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正太铁路太原站工业区(1/2)
长太公路通车的盛大典礼余波未平,林永年便马不停蹄,带领着领航者公司一支精干的团队,正式与山西省府实业厅就正太铁路太原站周边工业区的开发建设,展开了紧锣密鼓的实质性磋商。
会谈地点设在实业厅一间最大的会议室里。
长条桌上,摊满了大幅的规划蓝图、地质勘测报告、正太铁路运输时刻及运费表,以及厚厚几摞数据资料。空气中弥漫着墨汁、纸张和一种严肃务实的气息。
实业厅长亲自主持,厅内分管矿业、电力、纺织、农工商的各科主事官员几乎悉数到场,显示出省府对此事的高度重视。
另一边,林永年带来的团队则人数精干,却涵盖了工程预算、机械采购、产业运营等方面的专才,人人面前摊开着笔记本和计算尺,神色专注。
寒暄过后,迅速切入正题。
“林县长,贵公司愿意牵头开发此工业区,实乃解我省府燃眉之急,更是造福三晋实业之大举。”
厅长开门见山,语气热切,“不知领航者对此,初步有何具体构想?又预计投入几何?”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林永年。
林永年从容不迫,他没有先谈投入,而是指向摊开的核心规划图:
“厅长,诸位大人。在谈投入之前,需先明确此工业区立足之根本。其最大优势,在于紧邻正太铁路太原站,运输便利,辐射力强。故我领航者初步构想,区内产业布局,首重依托资源、满足内需、替代输入三大原则。”
他手指点向图上规划的几个功能区块:
“其一,动力为先。工业区运转,首赖稳定充沛之电力。我领航者计划,在此处,”
他的手指落在规划图上一处标注为能源动力区的地块,“投资兴建一座新式火力发电厂。初步规划装机容量三万千瓦,采用最新式锅炉和汽轮发电机组,不仅满足区内所有工厂用电,盈余电力并可并网供应太原城西部分区域。此乃工业区之心脏,亦是我方拟投入最巨之项目。”
此言一出,实业厅各位官员眼中顿时放光。电力匮乏一直是制约太原工业发展的瓶颈,若能解决,意义非凡。
“其二,纺织为重。”林永年的手指移向另一区块,“晋省乃产棉区,然纱布多为土法织就,质次价高,洋布充斥市场。我领航者计划在此,引进英国最新式环锭纺纱机和自动织布机,兴建一座现代化纺织厂。预计可年产棉纱800万件,棉布500万匹。既可消化本省棉花,又能替代进口,满足军需民用以至于出口创汇。”
几位分管纺织的官员忍不住低声交谈,面露兴奋之色。
“其三,食油为本。”手指再点,“山西盛产胡麻、大豆、花生。然榨油多为小作坊,出油率低,油品不佳。我公司计划在此,兴建一座机械化的榨油厂与精炼厂。采用螺旋压榨或浸出法,大幅提升出油率与油品质量。所产精炼油,可供应太原、大同乃至通过正太铁路外运。副产品豆饼、麻渣,亦是上好饲料与肥料。”
“其四,机修配套。”林永年最后指向靠近铁路线的一块区域,“正太铁路机车、车辆维修,各路矿山的机械修理,乃至未来区内各厂的设备维护,皆需强大之机修能力。我公司计划在此设立一家机器修理制造厂,初期以修理为主,逐步引进设备,发展至能制造简易机床、矿山机械零件乃至农具。此为工业之母,虽初期投入见效慢,却至关重要。”
他没有提及任何商业地产开发,全程紧扣实业二字,每一个项目都直指山西资源的深加工和进口替代,听得实业厅众官员心潮澎湃,连连点头。
“好!好!林县长所谋,皆切中要害,与厅内规划不谋而合!”厅长抚掌赞叹,“却不知如此宏大的计划,领航者预计先期投入资金几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