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四合院:悟性逆天,云爆白象 > 第766章 算产的科学

第766章 算产的科学(2/2)

目录

两天后,反馈回来了。结果与“星河”的分析,惊人地一致。因为春季的干旱,他老家那个县的小麦长势,确实是整个地区最差的。

张处长手握着电话听筒,愣了半晌。他看着终端屏幕上那张冷冰冰的、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表格,第一次感觉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掌控感”。

这不再是“估产的艺术”,这是“算产的科学”!

一种全新的、基于实时、准确、客观信息的决策模式,就在这间小小的办公室里,悄然萌芽。领导们不再仅仅依赖于真正“明察秋毫”的眼睛。

宋将军站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看着从水利部、气象局、农业部……各个安装了“数据终端”的部门汇总来的报告。报告的内容五花八门,有洪水预警,有台风路径,有作物长势评估。

但在他的眼中,这些报告汇成了一股洪流,一股名为“信息”的洪流。

他意识到,“洞察之眼”和“星河”的结合,所带来的,绝不仅仅是几张图纸,几个预报。它正在重塑这个国家的管理架构。它像一只无形的手,将权力与责任,更紧密地与“真实”捆绑在了一起。

一场深刻的、无声的管理革命,已经拉开了序幕。而这一切,都源于戈壁滩上那台咆哮的机器,和它所编织出的那张覆盖神州的、无形的“天网”。

……

秋日的京城,天高云淡,西山宾馆的红枫正值一年中最绚烂的时刻。然而,宾馆三号会议厅内,气氛却远不如窗外的景色那般明朗。厚重的绛红色窗帘隔绝了大部分阳光,只留下一室沉闷的灯光,照着一张张或严肃、或沉思、或隐含机锋的脸。

这里正在举行一场关于“国家科技发展路线问题”的内部研讨会。与会者皆非等闲之辈,既有来自各大部委的司局级干部,也有来自科研院所的顶尖专家,更有几位在思想文化界极具影响力的“理论家”。

魏文明就坐在其中。

他穿着一身熨帖的灰色中山装,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金丝边眼镜后面,是一双习惯于审视和批判的眼睛。作为近些年声名鹊起的“慕洋派”代表人物,魏文明以其博闻强识、犀利的言辞和对西方科技、文化的深刻了解,在许多干部和知识分子中拥有巨大的影响力。他总是能以一种旁观者清的姿态,一针见血地指出国内各项建设中存在的“盲目”与“浮夸”。

然而,最近几个月,魏文明敏锐地感觉到,风向变了。

起初,这股风还只是在京城的高层圈子里悄悄流淌。他发现,在一些非正式的场合,过去那些对他言必称是、附和着感叹“我们与西方的差距至少有五十年”的干部们,开始变得言辞闪烁。他们谈论起一个代号——“洞察之眼”。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