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重生78,从接手军工厂开始 > 第一百章 专门给领导挖的坑【大章 求票】

第一百章 专门给领导挖的坑【大章 求票】(2/2)

目录

“林默,这里是在建什么?”李振华部长停下脚步,好奇地指向那片工地,“看这保密级别,比刚才那几个车间还要高啊?”

林默顺着李振华手指的方向看去,脸上露出一丝笑容,坦然回答道:

“报告部长,这里是我们新规划的‘星火’通讯项目的预备车间和研发中心,计划年后正式开工建设和设备安装。”

“通讯项目?”王军副部长也来了兴趣,追问道,“你们红星所……还涉足通讯领域?具体是指哪方面的通讯?”

不仅是两位部长,身后的刘向前,赵建国,以及雷参谋、余参谋等人都露出了好奇的神色。红星所搞武器研发顺理成章,怎么突然又转向通讯了?

林默知道时机到了,他深吸一口气,开始详细解释,

“各位首长,各位领导,”林默的声音清晰而沉稳。

“我们规划的‘星火’项目,其全称是‘第一代模拟蜂窝移动通信网络及终端设备研制项目’。”

他顿了顿,看着众人脸上瞬间浮现的惊愕,继续解释道:“简单来说,就是研究和建设我们国家自己的,基于蜂窝技术理论的移动电话系统,并制造出对应的手持电话终端,也就是国际上已经开始出现的小型移动通讯设备,不用电话线。”

“移动电话?蜂窝网络?不用电话线?”

在场除了秦怀民等少数知情人,包括李振华,王军在内的绝大多数人都愣住了。

这个概念对于1980年初的东大来说,实在是太超前了!

目前固定电话都尚未普及,私人安装电话还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更不用说可以拿着到处走的电话了!

李振华皱起了眉头,下意识地问:“林默,这……这东西跟我们军工,关系大吗?是不是有点……跨度太大了?”他并非不信任林默,只是这个转向确实出乎意料。

王军却眼中精光一闪,他似乎捕捉到了什么,没有立刻发表意见,而是示意林默继续说下去。

林默不慌不忙,他知道需要说服这些决策者:“李部长,王副部长,各位领导,请容我解释。这个项目,并非一时兴起,而是基于我们对未来‘信息化’发展趋势的深度思考。”

“首先,从军事角度而言,”林默看向王军,“我们刚刚演示的‘察打一体’系统,其核心在于信息的实时、可靠传递。”

“无人机需要将图像传回来,指挥所需要将指令发出去,目前我们依赖的是自己搭建的专用无线电数据链,覆盖范围有限,抗毁能力也存疑。”

“如果有一套覆盖范围更广、更稳定,能够支持语音和数据传输的移动通信网络,那么对于前线部队的指挥协同,特种作战的通信保障、乃至整个指挥体系的扁平化和高效化,都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指挥员甚至可以在移动的指挥车上,直接与最前沿的士兵、与空中侦察平台保持畅通联系!”

王军副部长听到这里,缓缓点头,眼神越来越亮:“有道理……如果每个排,每个班,甚至关键的单兵都能配备这样的移动通信终端,那么战场态势的感知和反应速度将得到质的提升!”

“尤其是特殊兵种。”

“这确实是‘信息化’不可或缺的一环!”他敏锐地意识到,移动通信技术可能是推进他心中构想的信息化作战的关键基础设施。

林默接着看向李振华和其他人:“其次,从民用和经济效益角度考虑,改革开放深入,经济活动日益频繁,人们对即时通信的需求会爆炸式增长。”

“固定电话的局限性会越来越明显,移动电话代表着未来的方向,市场前景极其广阔。”

“我们红星所如果能率先攻克相关技术,不仅能为军队提供装备,还能推出民用产品,创造巨大的外汇收入,反哺我们的军工研发。这与我们‘军转民’,‘以民养军’的战略是完全一致的。”

他顿了顿,加重了语气:“最后,从技术积累和国家安全角度。通信技术是信息产业的核心制高点之一,如果我们不能掌握自主技术,未来势必受制于人。”

“提前布局,投入研发,建立我们自己的技术标准和产业体系,意义重大而深远。”

林默一番条理清晰阐述,让在场众人陷入了沉思,仔细一想,这个看似“跨界”的项目,背后确实有着深刻的逻辑和巨大的战略价值。

李振华部长脸上的疑虑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的表情,最终化为一种无奈的苦笑和欣赏。

他摇了摇头,看着林默:“你小子……脑子里整天琢磨的都是这些东西吗?从枪炮到火箭,从夜视仪到无人机,现在又搞起移动电话了……还真是……没有你不敢想的!”

