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拥抱电商(2/2)
但更大的挑战在等着她。
周三下午,技术总监李峰急匆匆地找到她:\"苏总,平台刚刚崩溃了,所有订单都无法处理。\"
苏晚晴立即赶到技术部。经过排查,问题出在服务器承载能力不足。随着订单量增长,原有的技术架构已经不堪重负。
\"需要多少时间修复?\"她冷静地问。
\"至少四小时,\"李峰脸色发白,\"正好是下单高峰期。\"
苏晚晴当机立断:\"启动应急预案。所有代理转为线下接单,用Excel表格临时记录,事后补录系统。\"
这个应急方案源自\"山海\"早期的经验。代理们熟练地切换到线下模式,最大程度减少了损失。
四小时后系统恢复,只有少量订单受到影响。
\"苏总,这次多亏了你。\"杨帆心有余悸地说。
经过这次事件,苏晚晴更加认识到技术的重要性。她立即推动技术升级计划,申请专项资金用于服务器扩容和系统优化。
周末,她泡在技术部,和李峰一起研究新的系统架构。虽然不懂编程,但她能从业务角度提出需求:
\"这里要增加库存预警功能。\"
\"配送路线需要智能规划。\"
\"客户服务应该集成到订单流程中。\"
在她的推动下,平台开始了全面升级。
一个月后,效果开始显现:
·日均订单突破800单
·客单价提升至45元
·投诉率降至3%
·复购率上升到35%
更重要的是,团队开始认可她的领导能力。那个最初抱怨流程复杂的老员工,现在成了新制度最积极的推行者。
\"苏总的方法确实有效,\"他在部门会议上说,\"我们现在干活轻松多了。\"
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苏晚晴看着楼下繁忙的街道。从夜市地摊到电商平台,她走过的路比她想象的更远。
但她也清楚,这只是一个新的起点。电商的世界更大,竞争更激烈,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
打开工作笔记,她写下新的目标:三个月内,将平台日均订单做到1500单。
挑战很大,但她充满信心。因为在地摊上学到的基本功,在任何战场上都不会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