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重生78,从接手军工厂开始 > 第八十三章 连夜赴京!

第八十三章 连夜赴京!(2/2)

目录

林默也没有推辞,连续七八个小时的路途,确实让人身心俱疲。

在刘组长的引导下,他们住进部里的招待所,几乎是在脑袋沾到枕头的那一刻,极度的疲惫便如潮水般涌来,林默很快就沉沉睡去。

…………

早上七点,天色刚蒙蒙亮。

位于京都西郊的华北光电技术研究所内,已经亮起了灯。

这里是国内最早开展激光技术研究,也是承担总部激光制导重点项目攻关的核心单位之一。

在激光制导项目组的办公室里,几位来得早的研究员正围在办公桌前,对着铺开的图纸和写满公式的稿纸低声讨论着。

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茶碱和烟草混合的气味,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焦虑和疲惫。

“老张,这个激光光束在大气湍流中的相位畸变和能量衰减模型,我们迭代了三次,模拟结果还是和实测数据对不上啊。”一个戴着深度眼镜的年轻研究员挠着头,苦恼地说。

被称为老张的中年研究员叹了口气,指着图纸上一处复杂的函数关系:

“问题可能出在这里,我们对湍流强度结构常数2的实时测量和补偿算法太理想化了。”

“实际大气环境瞬息万变,尤其是低空,温度,湿度,风速的变化都会导致光束漂移和发散,直接影响导引头的捕获概率和跟踪精度。”

“我们现有的自适应光学校正单元,响应速度跟不上,而且体积功耗都太大,根本塞不进火箭弹的导引头里。”

“唉,这问题卡了我们快半年了!感觉一时半会儿根本解决不了。”

另一个研究员沮丧地放下手中的计算尺:

“咱们的基础技术还是太薄弱了,高性能的压电陶瓷驱动器,高速波前传感器……要啥没啥。”

“我看啊,除非能从M国或者老大哥那里弄到点相关的技术资料或者样品,不然……难!”

这话引起了一阵沉默,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力感。

他们深知激光制导的巨大价值,也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和精力,但面对底层技术和基础工业的鸿沟,时常感到举步维艰。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电话急促地响了起来,

项目主任方天光拿起听筒。

“喂?我是方天光……什么?部里紧急会议?现在?……所有激光相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核心专家?……好,好,我知道了,我马上出发!”

挂断电话,方天光脸上带着明显的困惑和一丝凝重,他看向围过来的同事们:

“部里紧急通知,要求我们研究所主要负责人,还有老张你们几个技术核心,立刻赶往部里开会,不得延误。”

“紧急会议?这么急?难道是年底述职提前了?也不对啊,没接到正式通知啊。”老张疑惑道。

“不清楚,电话里没说具体内容,只强调非常紧急,非常重要。”

方天光一边快速收拾着桌上的文件,一边吩咐,“所里的事情你先照应一下,我们几个去部里看看怎么回事。”

带着满腹的疑问,方天光带着研究所的几名骨干,乘坐单位的老式伏尔加轿车,匆匆驶向市中心。

与此同时,分布在京都范围内的另外两三家涉及激光器研发,光学材料,以及配套控制系统的重点单位,以及几位在京的资深光电专家,也都接到了类似的紧急通知。

一时间,多辆汽车从不同方向,朝着同一个目的地汇聚,一股不同寻常的气氛开始在这些顶尖的研究机构之间弥漫。

方天光到达总装备部大院时,发现门口已经停了不少车辆,一些熟悉的面孔正在下车,互相打着招呼。

“老方,你也来了?”

“是啊,王所长,你们也接到通知了?这阵势……到底什么事这么急?”

“不清楚啊,我还想问你呢!是不是部里有什么重大决策?或者……国外的技术封锁有什么新动向?”

“不像,听通知的口气,不像是坏事,但肯定不是常规述职。”

大家聚在门口,低声交换着信息,却都一无所知,只能带着越来越浓的好奇心,在工作人员引导下,走向部里那间最大的会议室。

当方天光推开会议室厚重的木门时,里面已经坐了不少人,粗看过去,不下三四十位,几乎囊括了京都乃至周边地区激光技术领域所有叫得上名号的单位和专家。

会议室里嗡嗡的议论声不绝于耳,每个人脸上都写着同样的问号。

目录
返回顶部