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招人(1/2)
陈如轩刚回到江南市,便想着要扩大志愿机构。
单凭他一个人,做很多事情有些分身乏术。
而且林芳芳也有自己的工作,并不能时刻帮他处理机构的事。
他随后下载了一些招聘APP,在上面注册了自己的账号,也仔细填写并发布了招聘细则。
而片刻后,就有人在上面发消息。
“是陈如轩老师的公司吗?”
“我听说过你啊,还是很想来公司发展的。”
…………
陈如轩便与这人聊了起来。
接着他才知,这人是江南大学的应届毕业生。
陈如轩一想,觉得挺不错。
毕竟是年轻人,有干劲有活力。陈如轩指尖在屏幕上停顿了一下,眼底漫开些笑意。
江南大学的学生,他多少有些亲切感,前两年去学校做过志愿分享,说不定这年轻人当时就在台下。
“你好,我是陈如轩。”
他回得干脆,指尖敲出一行字。
“我们公司是主要做困境学生帮扶和志愿填报,就业规划,你了解这些吗?”
消息发出去的瞬间,对方几乎是秒回。
“了解!陈老师您去年去我们学校讲过‘学生志愿填报服务’,我当时坐在第三排,记得您说了很多关于人生自我规划的内容。”
陈如轩眉梢微扬。
原来真听过他的分享,这倒省了不少解释的功夫。
“那你为什么想加入?”他接着问,指尖在桌沿轻轻敲着,这是他面试时的习惯,总想着从细节里看看对方的真心。
对方这次没秒回,隔了大概半分钟,消息框才跳出一段不算短的文字。
“我老家在县城,小时候爸妈忙,我常跟着奶奶去社区的‘四点半课堂’,那里的志愿者老师教我写作业、带我们读故事,后来我考上大学,奶奶说‘你得记得那些帮过你的人’。我学的是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时也去过儿童福利机构,知道做这行辛苦,但我不怕,就想跟着陈老师实实在在做点事。”
陈如轩看着屏幕上的字,指尖停了下来。
他见过太多想入行的年轻人,有的是为了简历好看,有的是一时热血,但很少有人一上来就提“辛苦”,还把初心说得这么实在。
“你叫什么名字?什么时候方便来机构面谈?”
他问得直接,心里已经有了几分认可。
“我叫周明宇,明天下午没课,随时可以过去!”
这次又是秒回,后面还跟了个雀跃的表情。
陈如轩失笑,年轻人的鲜活劲儿隔着屏幕都挡不住。
他把机构的地址发过去,又补了句“明天下午三点吧,我在机构等你”,然后退出了聊天界面。
窗外的阳光斜斜落在桌上,照亮了摊开的机构章程,上面密密麻麻写着接下来的规划:要在城东开新的社区服务点,要联动学校做“一对一助学志愿讲解”,还要培训一批志愿者……这些事压在心里许久,如今好像终于有了点松动的迹象。
第二天下午两点五十,陈如轩正在整理困境学生的资料,门外传来轻轻的敲门声。
“请进。”
门被推开,一个瘦高的年轻人站在门口,白T恤配牛仔裤,背着个帆布包,手里还拎着个纸袋,见了他就鞠躬:“陈老师好,我是周明宇。”
陈如轩站起身,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坐吧,不用拘谨。”
周明宇把纸袋放在桌角,规规矩矩坐下,帆布包放在腿上,双手轻轻搭着包带,眼睛却忍不住往四周看。
机构不大,租的是老社区里的一套一楼民居,客厅改造成了办公室,摆着三张旧办公桌,墙上贴满了孩子们的画——有歪歪扭扭的太阳,有牵着大人手的小人,还有用红笔写的“谢谢陈老师”。
“这里有点简陋。”陈如轩注意到他的目光,笑着说。
“不简陋!”周明宇立刻抬头,认真地说。
“比我实习的福利机构温馨多了,那些画一看就有人情味。”
陈如轩心里暖了暖。
这孩子说话实在,眼里也干净,没那么多虚头巴脑的东西。
“你在学校学过社会工作实务?”他拿起桌上的简历,其实昨天已经看过,还是想听听周明宇自己说。
“学过的,老师教过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实习时做过困境儿童的家访,也组织过社区老人的茶话会。”周明宇坐直了些,“不过实习时大多是跟着老师做,自己独立负责的不多,所以还有很多要学的。”
他没夸大自己的能力,反而主动说不足,这让陈如轩更满意了。
“我们这儿人手少,来了可能要身兼数职,既要做家访,又要整理资料,有时候社区活动忙到晚上八九点也是常事,薪资也不高,这些你都想清楚了?”
陈如轩把丑话说在前面,他不想让年轻人因为一时热情来,最后又因为现实落差走。
周明宇点头,眼睛亮堂堂的:“想清楚了!我爸妈知道我要来您这儿,说只要是正经做事,钱少点没关系。再说您这儿做的是好事,累点也值。”
“那你明天能来试试吗?”陈如轩没再多问,直接说。
“明天上午有个社区的课后辅导,你跟着我去看看,熟悉下流程。”
周明宇眼睛一下子更亮了,猛地站起来:“能!谢谢陈老师!我明天一早就来!”
看着他几乎要蹦起来的样子,陈如轩笑着摆摆手:“不用太早,九点到就行。”
周明宇又鞠了个躬,才拎着纸袋往外走,走到门口又回头:“陈老师,纸袋里是我妈做的酱菜,自家种的黄瓜腌的,您尝尝。”
说完不等陈如轩回应便跑了。
陈如轩拿起纸袋,打开一看,玻璃罐里装着翠绿的酱菜,还透着清爽的蒜香。
他失笑,这孩子,倒挺实在。
第二天一早,陈如轩刚到机构,就看见周明宇蹲在门口,帆布包放在身边,手里拿着本《社会工作案例分析》在看。
“怎么来得这么早?”他走过去问。
周明宇噌地站起来,把书合上:“陈老师早!我怕路上堵车,就提前出门了。”
陈如轩看了眼表,才八点十分。
“进来吧,先喝口水。”他打开门,把周明宇让进去。
九点整,两人提着装着绘本和文具的袋子往社区走。
路上遇到几个晨练的老人,都笑着和陈如轩打招呼:“陈老师,又来给孩子们上课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