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财富自由,从教人填志愿开始 > 第54章 研修班

第54章 研修班(1/2)

目录

陈如轩带领团队来到全国教育培训中心时,随即在接待人员的指引下前往研修室。

陈如轩等人刚到那里,研修室内已经坐下了一些人。

“陈如轩老师啊,您也带人来参加这个研修班了?”

陈如轩刚进去,这个看起来年龄与自己相仿的男子开口问道。

“你是燕京的张总,张修宜?”

“是我啊,看来陈总还没忘我。”

三言两语的寒暄过后,有位年龄稍大的男子推开了门,对着座中的众人说道:“各位,此次研修活动分为授课与实地走访调研。”

陈如轩顺着声音看去,说话人是研修班特邀讲师李教授——教育领域深耕三十年的专家,不少学员提前带着笔记本,就为记录他的授课要点。

张修宜立刻凑上前,笑着接过话茬:“李教授,您今天要讲的‘新课标课程落地’,我前阵子刚组织团队做过试点,回头还想跟您讨教细节。”

李教授点头示意,翻开PPT开始授课,内容围绕课程目标拆解、教学方法创新,多是行业内的常规框架,台下学员一边听一边点头,偶尔有人举手问些基础问题,气氛还算平和。

讲至“跨学科教学融合”章节,李教授突然停顿,看向众人:“有没有人能说说,怎么避免跨学科变成‘学科拼凑’?比如语文和科学的结合,该从哪切入?”

张修宜第一个举手,起身时特意扫了眼陈如轩,声音洪亮:“我觉得要找‘内容交集’,比如讲《观潮》时,穿插科学里的‘潮汐形成原理’,这样就是融合了。”

台下不少人附和,李教授却轻轻摇头:“思路没错,但太表面——学生听完还是分不清‘语文要赏析’和‘科学要理解原理’,本质还是两张皮。”

张修宜的笑容僵了一下,没再接话,台下也陷入沉默,没人能说出更具体的方案。

陈如轩这时缓缓举手,李教授眼中闪过一丝期待:“陈老师请讲。”

“跨学科的核心是‘问题驱动’,不是‘内容叠加’,”陈如轩声音清晰。

“比如设计‘保护家乡小河’的主题课:语文让学生写环保倡议书,科学分析河水污染成分,数学计算污染治理成本,所有学科都围绕‘解决污染问题’展开,这样才是真融合。”

李教授猛地一拍讲台:“说得透彻!这才是跨学科的底层逻辑,我讲了五年课,第一次有人把本质讲得这么明白!”

台下瞬间爆发掌声,张修宜握着笔的手紧了紧,笔记本上只写了半行字,再没往下划。

李教授干脆邀请陈如轩上台,让他详细拆解“问题驱动”的设计方法,陈如轩走上台,随手在黑板画了“目标-学科-活动”三维图,每个维度都配了小学、初中的具体案例,连刚入行的年轻教师都能立刻理解。

讲完后,李教授握着陈如轩的手:“陈老师,您这水平,比高校里的教育博士都扎实,以后一定要跟您合作编教材!”

其他学员围上来,有的要加微信请教难题,有的想拷贝案例课件,陈如轩耐心一一回应,团队里的年轻教师小王看着这一幕,眼里满是自豪。

张修宜站在人群外,看了两分钟,转身去了洗手间——他不服气,却不得不承认,陈如轩的思路确实比自己高一个层次,下午的实地调研,他必须扳回一局。

中午休息时,张修宜偷偷打听了调研地点:本地的星光培训学校,最近因生源下滑快倒闭了,他提前准备了“线上引流方案”,还找助理做了份精美的PPT,就等着在调研时露脸。

下午一点,众人乘大巴前往星光学校,校长周明早已在门口等候,手里攥着皱巴巴的报表,脸色焦虑得发白。

“各位老师、老板,求你们帮我想想办法!这半年生源少了三成,老师走了五个,再这样下去,学校就要关门了!”周明一见到众人,就急得声音发颤。

张修宜立刻上前,递上自己的PPT:“周校长,我看问题出在宣传上!现在都靠短视频引流,你找几个本地网红带货课程,再投十万广告费,保证生源能回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