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1章 福生无量天尊(2/2)
太子得到示意,这才整肃衣冠,手持玉圭,面向香案深深揖拜,口中朗声诵读祭文,无非是祈求山神护佑、军魂安镇、此次春狩顺利、国朝武运昌隆之类。
秦王站在一众宗室勋贵的最前面,依旧是那副惫懒模样,甚至夸张地伸了个懒腰。
他听着太子诵读祭文,嘴角勾起一抹讥诮的弧度,声音不大不小,恰好能让周围不少人听见:“有小人开了个好头,往后大家祭祀,看来都得自己养几个能窥测天机的‘天象师’才稳妥。否则啊,难保不会有那等居心叵测之徒,再借那日月光辉、风云变幻来做文章,行那构陷中宫的龌龊勾当!”
太子置若罔闻,仿佛根本没听到这刺耳的言语,依旧一丝不苟地完成所有祭祀流程。
祭祀甫一完毕,太子将手中玉圭交给侍从,利落地翻身跃上身旁一匹神骏的白马,对身后的东宫侍卫们一挥手,竟是不做任何停留,一马当先,领着数十名精锐随从,如一支离弦之箭,径直冲入了仰山台侧后方的茂密山林之中,率先开启了今日的狩猎。
秦王见状,嗤笑一声,脸上那玩世不恭的神色瞬间收敛,眼神变得锐利起来。他对着身后的仉勇扬了扬下巴。
仉勇会意,立刻朝身后那十数名背负硬弓的汉子打了个手势。一行人动作整齐划一,纷纷跃上马背。
秦王一夹马腹,竟也朝着太子消失的方向策马追去,仉勇等人紧随其后,马蹄卷起滚滚烟尘。
其实,梅谷在很久以前,并不叫梅谷。正如这香山,在先朝也曾有过别的名号。
据宫闱秘闻与零星野史所述,约在数代之前,大玄朝曾有一位极受宠爱的妃子,被赐予“梅嫔”的封号。
某一年的春狩,那位皇帝携梅嫔驾临香山,在当时的“百花谷”参与祭祀游猎。谷内当时确是繁花似锦,但梅嫔却始终闷闷不乐。
皇帝询问缘由,梅嫔依偎在君侧,泫然若泣道:“陛下请看,这谷中牡丹雍容,海棠娇艳,桃李芳菲,四季更迭,百花皆有绽放之时,尽得天地钟爱。唯独臣妾名中之‘梅’,凌霜傲雪,清绝孤高,在此地却不见踪影……莫非是上天亦不喜梅之孤洁,故此宝地,独缺寒梅?”
这番看似感怀,实则隐含争宠攀比之意的言语,深深打动了那位皇帝。
他当即下旨,不惜耗费巨万国库银钱,征调无数民夫,将整个百花谷的原有植被大肆清理,从全国各地移栽来成千上万株各色梅树,更延请修士布下聚灵温控的法阵,派专人日夜维护,硬是造就了一年四季、无论寒暑皆有梅花盛放的奇景。
此后,“百花谷”便渐渐被“梅谷”之名所取代。
当然,在官方修纂的《实录》与《地理志》中,记载的却是另一番光景:言称梅嫔德行感召上天,夜有梅花仙子托梦,次日清晨,山谷便自生梅林,繁花似锦,乃天降祥瑞,以为国朝吉兆。
劳民伤财的真相,便如此被轻描淡写地掩盖在了历史的粉饰之下。
太子一马当先,深入山林,刘先生如影随形,护卫在侧。
她取出一支古朴的竹哨,置于唇边,吹出时而尖锐、时而悠长的特定音节。
随着哨音指挥,数十名东宫近侍训练有素地散开,他们手持长矛、彩旗,或敲击盾牌,或点燃特制的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