他话锋一转,带着几分豪气:“不过,你今天上午的演示,证明了你的想法往往能变成现实!”

“既然你觉得有必要,有价值,那就干!有什么困难,需要总部协调的,尽管开口!”

大家一听李振华这表态,心里都明白,部长这是认可了。

虽然觉得林默步子迈得太大,但联想到他之前创造的一系列奇迹,似乎又觉得理所应当。

只有刘向前和赵建国两人,在一旁憋不住,嘴角微微上扬,交换了一个“果然如此”的眼神。

赵建国还悄悄压低声音对刘向前说:“老刘,看到了吧?我就说嘛,林默这小子,屁股一撅我就知道……他肯定是故意带我们来这儿的!就等着李部长这句话呢!”

刘向前会意地点头,低笑道:“这小子,精得很!这是拿着鸡毛当令箭,不,是拿着部长的尚方宝剑,去砍最难砍的骨头!”

果然,林默一听李振华让他“尽管开口”,立刻打蛇随棍上,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为难”神色:

“部长,您这么一说,我还真有个天大的难题,需要总部,尤其是您亲自出面协调才行。”

“哦?什么难题?你说。”李振华大手一挥,显得很痛快。

林默深吸一口气,说道:“就是这个移动通信网络,它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要建设覆盖城市乃至区域的基站网络。这些基站的选址,电力供应,线路铺设……都绕不开邮电局。”

他刻意停顿了一下,让众人理解这个词的分量,然后才继续道:

“部长,您也知道,现在的邮电局掌管着全国的邮政和电信业务,体系庞大,门槛极高。”

“我们红星所虽然有点名气,但说到底还是个地方性的军工厂,在邮电系统那里,恐怕……人家大门都未必让我们进去。”

林默苦笑着补充了一句:“民间都戏称,邮电局和电力局是‘两霸’,可见其……影响力。”

他这话一出,在场不少了解情况的人都倒吸一口凉气。

好家伙,林默这口开得是真不小!直接要动邮电局这块硬骨头!

邮电局在那个年代,是绝对的垄断部门,地位超然。

别说一个地方军工厂,就是很多部委单位,想协调邮电局办点事,那也是难上加难。

建设覆盖区域的基站网络?

这涉及到频率划分,土地征用,线路资源,电力保障等一系列复杂问题,没有邮电局的配合和支持,根本就是天方夜谭!

大家都愣住了,目光齐刷刷地看向李振华。

领导让你尽管开口,你还真敢开口啊!而且还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直接把最硬的骨头抛了出来!

现场一时间有些安静。只有刘向前和赵建国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强忍着笑意。

李振华部长显然也没想到林默一开口就是这么一个“王炸”级别的难题。

他愣了一下,随即看着林默那“真诚”而又带着期盼的眼神,不由得气笑了,指着林默道:“好你个林默!在这里等着我呢!我说你怎么这么痛快就带我们来看这工地!”

话虽这么说,但李振华脸上并没有真正的责怪之意,反而是一种“又被这小子算计了,但算计得让人服气”的复杂表情。

他沉吟了片刻,目光扫过那片正在施工的工地,又回想起上午那震撼人心的演示,以及林默刚刚关于移动通信与信息化作战关系的阐述。

最终,他重重地点了点头,语气斩钉截铁:

“好!这个硬骨头,我帮你啃!只要你的技术真的能搞出来,拿出像样的样机和可行的网络方案,我亲自去和邮电总局那边谈!”

“为了部队的现代化,为了你那个‘信息化’的未来,这个面子,我李振华豁出去,也要帮你争一争!”

“谢谢部长!太感谢了!”林默脸上瞬间绽放出笑容,连连道谢,心中一块大石终于落地。

有了李部长这句承诺,通往移动通信时代最难的一道行政壁垒,就算看到了打破的希望。

王军副部长也在一旁笑道:“林默,看来你早就计划好了,不过,这个项目意义重大,我们战略部也会关注,必要的时候,可以联合向上面打报告。”

最大的难题有了解决的希望,林默心情大好,接下来的参观氛围更加轻松。

中午,研究所食堂准备了简单却富有地方特色的工作餐,没有铺张浪费,但食材新鲜,味道可口。

下午,在研究所的会议室召开了一个小范围的座谈会。

林默代表研究所做了更详细的工作汇报,重点阐述了下一步在精确制导,无人机,微光夜视,移动通信以及新材料等领域的研发规划。

“好好干,我和王军部长在京都等着你!”

离开前,李振华笑呵呵的拍着林默肩膀鼓励道。

林默重重点点头:“多谢首长。”

会议结束后,李振华和王军带着满满的收获,乘车离开了红星研究所。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