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财富自由,从教人填志愿开始 > 第138章 来自牧民的感谢

第138章 来自牧民的感谢(2/2)

目录

“另外,我们还简化了操作界面,牧民和乡村医生经过简单培训就能上手,远程诊断系统也升级了,能实时传输高清医疗数据,对接全国的三甲医院专家库。”

陈如轩听得很认真,时不时提出自己的建议,心里对未来充满了期待,他仿佛看到了牧区的村民们不再为小病痛奔波,山里的孩子们在科普实验室里探索世界的模样。

傍晚时分,他结束了一天的工作,走出公司大厦,夕阳的余晖洒在身上,温暖而惬意。

他没有打车,而是沿着街道慢慢走着,看着身边来来往往的人群,看着城市里璀璨的灯火,忽然觉得这座城市变得格外亲切,因为他在这里播下的善良种子,已经在遥远的地方生根发芽,开出了美丽的花。

手机响了,是阿杰打来的电话,少年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

“陈叔叔,您寄来的星象仪太神奇了!我们晚上在操场观测星空,看到了好多以前只在书本上见过的星星,老师还说,用这个星象仪能模拟火箭发射轨道,我们已经开始研究了!”

“还有,我们学校的科普小组已经成立了,好多同学都报名参加了,大家都想跟着您学习科技知识,将来也能像您一样,用科技帮助别人。”

陈如轩笑着回应:“阿杰,好好努力,你们都是最棒的,叔叔会一直支持你们,等你们的研究有了成果,一定要第一时间告诉叔叔。”

挂了电话,他的心里满是感动,这些孩子的热情和求知欲,就是他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

回到家,陈小阳立刻扑了上来,举着一张奖状兴奋地说:“爸爸!我的作文《大山里的梦想》得了全市小学生作文比赛一等奖!老师还说,我的作文感动了好多评委,他们都想为山里的小朋友捐图书和文具呢!”

陈如轩接过奖状,看着上面儿子稚嫩的名字和鲜红的印章,心里满是骄傲,他摸了摸儿子的头:“阳阳真棒,爸爸为你骄傲,你用自己的文字打动了别人,也为山里的小朋友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

妻子端着做好的饭菜从厨房走出来,笑着说:“阳阳今天在学校可威风了,老师把他的作文读给全班同学听,好多同学都哭了,纷纷表示要和山里的小朋友结对子,互相学习。”

晚饭时,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其乐融融,陈小阳叽叽喳喳地说着学校里的趣事,说着自己想给山里小朋友寄什么礼物,眼里满是纯真和善良。

“爸爸,我想把我的玩具和绘本都寄给山里的小朋友,”陈小阳一边吃着饭,一边认真地说,“还有我得的奖状,也想寄给阿杰哥哥,告诉他我们一起加油,将来都要做帮助别人的人。”

陈如轩看着儿子,心里暖暖的,他点点头:“好啊,明天爸爸就陪你一起打包,寄给山里的小朋友,让他们也感受到你的心意。”

晚上,陈小阳睡熟后,陈如轩和妻子坐在客厅里,一起看着基金会揭牌仪式的筹备方案。

“揭牌仪式那天,我想让阿杰和几位山里的孩子作为代表发言,”陈如轩说,“让他们讲讲自己的梦想,讲讲科技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的改变,这样更有说服力,也能让更多人关注偏远地区的孩子。”

“这个主意好,”妻子点点头,“我已经联系了公益组织,会负责孩子们的交通和住宿,还会给他们准备新衣服,让他们开开心心地来,开开心心地回去。”

正说着,陈如轩的手机收到了一条视频消息,是那曲县医院的院长发来的,视频里,几位牧民捧着哈达,对着镜头深深鞠躬,脸上满是感激。

院长在消息里说,牧民们听说基金会要揭牌,特意录了这段视频,想表达他们的感谢,还说要派代表去参加揭牌仪式,给陈如轩献上最珍贵的哈达。

陈如轩和妻子看着视频,眼里都泛起了泪光,这些淳朴的牧民,用最真挚的方式表达着他们的谢意,也让陈如轩更加坚定了做公益的决心。

接下来的几天,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基金会的揭牌仪式筹备就绪,新一代高原医疗设备的研发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非洲科普平台的升级版本也顺利上线。

揭牌仪式当天,天气格外晴朗,阳光明媚,微风和煦。

公司的广场上摆满了鲜花,搭建了简洁而庄重的舞台,来自全国各地的公益组织代表、企业合作伙伴、媒体记者,还有山里的孩子和那曲的牧民代表,汇聚在一起,共同见证这个重要的时刻。

阿杰和几位山里的孩子穿着崭新的衣服,站在舞台旁边,眼里满是好奇和兴奋,他们还是第一次来到这么大的城市,看到这么多的人。

那曲的牧民代表穿着传统的民族服饰,手里捧着洁白的哈达,脸上带着淳朴的笑容,时不时和身边的人交流着,虽然语言不通,但那份真诚和感激却能被每个人感受到。

陈小阳也跟着陈如轩来到了现场,他穿着小西装,像个小大人一样,拉着阿杰的手,叽叽喳喳地说着城里的趣事,还把自己的玩具车送给了阿杰。

当主持人宣布“普惠科技公益基金会”正式揭牌时,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礼炮齐鸣,彩带纷飞。

陈如轩走上舞台,接过话筒,看着台下一张张真诚的脸庞,心里感慨万千。

“今天,是一个新的开始,”他的声音平静而有力,“多年前,我第一次走进大山,看到孩子们用木炭在地上画画,看到牧民们翻山越岭看病,我的心里就埋下了一颗种子,希望能用自己的力量,为他们做些什么。”

“这些年,我们经历过资金短缺的困境,遇到过技术瓶颈的阻碍,也承受过外界的质疑和不理解,但我们从来没有放弃过,因为我们知道,那些孩子的眼睛里,装着对知识的渴望,那些村民的心里,藏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今天,基金会的成立,离不开团队的坚守,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更离不开那些相信我们、等待我们的孩子和村民们,”他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未来,我们会继续深耕偏远地区的教育和医疗领域,用科技的力量,搭建起通往希望的桥梁,让普惠之光,照亮每一个角落!”

话音刚落,现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

阿杰作为孩子代表走上舞台,手里紧紧攥着陈小阳送他的玩具车,脸上满是坚定。

“尊敬的陈叔叔,各位叔叔阿姨,谢谢你们给我们带来了科普设备,带来了知识和希望,”阿杰的声音虽然有些稚嫩,却格外有力,“以前,我只能趴在石板上画火箭,梦想着有一天能去太空,现在,有了你们的帮助,我相信我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等我长大了,我要成为一名航天科学家,造出真正的火箭,还要像陈叔叔一样,用自己的力量帮助更多的人,让大山里的梦想,飞向更远的地方!”

台下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很多人的眼眶都湿润了,这就是科技普惠的意义,不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是梦想的点燃。

那曲的牧民代表也走上舞台,给陈如轩献上了洁白的哈达,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说:“谢谢陈总,谢谢你们的医疗设备,让我们看病不用再走山路,你们是我们的恩人,我们会永远记得你们的好!”

陈如轩接过哈达,紧紧握住牧民的手,心里满是感动,他知道,这份哈达承载着牧民们最真挚的感激,也承载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