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风雪砺蛟鳞!三才斩破黎明!(2/2)
赵铁鹰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带着几分欣慰:“少主莫急。在年轻一辈里,若能摸到缠劲门槛,已是凤毛麟角的存在。当年林大人,也只止步缠劲境,却凭着这手剑技,在抗倭战场上连斩七个倭寇武士,成了应天卫有数的高手。”
林昭缓缓颔首,眼中闪过一丝笃定——别人或许要靠悟性,但他有熟练度面板在,纵是登天难事,只要日复一日地练,也能一步步“磨”出熟练度,迟早能摸到旋劲的门槛。
话音未落,赵铁鹰已凝神静气,周身气势陡然上涨,原本松弛的肌肉瞬间绷紧,身形快得几乎留下残影,手臂以一种奇特的频率震颤着,内劲顺着臂膀传导至“无影”剑上。
“嗡——嗡——嗡——”
长剑发出清越的鸣响,三道寒芒骤然从剑身分出,一道凌厉至极的三才斩破空而出,直劈向校场中央的铁木桩!
“咔嚓!”
一声脆响,碗口粗的铁木桩应声裂为三块,断面平滑如镜,连木屑都飞得极为整齐——这铁木质地坚硬如铁,寻常环首刀砍上去,顶多留下一道白印,此刻却像豆腐般被轻易劈开。
赵铁鹰收剑入鞘,动作行云流水,仿佛方才那石破天惊的一剑从未发生,校场上只余剑鸣的余音,在夜空中渐渐消散。
林昭看得心旌摇曳——他曾试过用刀砍那铁木桩,刀刃都崩了个小口,桩子却毫发无损,如今赵铁鹰仅凭最基础的震劲,竟能一剑劈开!
这便是武师的真正力量,是上乘剑技的威势!
“这便是我要学的本事!”林昭握紧“冷月”剑,指节因用力而发白,眼中满是渴望——有了这等剑技,再配上《玄蛟吐纳诀》的内劲,日后面对流寇、异兽,才能真正有自保之力。
赵铁鹰见他神情,老脸上掠过一丝得意——方才他不过用了三成内劲,若全力施为,动用缠劲,甚至能劈开武师穿的两层棉甲,只是那样太过伤剑,非生死关头绝不轻用。
“方才这震劲的发力诀窍,动作太快,你想必没看清细节,某再给你演示一遍,这次慢些,你仔细看肌肉的震颤和力量的传导。”赵铁鹰深知,纵是剑道天才,也难一眼看透这等玄奥的发力技巧,更何况少主才刚入持剑武徒境,对内力的掌控还很生涩。
林昭连忙点头——方才赵铁鹰出剑太快,他只看清了剑光,却没看清手臂肌肉震颤的节奏,更没能让熟练度面板收录这门剑技。
他心里清楚,面板只能在他初步掌握技巧后,累积熟练度帮他提升,却不能让他一步登天变成天才,基础的领悟还得靠自己。
此后的两个时辰里,赵铁鹰反复演示着震劲的发力动作:从肩劲下沉、腰腹蓄力,到手臂震颤、内力传导至剑尖,每个细处都讲解得极为透彻,连肌肉颤动的频率、呼吸的节奏都一一说明。
林昭则握着“凝霜”剑,一次次模仿挥剑的动作——练剑本就是个“重复、纠错、领悟”的过程,发力时哪怕偏差分毫,要么引不出震劲,要么会伤了自己的手臂。
赵铁鹰极有耐心,林昭每一次挥剑,他都盯着看,稍有差错便立刻上前纠正:“肩再沉些,别用蛮力,靠内劲带动作!”“腰腹要跟着用力,不然力量传不到剑尖!”有时甚至会手把手调整他的姿势,帮他找到肌肉震颤的感觉。
这几日,林昭连《玄蛟吐纳诀》的修炼都暂时搁置了,全心扑在三才斩上,只盼着能早日摸到震劲的门槛,让“三才斩”出现在熟练度面板上。
他早有心理准备——既然连吐纳法的天赋都只是中上,学这等上乘剑技,自然更需要持久的磨砺,急不来。
就这样练到第三日黎明,东方泛起鱼肚白时,林昭再次挥剑劈向铁木桩。
这一次,手中的“冷月”剑忽然传来一阵微弱却规律的震颤,像人的呼吸般起伏不定,力量顺着手臂传导至剑尖,竟让剑身发出了轻微的“嗡鸣”声。
他心中一喜,猛地停下动作,凝神感受着剑身上那股陌生却清晰的力量——这不是蛮力,而是一种能穿透剑身的震颤之力!
“是震劲!虽然还很微弱,却已是实实在在的入门诀窍!”
几乎就在他领悟的瞬间,脑海中的熟练度面板上,悄然浮现出一行新的文字:
【三才斩(震劲境):入门(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