迎来最终的检验。

銮舆东指,奔赴的不仅是圣山,更是一场早已拉开帷幕的权力盛宴。只是这盛宴的主角,似乎已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易位。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