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产品的极致化(1/2)
期末考试周的温情攻势为赢得了喘息之机,但苏晚晴深知,情怀不能当饭吃。真正的壁垒,必须建立在产品之上。
周一的技术研讨会上,王磊团队展示了令人振奋的成果:经过三个月的封闭开发,首款完全自主研发的智能学习设备山海笔记即将问世。
这不是普通的电子笔记本,王磊激动地演示着原型机,它集成了我们独有的知识图谱算法,能自动识别学生的薄弱环节,推荐个性化学习方案。
苏晚晴接过还带着余温的样机,指尖划过细腻的磨砂质感外壳。开机瞬间,柔和的光线从屏幕边缘亮起,如同破晓的晨光。
供应链能跟上吗?她问。
供应链总监调出数据:元创科技的生产线已经调试完毕,首批十万台随时可以投产。
然而,在定价会议上出现了分歧。
市场部建议定价999元,与主流竞品持平。财务部则认为应该定在1299元,毕竟研发投入这么大。
苏晚晴沉默地听着各方争论,最后只说了一句:带样机去山海客厅,听听学生们的意见。
接下来三天,山海笔记的样机在各大高校巡回展示。结果令人意外——超过70%的体验者认为1500元以下都可以接受。
他们不是愿意多花钱,韩梅梅分析调研报告,是认可这份独一无二的价值。
与此同时,鼎盛的动作更快。在山海笔记发布前一周,他们抢先推出了学霸平板,配置更高,价格却只有799元。
又是这招。李哲看着对手的发布会直播,眉头紧锁。
苏晚晴却笑了:来得正好。
她立即调整发布策略:
第一,坦诚定价
在官网公示山海笔记的成本构成,从研发投入到原材料,明明白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