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0章 海东来信(1/1)
万里之外,赤道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泻在墨城湾碧蓝如琉璃的海面上。咸湿的海风穿过敞开的巨大窗棂,带来港口特有的喧嚣——蒸汽起重机的哐当声、号子声、以及海浪轻拍石岸的节奏,交织成一曲蓬勃昂扬的乐章。
东方墨立于元首官邸最高层的观景台上,一身素色麻衫,身形挺拔如昔,岁月似乎未在他脸上留下过多刻痕,只将那份沉静打磨得愈发深邃。他手中捏着一卷薄如蝉翼的密报,目光越过繁忙的港湾,投向停泊在深水区那支舰队——数十艘“惊澜级”蒸汽战舰黑色的舰体在阳光下闪烁着冷冽的金属光泽,烟囱虽未冒烟,却自有一股不动如山的威慑力。
“大唐麟德二年夏,武后诞女,帝赐名‘太平’。同日,太子弘疾笃,呕血,帝心忧如焚,风疾复作。”
情报简洁、准确,不带丝毫冗余的感情色彩,是墨羽一贯的风格。每一个字,却都重若千钧,敲打在知情者的心弦上。
“太平……”东方墨低声重复着这个名字,语调平淡,听不出喜怒。他的眼前,仿佛不是手中这冰冷的文字,而是利州江畔那个眼眸清亮、带着几分倔强的少女,是感业寺中那个不甘命运、暗中积蓄力量的才人,是宫廷深处那个一步步将权柄紧握、直至凤舞九天的皇后……最终,画面定格在一个新生婴儿的襁褓上,被赋予了一个承载着太多祈求的名字。
他嘴角勾起一丝极淡、几乎无法察觉的弧度,似感慨,似嘲弄,更似一种洞穿世情的了然。将密报随手递给身旁的青鸾。
青鸾接过,快速浏览。她如今已是华胥名副其实的副帅,常年习武与执掌军务让她眉宇间英气更胜往昔,褪去了公主的娇柔,多了份统帅的沉稳。看到“太子弘疾笃”时,她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那是她的侄儿,血脉牵连,总有一丝难以完全割舍的挂念。
“李治兄长的期望,怕是落空了。”她轻声道,语气带着一丝复杂的叹息,“一个名字,又如何能压得住那朝堂之上的暗流汹涌,抵得过命运的无常?”
东方墨转身,目光落在妻子身上,平静如水:“他不是不知,只是心力已不足以支撑更复杂的权衡。寄托于名,是弱者最后的慰藉。而武媚……”他顿了顿,视线似乎再次穿越了浩瀚海洋,落回那座熟悉的宫殿,“她需要的,从来不是慰藉。”
青鸾将密报置于一旁的案几上,那里还摊开着格物院关于新式锅炉效率提升的报告。她走到东方墨身侧,与他一同眺望港湾:“这个孩子的降生,于她而言,是慰藉,是筹码,还是……新的工具?”
“皆是,又皆不是。”东方墨淡淡道,“于武媚,骨肉亲情或许有之,但更重要的,是权力的延伸与巩固。太子若有不测,诸子年幼,她更需要一个完全由她掌控、能维系她与李治关系,甚至在未来能发挥联姻或其他政治作用的嫡女。‘太平’之名,正好为她所用,粉饰出帝后和谐、皇室安稳的表象。”
他的分析冷静而残酷,剥离了所有温情脉脉的面纱,直指权力核心的本质。
“那我们……”青鸾侧头看他。
“我们,按既定之路前行便可。”东方墨语气笃定,“大唐的宫闱之变,储位之忧,是其内在痼疾的体现。华胥的根基,不在长安的宫墙之内,而在脚下这片土地,在格物院不断迸发的火花里,在舰队劈波斩浪的航迹上。”
他抬手,指向港湾中如巨兽蛰伏的舰队,指向更远处隐约可见的、冒着淡淡白烟的格物院工坊,以及墨城内井然有序的街道与学堂。
“他们争他们的‘太平’,我们,建造我们的。”
观景台下,墨城的街道上车水马龙,不同肤色的居民穿梭往来,蒸汽机车拖着白色的雾气在轨道上平稳运行。学堂里传出琅琅读书声,讲的不是四书五经,而是几何律算、格物致知。港口之外,浩渺的南洋航路上,悬挂着华胥日月星辰旗的商船,正将“墨城之盟”的理念与货物,一同播撒向更远的岛屿。
东方墨收回目光,眼神宁静而深远。远方帝国的喜忧,如同投入大海的一粒石子,虽能激起一丝涟漪,却无法改变大洋本身的浩瀚与流向。华胥,这艘由他亲手打造的巨舰,正沿着自己选定的航向,坚定不移地,驶向未知却充满希望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