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重生78,从接手军工厂开始 > 第一百零七章 新型生产工艺!

第一百零七章 新型生产工艺!(2/2)

目录

“林所,这边!”何建设嗓门洪亮。

林默打好饭菜坐下,大家边吃边聊。

马为国扒拉了一口米饭,咽下去后说道:

“所长,有个情况。咱们电子设备厂那边,电视机,尤其是彩色电视机,卖得太火了!”

“这越接近过年,买的人越多,市里百货大楼和咱们自己的销售点,存货眼看就要见底了,我估计撑到腊月二十九就差不多了。”

“年后,我想着得赶紧再招一批人,缺口大概在300人左右。”

林默听了,夹了一筷子炒青菜,思考了片刻,说道:

“300人?老马,眼光放长远点。300人恐怕不够,我看,最起码得翻一倍,招600人。”

“如果条件允许,最好再多招一点,先储备起来。”

“啊?六百?”马为国差点被饭噎住,瞪大了眼睛,“所长,这个数量……这也太多了吧?”

“现在两条生产线,满打满算也就不到四百人,一次性招六百,先不说招不招得到。”

“就算招来了,厂房、宿舍,管理都是问题,而且短期内也消化不了这么多人啊,不是白养着吗?”

何建设和张援朝也露出疑惑的神色。

林默放下筷子,看着马为国,又看了看其他两人,解释道:“老马,招人不是为了只看眼前这两条电视机生产线。”

“你想想,我们年后要启动的‘星火’通讯项目,移动电话要不要组装生产线?”

“它的结构比电视机更精密,需要更多的熟练装配工,还有,我们还在规划其他的民用电子产品,比如我之前提到的便携式收录机,电子玩具等等。”

“这些产品,技术上有共通之处,很多生产环节和工艺是相似的。”

他顿了顿,用筷子在桌上虚划了一下:“我们现在把这六百人招进来,哪怕是暂时有些富余,也可以先进行系统性的培训,让他们熟悉电子装配的基本技能和安全生产条例。”

“等‘星火’或者其他新产品的生产线一建起来,这批经过培训的熟练工人立刻就能顶上去,大大缩短投产周期!这比到时候产品上线,再临时抱佛脚去招人培训,要快得多。”

“这就叫‘人才储备’!”林默总结道,“我们要把工人的培养,走在产品研发和产能扩张的前面。不能等到锅里的米都下锅了,才想起来去找烧火的人。”

一番话,如同醍醐灌顶,让马为国,何建设几人恍然大悟!

“对啊!”马为国一拍大腿,脸上露出兴奋的神色,“还是所长想得远!光盯着电视机这一亩三分地了!”

“移动电话,还有其他新产品,确实都需要人!先把队伍拉起来,进行标准化培训,到时候哪个项目要人,直接抽调过去就能用!这效率就高了!”

何建设也连连点头:“有道理!磨刀不误砍柴工。”

“提前把‘刀’磨快了,等‘柴’来了,才能砍得又快又好。所长,这事我支持!年后招工,后勤保障方面,我们想办法克服困难!”

张援朝笑道:“看来咱们红星厂这摊子,真是越铺越大了!好事!人招得多,咱们厂区就更有人气!”

几人就着招工的具体细节,培训内容,后勤安排等又讨论了一会儿,气氛热烈。

……

同一时间,数千里之外的广州。

虽然北方已是寒冬,但岭南的冬天依旧温暖如春,阳光明媚。

位于番禺区的“红星厂驻广州办事处”内,负责人黄明亮却并没有享受假期的悠闲。

办事处大部分本地员工已经放假,但黄明亮作为负责人,知道外贸业务的特殊性。

国外客户不过春节,订单和询价不会停止,他主动留下来处理日常事务,确保通讯畅通,能及时响应客户需求。

今年,他的年终奖拿到了惊人的三个月工资!

并且,由于他开拓市场、维护客户关系成绩显著,所里特批,将他的工资级别从技术9级,提升到了技术11级。

月薪来到90元。

红星厂内部工资级别目前参考了现在国企技术职务等级,在原来基础上提高了一点。

大致分为:

学徒工(1—3级,30—45元)。

普通工(4—6级,46—60元)。

技工/办事员(7—9级,61—80元)。

科员/技术员(10—12级,81—105元)。

工程师/科长(13—15级,106—130元)……以此类推。

林默作为所长,享受最高级别的干部待遇,一个月300元。

奖金则与效益和贡献挂钩,独立于工资之外。

工资级别的提升,意味着黄明亮未来的基本收入和社会保障都上了一个台阶!

这让黄明亮干劲十足,感觉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对未来充满了憧憬。

此刻,他正在离办事处不远的家里吃午饭。

家里条件比以前好了很多,饭桌上有鱼有肉。

黄父黄母看着儿子,脸上是掩不住的欣慰和骄傲。

想当初,黄明亮还是个在街面上晃荡,找不到正经工作的“街边仔”,街坊邻居虽然表面不说,背后没少议论。

可这才多久?

儿子不仅进了大名鼎鼎的红星厂,成了正式职工,还当上了驻广州办事处的负责人,管着业务,拿着高工资和高额奖金!

现在走在街上,谁不羡慕地跟他老两口打招呼?夸他们养了个好儿子!

“明亮啊,多吃点鱼,补脑子。”母亲不停地给他夹菜。

“爸,妈,你们也吃,别光顾着我。”黄明亮笑着给父母也夹了菜。

正吃着饭,家里的电话响了。

这是办事处为了方便联系,特意给他家里安装的,费用由厂里报销,在现在是极少数家庭才有的待遇。

黄明亮立刻放下碗筷,快步过去接起电话:“喂,你好,红星办事处黄明亮。”

电话是港口那边打来的,关于下一批出口电视机的船期和报关事宜需要确认。

黄明亮拿着笔和本子,仔细地记录着,并给出明确的指示。

看着黄明亮干练地处理工作的样子,老两口相视一笑,眼中满是自豪。

挂断电话,黄明亮快速扒完剩下的饭,对父母说:“爸,妈,我出去一趟,港口有点事要处理一下。”

“哎,好,快去忙正事要紧!”父亲连忙说道。

看着儿子匆匆离去的挺拔背影,母亲叹了口气,既是满足又带着点担心,对老伴说道:

“他爸,你看明亮,现在事业算是稳定了,这终身大事……是不是也该考虑考虑了?过了年可就二十四了。”

父亲点点头,深以为然:“是啊,是该考虑了。”

“以前是没个正经工作,不好找,现在不一样了,咱儿子要单位有好单位,要能力有能力,收入又高,得找个配得上他的好姑娘!”

“我看隔壁街老陈家的二闺女就不错,在小学当老师,模样周正,性子也温和……”

“老师是好,就是不知道人家愿不愿意,要不……回头我找老陈下棋的时候,探探口风?”

“还有我娘家那边有个侄女,在纺织厂上班,也挺勤快的……”

“都打听打听,关键是孩子自己的喜欢……”

老两口你一言我一语,开始热切地盘算起儿子的婚事来,仿佛已经看到了儿孙绕膝的美好未来。

而匆匆赶往港口的黄明亮,此刻心中想的,却全是如何确保这批货物顺利出运,如何维护好与汉斯等大客户的关系,为红星厂赚取更多的外汇。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