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重生78,从接手军工厂开始 > 第一百零九章 红星厂的影响力【爆更】

第一百零九章 红星厂的影响力【爆更】(1/2)

目录

就在赵志刚在陕西老家挨家挨户还债,感受着知识改变命运带来的扬眉吐气的时候。

数千里之外的京都,华灯初上。

位于西城区一家不算特别高档,但颇有些老字号味道的涮羊肉馆子里,热气蒸腾,人声鼎沸。

靠窗的一张方桌旁,三个年轻人围坐在一起,中间紫铜火锅里的汤底正咕嘟咕嘟地翻滚着,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这三人,正是去年从京华大学毕业后,走上不同道路的李卫国,王海和张建兵。

李卫国穿着一身笔挺的深色中山装,虽然面容还带着年轻人的棱角,但眼神中的自信和沉稳,已远超同龄人。

而他对面的王海和张建兵,虽然也穿着体面的外套,但眉宇间却或多或少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倦怠和郁气。

肉还没涮几筷子,王海就先忍不住打开了话匣子,他灌了一口二锅头,长长地叹了口气:

“唉,卫国,还是你小子眼光毒啊!当初义无反顾地就跟着林学长去了宁北那个三线厂。”

“你是不知道我们俩现在这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憋屈!”

王海毕业后,通过家里的一些关系,分配到了京都一个区的街道办事处,听起来是留在了首都,端上了“铁饭碗”。

“我那儿,整天就是些鸡毛蒜皮,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

王海掰着手指头数落,“东家夫妻吵架要去劝和,西家邻居因为堆煤球占地儿闹矛盾要去调解。”

“今天哪个胡同的下水道堵了要联系市政,明天又要跟着领导去检查卫生,搞爱国卫生运动……”

“一天到晚,腿都跑细了,净干些扯皮拉筋的活儿。”

“想当初在大学里学的那些微积分,电路原理,全特么就着饭吃了!一点用不上!我感觉我这才一年,脑子都快锈住了!”

旁边的张建兵推了推眼镜,他的境遇看似比王海好一些,分配进了京都一家老牌的,研究基础材料的科研所。

但他脸上的苦涩却一点也不少。

“你也别光说你那街道办。”张建兵闷闷地夹了一筷子羊肉,在麻酱碟里搅和着,打开了话匣子。

“我那科研所,名头是响,可里面论资排辈非常严重,我们这种新来的大学生,进去就是打杂的命。”

“每天不是帮着老工程师整理那些几十年前的实验数据,就是去仓库清点库存的原材料。”

“再不然就是给实验室刷瓶子、打扫卫生,全都是杂活。”

“想碰碰核心项目?”

“告诉你,想都不要想,门都没有!”

“带我的那个老高工,技术保守得要命,问他点问题,十句有八句是这个你不懂,那个以后再说,年轻人还是要多锻炼锻炼。”

“我感觉我这一年,专业知识没长进多少,扫地打水的功夫倒是练出来了。”

李卫国听着两个老同学的诉苦,慢条斯理地涮着一片鲜嫩的羊肉,脸上带着一种“早已看透”的微笑。

他将烫好的羊肉蘸满麻酱,送入口中,满足地咀嚼咽下,这才不紧不慢地说道:

“我早就跟你们说过,当初招聘的时候,就应该下定决心,跟我还有志刚一起,去红星厂。”

“别听名字像个山沟沟里的土鳖厂,那里才是真正能干事,能学到东西的地方。”

他放下筷子,看着两人:“你们想想,要是你们去年去了,以咱们在学校打下的基础。”

“这一年下来,不说混个车间主任或者项目副组长,最起码,成为某个项目的核心骨干,那是绝对没问题的!”

“哪会像现在这样,天天感觉一身本事无处使,净干些边缘化的活儿?”

王海和张建兵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懊悔。

当初红星厂来招聘,由于位置在宁北,地点偏僻,又加上名不见经传。

他们确实犹豫了,最终选择了留在更稳妥,前景更好的京都单位。

谁能想到,短短一年,形势就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红星厂的名声这一年以来,即使他两不在系统里,都听说一二。

可想而知红星厂的发展有多么迅猛。

李卫国看着他们后悔的样子,心里那高兴劲别提了。

又加了一把火,语气带着点推心置腹的意味:

“我跟你们说句实在话,也就是我们赶上了第一批人运气好,那时候所里刚起步,百废待兴,极度缺人,林所长又特别看重我们这些应届生的潜力和可塑性。”

“所以一去,就直接被塞到了一些核心项目组里,秦怀民教授,林所长亲自带我们,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问,有什么想法可以大胆提,那种成长速度,是在论资排辈的老单位里完全无法想象的!”

他顿了顿,声音压低了一些,带着点庆幸和后怕:

“你们是不知道,下半年我们所里又陆续从其他单位引进了不少有经验的工程师和技术工人,像从绵阳电子九厂来的陈建军陈工,那技术功底,扎实得很!”

“后面在其他研究所又去了第二批工程师,素质也都很高,竞争一下子就激烈起来了。”

“要是搁现在,再想像我们第一批那样,一去就直接接触核心项目,难度可就大得多了,所以说,时机很重要啊!”

王海和张建兵听得心潮起伏,肠子都快悔青了。

王海猛地抓住李卫国的手,急切地问道:

“卫国!我的好兄弟!那你给透个底,现在……现在还有机会进你们红星厂吗?”

“哥哥我真是受够了天天调解张大妈李大爷吵架的日子了!”

向建兵也眼巴巴地看着李卫国,镜片后的眼睛里充满了渴望:

“是啊,卫国,帮我们问问?哪怕从基层技术员干起也行啊!总比现在这样虚度光阴强!”

李卫国看着两位室友焦急的模样,心里既有帮一把的想法,也清楚研究所现在招人的标准提高了。

他沉吟了一下,说道:“机会嘛……倒也不是完全没有。”

两人立刻屏住了呼吸。

“我听林所长和秦老提过一嘴,年后,我们所肯定还会有新的招聘计划。”

“一方面是民用产品线,比如电视机厂要扩产,需要大量技术工人和基层管理人员。”

“另一方面,研究所本身,随着新项目上马,还有一些老项目优化,肯定也需要补充新鲜血液。”

李卫国没有说得太详细,毕竟涉及到保密条例。

他目光扫过两人,语气变得严肃起来:

“但是,今时不同往日了。现在想进红星所,尤其是想进核心研发部门,门槛比以前高了很多。”

“不再是林所长看一眼觉得顺眼就要了,需要进行正式的笔试和面试,竞争很激烈。”

“笔试?面试?考什么?”王海和向建兵异口同声地问。

“笔试主要考察咱们的专业基础,什么电子电路,信号处理、自动控制,材料力学这些,看你们报什么岗位。”

“面试则更看重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李卫国详细解释道,“所以,你们要是真有这个心,现在就得赶紧行动起来,把大学里学的那些专业知识重新捡起来。”

“好好看看书,做做题。别到时候机会来了,自己却没准备好,那可就真怨不得别人了。”

“看书!回去就看!”王海用力一拍桌子,震得碗筷都跳了一下。

“从明天开始,不,从今天晚上回去就开始!老子再也不去管张大妈家的鸡到底是不是吃了李大爷家的菜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