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重生78,从接手军工厂开始 > 第九十五章 高附加值!

第九十五章 高附加值!(1/2)

目录

过了元旦,腊月的脚步渐近,宁北市的大街小巷开始弥漫起年味儿来。

家家户户开始准备清扫房屋,置办年货,孩子们则是盼着新衣裳和鞭炮,空气中似乎都飘着若有若无的油炸食物和炖肉的香气。

连红星厂区里,紧张的生产和科研节奏之外,也多了几分节前的期盼。

林默也难得地放松了几天,处理完厂里紧要的事务,将年终各项工作的具体执行交给了何建设和马为国等人。

然而,以红星厂如今在北河省的地位和影响力,他这个厂长想完全清闲是不可能的,省里相关的年底工作会议开始一个个来了。

林默又开始进入到忙碌状态。

这天,他刚参加完一个由省国防工办和工业厅联合组织的“全省军工企业军转民工作交流与发展研讨会”。

会议在省城一家招待所的会议室里举行,与会者都是省内各大军工单位的负责人,其中不少是和林默打过交道的,也有许多是久闻其名,初次见面的。

会议上,发言者众多,但观点大多雷同,无非是汇报本单位“军转民”的困难,或者介绍一些尝试生产民用产品,如自行车,缝纫机,农具等的经验,其中失败的案例远多于成功。

一通会议听下来,林默觉得很多厂子思路还是打不开,盲目跟风,看到别人生产什么,自己也跟着上马,结果导致低水平重复建设,产品积压,效益低下。

轮到林默发言时,他没有过多赘述红星厂电视机的成功,而是站在了一个更高的层面,提出了一个让在场很多人都陷入思考的观点。

“刚刚我听了咱们省军工企业负责人的一些谈话,有一些想法,简单的说两句,我认为,我们省军工系统的‘军转民’,绝不能停留在小打小闹、盲目跟风的层次。”

“我们的眼光,应该从本单位,本市,提升到全省,甚至是全国的范围去考量。”林默的声音清晰而有力,回荡在会议室里。

“不能看别人搞什么,自己就一窝蜂地去搞什么。比如看到电视机卖得好,大家都想去造电视,且不说技术门槛。”

“光是市场竞争就足以拖垮大部分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厂子,这种低水平的同质化竞争,最终结果只能是内耗和失败。”

他环视会场,目光锐利:“我们必须立足于自身的优势!”

“我们军工系统最大的优势是什么?是几十年积累下来的精密加工能力,严格的质量管控体系,雄厚的技术研发底蕴,以及一支纪律严明、素质过硬的产业工人队伍!”

“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将这些优势,转化为在民用市场上具有独特竞争力的产品?”

“而不是放弃自己的长处,去和那些从一开始就专注于民用市场的企业,比拼我们并不擅长的成本控制和市场营销。”

林默顿了顿,抛出了核心观点,“军转民,转的不是产品门类,而是思维模式和资源配置方式。

我们要用搞军工的严谨和技术追求,去打造民用领域的精品。”

这一番论述,角度新颖,直接切中要害,让不少陷入困境的厂长们若有所思,也让主席台上就座的省国防工办局长刘向前和主任赵建国频频点头。

会议结束后,刘向前特意叫住了正准备离开的林默。

“林默所长,留步。”刘向前笑着走过来。“刚才你的发言很有见地啊,让人耳目一新,走,去我办公室坐坐,咱们再聊聊。”

赵建国也在一旁笑道:“是啊,林默,咱们可有日子没好好聊聊了,走走走。”

林默自然从善如流,跟着两位领导来到了刘向前位于省国防工办的办公室。

办公室比宁北市工办的更加宽敞气派,但也同样堆满了文件和书籍。秘书泡上热茶后便退了出去,房间里只剩下三人。

刘向前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赵建国和林默则坐在对面的沙发上。

“林默啊,刚才会上你说得很好!”刘向前开门见山,语气中带着赞赏。

“不盲目,不跟风,立足自身优势,这话说到点子上了!很多厂子就是没想明白这一点,看着碗里的想着锅里的,最后啥也捞不着。”

他身体微微前倾,饶有兴趣地问道:

“你一直在强调优势转化,那我问问你,你们红星厂,未来的发展方向到底是什么?除了电视机,还有什么盘算?我可是听说,你小子野心大得很呐!”

赵建国也投来好奇的目光,他虽然和林默更熟络,但对于红星厂更长远的具体规划,也并非全然了解。

林默笑了笑,知道这是在考校他,也是真心想听取他的想法。他略一沉吟,便清晰地阐述道:

“刘局长,赵主任,我们红星厂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聚焦在电子产品这个大方向上。”

“哦?还是电子产品?不怕竞争加剧吗?”刘向前追问,静静的等着林默的下一句回答。

“我们不怕竞争,但我们追求的是差异化竞争。”

林默自信地回答道,“我们不会去和别的厂子拼价格,拼那些技术含量低,容易模仿的普通产品的我们要做的,是高附加值产品!”

“高附加值?”

刘向前和赵建国几乎同时重复了这个词,两人对视一眼,眼中都露出了疑惑和兴趣。

这个词在当时的国内经济语境中,还算是个比较新的概念。

“对,高附加值!”林默肯定地点点头,详细解释起来。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投入更高的技术,更优秀的设计,更精湛的工艺,使得产品具备独特的功能或者更好的用户体验,从而使其价值远超它所消耗的原材料和基础制造成本。”

“这样的产品,利润率更高,技术壁垒更强,竞争对手更难模仿。”

他举例说明:“就像我们的微光夜视仪,它的核心是像增强管和特殊光学系统,技术复杂,原材料成本可能只占售价的一小部分。”

“大部分价值来自于我们攻克的技术难题和赋予它的夜间观测能力。这就是高附加值。”

“我们未来的电子产品设备,同样如此,它的价值不在于那点塑料和金属,而在于里面集成的芯片,算法和实现的具体功能上。”

听着林默深入浅出的解释,刘向前眼中的光芒越来越亮,他忍不住拍了一下桌子,赞叹道:

“好!说得好!高附加值!这个词总结得太精辟了!”

“我们过去搞生产,总是算材料成本,算工时,却忽略了技术和知识创造的价值!你这个思路,一下子就把格局打开了!”

他兴奋地在办公室里踱了两步,看向林默的目光充满了激赏:“就是要搞高附加值产品!不能总停留在产业链的低端!”

“林默,你这个想法,对我们全省的军工转型都有指导意义!”

“以后就要让别人一提到咱们北河省的军工企业,不是想起锄头铁锹,而是想起高科技!想起别人造不出来,或者造不了那么好的东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