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青云志之山海亦可平 > 第22章 定价博弈

第22章 定价博弈(1/2)

目录

新摊位带来的冲击是持续而剧烈的。接下来两天,苏晚晴的营业额明显下滑。一些原本稳定的熟客在对比价格后,也流露出犹豫的神色。降价的声音在她脑海里盘旋,但理智告诉她,这无异于饮鸩止渴。

晚上收摊后,她没有直接回宿舍,而是来到了校园里那间租用的临时储物间。这是她用摆摊赚来的第一笔“盈余”租下的,虽然狭小,但给了她一个独立思考和整理货品的空间。关上门,隔绝了外界的喧嚣,她拧亮从旧货市场淘来的台灯,再次翻开了《微观经济学》课本。当看到“价格歧视”这一章时,她的目光凝固了。书上冷静的叙述仿佛被注入了生命,与她眼前的困境紧密相连。

理论照进现实:

“价格歧视……实质上是一种差价定价策略……对不同的消费者或不同的市场收取不同的价格……”

不同的消费者……不同的价格……

一个清晰的博弈思路在她脑海中逐渐成型。她不能进行简单的、一刀切式的降价,但她可以尝试进行微观层面的、精细化的价格调整和差异化策略。

策略制定与执行:

1.基础价格坚守与价值重申:

她没有立刻调低招牌上的标价。数据线依旧10元,基础款手机壳15元。但当有顾客提出“那边更便宜”时,她不再只是苍白地解释“质量好”,而是采取了更积极的应对。

“同学,我理解价格因素很重要。”她语气平和,指向对方摊位,“不过你可以对比一下材质和做工。我家的数据线接口是加固的,线身也更粗,更耐拉扯。手机壳的厚度和贴合度也不同。”她拿起自己的商品和(暗中观察来的)对方商品让顾客直观比较,“我们这边还提供免费的贴膜服务,不限次数,只要是我这里买的膜,贴坏了包换。这些其实都是包含在服务里的。”

她在尝试将顾客的注意力从“绝对价格”引导向“综合价值”——包含了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的整体体验。

2.针对熟客的“隐形”优惠:

对于像林薇这样带来过新客户、或者多次光顾的熟客,她不会等对方开口,便会主动给予优惠。

“学姐你来啦,今天新到了一批卡通壳,给你个内部价,12元。”(比标价低3元)

“数据线老规矩,9元给你。”(比标价低1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